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2 声音的特性
知识点回顾
1.音调:声音的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 。(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 之间。
(2)超声波:频率高于 Hz的声。传递信息:汽车的倒车雷达、声呐、B超;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碎石。
(3)次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传递信息:火山爆发、龙卷风和核爆炸;传递能量:次声波武器。
2.响度:声音的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 ? 。距离发声体的距离越远,响度越 。
3.音色:声音的品质。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4.声音的波形图:
提升练习
一、单选题
1.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的乐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
2.学过声现象后,激发小华同学的思考,他观察到物理张老师利用扩音器(小蜜蜂)上课,张老师这样做,改变了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传播速度
3.日常生活中,我们闭着眼睛也能“闻其声知其人”,其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4.某音叉发声时的振动频率为1200H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音叉发声时每秒钟振动1200次
B.该音叉发声时每分钟振动1200次
C.该音叉发声时每小时振动1200次
D.该音叉发声时的响度为1200dB
5.如图所示,使劲按住尺子,拨动尺子外端听到声音。要使听到发声的响度变化,应(  )
A.减小压住尺子的力度 B.用不同的速度拨动尺
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 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
6.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产生的声音属于(  )
A.可听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噪声
7.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时的电视画面,青少年代表正在集体献词:“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诵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朵
C.依据响度能区分男声和女声 D.音量调大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8.如图所示,分别是长笛、音叉、钢琴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比较它们的波形可知(  )
A.它们的音调不同、响度相同、音色相同
B.它们的音调相同、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C.它们的音调相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D.它们的音调不同、响度不同、音色不同
9.2021年12月9日1540“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广大青少年带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授课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飞船的太空舱内,三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航天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D.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10.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敲击编钟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我们通过响度来辨别声音是不是编钟发出的
C.用不同力度去敲击编钟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D.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速度不同
二、填空题
11.任何声音都是由于发声物体的   而产生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同时她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12.“抖音”App软件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以2倍的速度快速播放从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2倍。则“抖音”改变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忽略温度的影响,则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2022年北京时间12月17日17时50分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测定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3.0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14.如图所示,这是一架空灵鼓,是我国民族乐器之一,鼓体上方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舌状叶片叫作音舌。敲击空灵鼓时,音舌振动发声。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舌,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音舌,发出声音的   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从左向右用嘴依次贴着各个瓶口吹气,可吹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各瓶发声的音调变化是   (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说明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
16.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1)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发声体:音叉、闹钟;
②把   (填“音叉”或“闹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上方,然后    ,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钟声的距离/m 2.1 2.8 3.7 5.2 1.2
③依次将各种材料盖在闹钟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表的数据;
(2)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   (填“大”或“小”)的原理;
(3)根据实验数据,待测材料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4)根据小华的实验结果,你认为   (填“蓬松多孔”或“平整光滑”)的材料隔声效果好。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D
6.C
7.B
8.C
9.C
10.C
11.振动;音色;响度
12.音调;不变
13.次声波;不能
14.响度;音调
15.由高变低;频率
16.(1)闹钟;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嘀嗒声
(2)小
(3)袜子
(4)蓬松多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