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学 对 象 、内 容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计划 学时 周 次 课 次 课题名称2 3.1电容教 学 目 的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综合能力 培养目标1.了解常用电容器的概念、种 类、 外形和参数; 2.能利用串联、并联方式获得 合适的电容器; 1. 会检测电容器的好坏; 2. 会判断电解电容的极性。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自主探究能力、规范操 作能力; 3.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继 续学习能力。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1. 电容器的概念、种类、 外形和参数; 2. 利用串联、并联方式获得合适的电容器。教学难点 电容器的检测使用教材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编 姚 授课类型 理论教学资源 电工实训台、常用电工工具、 万用表、各种类型电容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参观、 介绍、小组学习法、引导法、多元互动、做中学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步骤、内容 教法指导 时间 分配一、导入新课 电容器是一种常见的重要元件,在绝大部分的电器中都用到 电容器。 (收音机中用到电容器调节频率) 以生活中常见的收音机 为例,提高学习兴趣 5 分钟二、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养成训练 3.1.1 电容器及储能元件 1. 电容器 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 有个直观的了解,随后学 生自学、 分组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 结合教具向学生介绍不 同种类的电容器外形、参 数、 种类及应用场合 将电容器与水容器进行 类比,帮助学生理解电容 量的概念 10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电量Q) (U) (h)【电容器的结构】 任意两块导体中间用绝缘介质隔开就 构成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 a) 结构示意图 b) 符号 【电容器的外形】 2. 电容器的电容量 (电容器与水容器) (水量m) 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 【电容量】 任一极板上所储存的电荷量 Q 与两极板间电压 U 的比值,称为电容量,简称电容,用符号 C 表示。公式为 Q C = U 3.平行板电容器C = 【电容的单位】 1 F=106 μF ;1 μF =106 pF 1 F =103 mF;1 F =109 nF 3.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容量、耐压值和允许误差。 4. 电容器的充放电 使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异性电荷的过程叫做电容器的 充电,使电容器两极板所带正负电荷中和的过程叫做电容器的 放电。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多 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观 察找出平行板电容器的 电容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别是什么关系。 通过动画演示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 理解电容器充放电的过 程。 引导学生找出电容器串 联与电阻器并联上的联 系,方便记忆 10 分钟 5 分钟 15 分钟(电容器放电的过程是什么样呢?) (想一想) 图 3-4 电容器充放电电路 3.1.2 电容串并联 【电容器的串联】 电容器串联总电容的计算与电阻并联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相仿,为 (=++)1 1 1 1 (CCCC)1 2 3 电容器串联还有以下特点: Q = Q1 = Q2 = Q3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知 (U=U+U+U)1 2 3 电容器串联的结果:1) 总电容减小,总的耐压增大。所 以当单个电容耐压小于外电压时,可通过多个电容的串联获得较大耐压。2)当不同容量的电容器串联时,容量最小的电容 器所承受的电压最高。 【电容器的并联】 (C=C+C+C)1 2 3 电容器并联电路中, 各个电容所承受的电压相等,总电容 增大。等效电容的耐压值为电路中耐压最小的电容耐压值。 引导学生总结电容器串 联的特点,得出结论,明 确在何种场合应使用。 引导学生找出电容器并 联与电阻器串联上的联 系 引导学生总结电容器并 联的特点,得出结论,明 确在何种场合应使用。 5 分钟 12 分钟 5 分钟三、课堂小结及评价 1.总结重要知识点 2.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分钟四、布置作业 练习 1: 自学 知识拓展 练习 2:课后练习题 P80 巩固与提高 1、2、3 题 1 分钟五、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