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回顾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1.形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2.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 ,传声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3.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
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 ;利用:回声定位、声呐;回声测距离:(t为发出声音至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
提升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正在产生声音的是(  )
A. 静止放在桌上的杯子 B. 未敲击的音叉
C. 扇动翅膀的鸟 D. 真空罩中的闹钟
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是(  )
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枕着牛皮箭筒睡觉的士兵,能听到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D.水下的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
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该实验是为了说明(  )
A.液体能够传声 B.装水的容器能够传声
C.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D.水也可以作为声源
4.如图所示,手放在喉咙处,持续不断地说话,听到声音的同时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此事实可以说明(  )
A.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B.固体的传声性能比空气差
C.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D.声音不能通过真空传播
5.如表所示,是声音在几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介质 水( 0℃) 水(15℃) 水( 20℃) 冰( 0℃) 软橡胶 软木 钢铁
v/( m s-1) 1440 1470 1480 3230 45 500 5200
根据表中的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液态介质中,声速大小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B.声速大小和介质的物态有关
C.固态介质中,声速大小和介质的种类有关
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6.剧场等场所的墙壁上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
A.装饰美观 B.增强对声音的吸收
C.减弱对声音的吸收 D.防止墙体振动发出声音
7.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秒,所以要能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
A.大于34米 B.大于17米 C.等于34米 D.等于17米
8.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减弱。则(  )
A.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不一定需要介质
B.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该实验也能说明真空能传声
D.根据这个实验,用理想推理法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二、填空题
9.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   ,该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10.雷雨中,小明看到闪电后 2.5s 才听到雷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响雷处到小明的距离是   m。小明听到的雷声是通过   传来的。
11.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如图所示。通过视频看到,太空中的宇航员在飞船内不用借助电子通讯设备就可以直接对话,那么在飞船外工作时,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对话,原因是   。
12.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   (选填“增加”或“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   (选填“松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材料。观看电影时,电影声是通过空气,以   的形式传入人耳的。
13.小明创作的科幻小说《未来战争》,其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飞行员驾着速度为1000m/s的飞机逃离即将爆炸的核武器基地半分钟后核武器爆炸.35s后飞行员听到爆炸声,接下来又看到一道强烈的火光。”请指出一处小说描写中的科学错误:   ,判断依据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4.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装置:
(1)交流讨论:
①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音乐;
②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2)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
(3)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 _____(填序号);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C.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4)实验中需要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得出这一结论呢?你的答案是 _____。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
B.用实验直接证实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
四、计算题
1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长的金属管的一端,乙同学敲一下金属管的另一端,甲同学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两次响声间隔。假设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求: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2)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
16.如图,列车以72km/h的速度前行,在它的正前方B处有一个隧道,列车驶入隧道前,A处必须鸣笛,司机鸣笛1.2s后,在C处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峭壁反射的回声。
(1)列车听到回声行驶的路程s1是多少m?
(2)鸣笛声从A处,经过隧道峭壁反射后,回到C处共经过的路程s声是多少m?(v空气=340m/s)
(3)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s2还有多少m?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D
6.B
7.B
8.D
9.振动;放大法
10.850;空气
11.不能;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飞船内有空气,声音可以传播;而飞船外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
12.减少;松软多孔;声波
13.35秒后飞行员听到爆炸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远小于飞机飞行的速度1000m/s,飞行员不能听到爆炸声
14.(1)变小;不能
(2)介质;真空
(3)C
(4)D
15.(1)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
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 ;
(2)解: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为
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为
答: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 。
16.(1)解:火车的速度v1=72km/h=20m/s
听到回声时列车行驶的路s1=v1t=20m/s×1.2s=24m
答:列车听到回声行驶的路程s1是24m;
(2)列车鸣笛后1.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声=v空气t=340m/s×1.2s=408m
答:鸣笛声从A处,经过隧道峭壁反射后,回到C处共经过的路程s声是408m;
(3)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可得2s2=s声﹣s1
司机听到回声时,距隧道口距离为s2===192m
答:列车司机听到回声时,他离隧道口s2还有192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