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 初中人际交往 心花“赞”放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 初中人际交往 心花“赞”放 素材

资源简介

「初中人际交往」心花“赞”放(2.0)
3-4月正是春花盛开的季节,灿烂短暂的春花,象征着浪漫、希望、珍视、幸福。而人生也如这般一期一会,每一次相遇都值得被珍惜,每个人也值得被肯定、被赞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初中人际交往课——《 心花“赞”放 》
心花“赞”放2.0
·01 基本信息·
适用学段:初中学段
课程课时:一课时(40min)
·02 设计思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初一阶段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上需要,“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初一学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他们面临着适应新学校、认识新同学的问题,普遍学生出现人际适应不良的情况,产生对同伴关系的不信任感,因此可能出现焦虑、不安、孤独等感受,甚至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而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初一的阶段促进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积极体验是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2019年发表在Positive 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An interdisciplinary mental wellbeing intervention for increasing flourishing: two experimental studies”,在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表明:每天都努力给予他人真诚的赞美,可以为人们改善社会关系提供帮助。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往往没有赞美的习惯,或者在赞美别人时由于缺乏方法技巧,有时候会出现言不由衷、随意调侃的现象,不仅没有促进人际关系亲密深入,反而让对方感受不适,导致关系疏远。
因此,本节课以“花”为载体,让学生识别赞美的误区,掌握赞美的技巧和话术,学会恰当地去表达赞美,拉近彼此心与心的距离,感受人际支持的力量。
·0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识别赞美误区,认识如何去发现他人的“美”以及赞美的内涵;
情感目标:
体验表达赞美带来的力量感和幸福感;
行为目标:
掌握赞美的技巧,学会恰当地去表达赞美。
·04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表达赞美方式并合理运用。
难点:学在活动中感受赞美的魅力,在日常生活中合适运用赞美技巧。
·05 课前准备·
PPT、学案纸、视频、贴纸(小红花)、教材(语文课本)
教学设计
心花“赞”放2.0
Part1. 热身:“昙花一现”(5分钟)
跟随音乐节奏,看到带有认为美好的词的小红花,拍一次掌,其余拍一次桌子。游戏结束后,提问学生最近收到的赞美和自己的感受。
Part2. 主体:送你赞美花 (32分钟)
(一)妙语生花(12分钟)
6-8人一组,每组限时5分钟内完成相关任务:
拿出语文课本,找出书上赞美的语句,并在学案纸上记录赞美的语句及对应的页码。
记录最多的小组获胜,奖励小红花。
邀请获胜小组分享获胜原因及最喜欢的赞美语句。【注: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文部编版(全国统一使用的教材),第一单元是人物精神,含有赞美语句,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素材】
学生模仿语文书里用的赞美技巧来赞美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赞美误区);
学生分享收到赞美花语时的感受。
(二) 含“褒”待放(15分钟)
播放视频1,引出渴望得到夸奖的小袁同学;
思考小袁内心需要怎样的赞美,并结合刚才摘抄的赞美语句对小袁进行赞美。
播放视频2,呈现好朋友对小袁的赞美以及收到赞美后小袁的表现;
思考小袁的好朋友是怎么表达赞美的,识别和纠正赞美误区,并总结赞美技巧。
(三) 锦上添花(5分钟)
运用所学的赞美技能,请学生选择一个想赞美的对象,制作心花(左边画一朵自己喜欢的春天的花,右边写上赞美花语),并裁剪下来,把心花送给ta(自由选择对象,可以是自己或朋友等);
学生分享内容和所用赞美技巧,教师对其表现进行赞美。
Part3. 结束:手有留花香(3分钟)
对赞美的定义进行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赞美。
Part4. 课后:春暖花开
完成作业:接下来的一周请学生在学案纸的【心花“赞”放区】记录称赞话语或与赞美相关的事情,在【在花瓣上填写】其中感受到的赞美技巧,并与同学分享。
下节课:讨论完成情况,给记录认真的学生奖励小红花,给收获最多小红花的学生一朵教师自己绘制的喜欢的春花。
心花“赞”放2.0
心花“赞”放这节心理课和春天好配,课程设计精巧,层层递进,逻辑性很强,PPT制作非常精美,更是锦上添花。
在改动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到学生们在赞美时,有时候会出现言不由衷、随意调侃的现象,增加了识别赞美的误区,在学生给出的赞美语中,帮助学生纠正空洞的赞美,以保证赞美效果。结合社群老师们的建议,将樱花更改成了邀请学生自创一朵最喜爱的花送给喜欢的人,将自己喜欢的春天浪漫传递给身边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