【新课标】4.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课时 课件(36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4.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课时 课件(36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四、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课时:公民的基本义务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借助情景创设等活动,了解公民基本义务的内涵,认识基本义务的重要性
道德修养:通过课前调查汇报讨论等活动,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了解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治观念:知道公民要展行的基本义务。
健全人格: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
责任意识: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完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1.你知道的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2.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温故知新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监督权。
社会经济权利。
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
妇女保护权。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温故知新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
温故知新
这些行为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见到过吗?这种行为会受到处罚吗?为什么会被处罚呢?
在一些重要活动奏唱国歌时,有些人仍然在嬉笑打闹,交头接耳,毫无敬意;
一些私人婚丧庆悼和商业营销活动中,有人随意播放国歌,很不严肃;
有人用国歌做手机铃声、游戏背景音乐;
有人在公共场合胡乱改编,如用国歌旋律改编的“炒股歌”、“二奶歌”等。
课前导入
维护国歌尊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观看视频
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对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小小总结
公民的基本义务也称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基本责任。
基本义务是什么?
基本含义
基本义务
对国家的义务
对社会的义务
对家庭的义务
基本权利
个人利益
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保障
基本含义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十九条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义务内容
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第五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第五十五条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义务内容
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
1.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3.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义务内容
李奶奶生病住院,她的儿子女儿轮流照顾她
对家庭的义务
第四十九条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赡养父母的义务
义务内容
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对社会的义务
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义务内容
丁锐达的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锐达的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对国家的义务
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义务内容
田月琳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帮互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义务内容
对国家的义务
阅读课本36页材料,思考:
你怎么看待饭店工作人员和孙园爸爸的做法?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思考交流
阅读角:爸爸与发票
一天,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就送你们一个小水杯。” 孙园很喜欢那个水杯,但是,爸爸坚持要开发票。服务员又说:“我们饭店规定消费不满300元不能开发票。” 爸爸很生气,说:“哪里有这种规定?你们再不开发票,我就打纳税热线12366!” 服务员这才很不情愿地给他们开了发票。
回家路上,孙园想不通爸爸为什么非要发票不可。爸爸说:“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的餐费里包含了饭店应该缴纳给国家的税款,如果我们不要发票,饭店就可能逃税,国家的税收会因此流失。”
智慧阅读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饭店工作人员的行为是违法的。
孙园爸爸做法是正确的,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分析交流
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 服务热线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
相关链接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权利义务一致性
12岁的陆飞和爸爸一起翻看家中的相册,爸爸给陆飞讲了照片中的故事。
案例分析
丁飞的爸爸可以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吗?
案例分析
丁飞爸爸的成长经历中,反映出他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
依法享有义务教育权、工作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履行受教育、服兵役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相结合,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对国家、对集体的义务。
小小总结
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分析辩论
分析辩论
没有无义务的权力,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马克思
名人名言
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小小总结
无人赡养 88岁老人怒告七子女
观看视频
写一写,下列情景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思考交流
01
情景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景分析
02
情景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景分析
03
情景3:吴立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情景分析
涉及的权利 谁享有这种权利 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情景1
情景2
情景3
情景分析
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公民所享受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公民享受权利属于获得,履行义务属于付出,每一个公民只有履行应尽的义务才能享受相应的权利。
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