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复习:第十四章复习研学案学校: 设计教师: 设计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复习电阻的概念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2)复习导体和绝缘体.(3)复习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4)理解欧姆定律.(5)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6)认识串联电路的总电阻.2. 过程和方法(1)能结合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熟练使用欧姆定律;(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学重难点】能结合串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熟练使用欧姆定律【教法学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电阻用字母 表示,电阻的国际单位是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 、 、 和温度有关,与电压、电流 .其它条件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 .其它条件一定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3.“220V 40W”的白炽灯未接入电路时(冷态)电阻约100Ω,正常工作时(热态)电阻约1200Ω.这表明 .4.常态下的玻璃是相当好的 体,若将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变为了 体.这表明 .5.某些材料在超低温的情况下电阻突然减小为零,具有这种性质的物体称为 .6.常见的变阻器有 、 、 等.7.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 ,滑动变阻器应 联在电路中,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 .8.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的正确接法是“ ”.若同时接上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 ,若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相当于 .9.某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10Ω 2A”,其中“10Ω”表示 ,“2A”表示 .10.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结论是 .11.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结论是 .12.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13.家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电路中的总电阻越 ,总电流越 .14.欧姆定律的内容是: ,其公式为 .15.“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原理是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二、例题分析:例1.一根导线被拉长后,它的电阻变____,这是因为____变大,而________变小的缘故.(图 1)例2.如图1所示,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都向右滑动时,灯泡L1和L2的亮度变化是( )A.L1、L2都变亮 B.L1、L2都变暗C.L1变亮,L2变暗 D.L1变暗,L2的亮度不变例3.有一根镍铬合金线,两端电压为6伏时,通过合金线的电流为0.3安,则合金线的电阻是________欧;若两端电压减小一半,则合金线的电流是________安;如果合金线两端不加电压,则合金线的电流为________安,合金线的电阻是________欧.例4.关于欧姆定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相同电压下,导体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B.对同一个导体,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成正比C.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所以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例5.小刚同学用图2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L0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D.增加电池的数 图 3 图2例6.如图3所示,OA、OB两直线是A、B两电阻的电压、电流关系图象.从图中可求得RA阻值为____欧,RB阻值为____欧.若将RA接在6伏电源上,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安;若B接另一电源,IB=IA,则RB两端电压为________伏.例7.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实验中所用导体的相关物理量的记录:导体编号 A B C D长度 1.0 1.0 1.0 0.5横截面积 1.2 1.2 2.4 1.2材料 镍铬 锰铜 镍铬 镍铬(1)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 两根导体;(2)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 两根导体.例8.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3伏,那么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A.2:1 B.1:2 C.3:1 D.1:3(P)图4 图5 图6三、课后作业1.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导线的电阻比铝导线的电阻小 B.短导线的电阻比长导线的电阻小C.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大 D.长度相同的铜导线,粗的电阻比细的电阻小如图5所示,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表示数变化( )A.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3.如图6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若将A、C分别与图中电路的导线头M、N相连接,闭合开关后,当滑动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D与N相连接,接线柱 与M相连接,则闭合开关后,滑动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4.小明同学用图7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 ;现将它换成1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来 图 7进行研究,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 .5.如图8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A.变大 B.变小C.不变 D.无6.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 图 8 图 9的关系”时,电路如图9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其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 B.电源电压3V太低C.20Ω的阻值太小 D.控制的电压1.5V太高7.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射的强弱而改变.“光强”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实验测得光敏电阻的阻值 R 与光强E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1)光敏电阻随光强的增大而_________,随光强的减小而_________.(2)将光敏电阻 R、定值电阻 R0、电流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那么_________.A.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增大B.电流表的读数增大,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C.电流表的读数减小,但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D.电流表的读数减小,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减小(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6V,当光照强度为 4.5 cd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0.5 A.试求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8.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甲和乙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10所示.由图可知,元件甲的电阻是 Ω,将元件甲、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流过元件甲的电流是 A,流过元件乙的电流是 A.9.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宁宁同学用电流表和电压 图10表测量出某段导体中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数据如下表:U/V 2.0 4.0 6.0 8.0 10.0I/A 0.1 0.22 0.3 0.38 0.5(1)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像;(2)通过探究可得出:某段导体,通过它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比;(3)由上述关系图像可知导体的电阻R=_________Ω.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R1 和R2按甲、乙两图连接在同一电源上.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0.4A;乙图中,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6V.求:(1)R1 和R2的阻值;(2)乙图中电流表示数.11.甲、乙两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1)甲小组选取的定值电阻为15,电阻箱阻值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5V,则该小组所用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_V;实验中若增大电阻箱阻值,电路中的电流将________,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 (后两空填变化情况).(2)乙小组选用其它规格的电源和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们通过调节电阻箱,得到几组电阻箱的阻值和对应的电压值,并作出U-R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电阻箱阻值为2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该组所选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1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范围在1A至2A之间,电压表的示数范围在6V至9V之间.求:(1)定值电阻R的阻值 (2)电源电压.课后作业参考答案:DB变小 B10将滑片向右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 VAA(1)减小 增大 (2)B (3)8( )图略 ( )正 ( ) .(1)R1=10R2=5().(1)35 5 变小 变大 ().(1)3() V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