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城乡空间结构 学案-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城乡空间结构 学案-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资源简介

2.1城乡空间结构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学习目标:
1.了解城乡土地利用方式。(综合思维)
2..结合实例,分析城乡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3.分析影响城镇和乡村聚落分布的因素。(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基础知识梳理
一.城镇和乡村
1.城镇: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__________________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乡村:主要从事_________生产、人口分布较为_________的地方。
3.城镇的特点:
①________和产业活动密集。 ②生产效率和_______效益比较高
③各类建筑物密集、交通运输和________________相对发达。
二.城乡土地利用
1.分类:我国土地分为农用地、_______________和未利用地
土地利用类型 内容
农用地 耕地、________、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
建设用地 城乡住宅、公共设施用地、_______________、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未利用地 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2.城乡土地利用:城镇以______________为主,乡村以_______________为主。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________用地、政府机关用地、______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一般来说,每个城市都有 、商业用地和 三种类型。其中 用地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而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用地类型,如行政用地、文化用地等,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分散布局。
三.城乡空间结构
1.城乡空间结构: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___________,这些功能区的布局和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2.城市主要功能区:
类型 特点
居住区 城市居民_______、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工业区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
商业区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中枢。特殊的是商业区: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一】三大功能区特点的比较
功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居住区 占地面积大,城市中最基本的一项职能。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位置上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繁忙;建筑物高大稠密;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 ;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3.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①存在不同层次、功能各异的核心,他们都有各自的_______________。
②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绝对的_________,各功能区相互联系、相互组合。
③城市空间结构受限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政策等因素,随______________而变化。
4.乡村空间结构的特点:
①土地利用方式简单,村镇驻地以_____ __ ____为主,外围以_______为主。
②空间形态主要有______ ____、____ _______和____ ___________。
密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较大、房屋高度密集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人口稠密的旱作农业地区。
分散型乡村聚落:是一种呈点状松散布局的村落,多分布于地形复杂或特殊的生产类型地区,如水稻生产地区。
半聚集型乡村聚落:是一种规模不大、村民住房排列较为松散的乡村聚落。最典型的是山区小村。
③集市流通和____________功能相对突出。
5.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①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_____________利用效率。
②节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
③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的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④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居民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和丰富的文化空间。
探究1:
城市土地空间有限,条件好的地段需求量大,地租水平也高。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类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类经济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以得到这一土地。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想一想,影响城区地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如果城市的土地用途由各类用地使用者的付租能力来决定,那么图中 OA、AB、BC 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标注在图上,并说明理由。
四.城乡区位分析
1.区位:既指某一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___________。
2.城市区位:指城市与外部 、 和 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3.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事、宗教、文化等。
(1)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实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
山区 城市沿河谷谷地或开阔的低地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谷地、湟水谷地
气候 气候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纽约、东京、上海等
气候恶劣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
水文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如南京、重庆等
运输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赣州、宜宾等
干流与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重庆、武汉等
河口处易形成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广州
(2)城市的社会经济地理区位
因素 评价(对区位的影响) 发展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典型事例
经济水平 水平越高,城市数目越多、规模越大 推进或制约城市发展 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多,中西部较少
资源(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产生新兴城市 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或某种矿产资源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发展受影响 世界: 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 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阿伯丁;
金矿开采兴起城市:约翰内斯堡;中国: 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本溪、包头、攀枝花、马鞍山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庆、玉门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鹤岗、抚顺、开栾我国的矿业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前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交通 交通便利与否: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线形成城市轴线 ①不同时代的交通运输,对城市区位影响不同。如车船时代大多在河流交汇、大道会合处出现城市;现代交通时代在交通枢纽和沿线出现城市;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对城市产生影响 ①依据铁路枢纽发展起来的城市有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等;②以扬州、济宁为代表的运河城市在古代是重要的商贸中心,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运、铁路的开通,发展速度放缓
因素 评价(对区位的影响) 发展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典型事例
政治、宗教、历史、军事 ①政治中心使得首都成为大城市,另选新建城市作为首都;②因宗教兴起城市;③军事要塞兴起城市 政治中心消失会影响城市发展;国家政策的变化影响城市发展;当前宗教、军事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力日益下降 ①政治:古代的雅典、罗马、西安、洛阳、杭州、北京、南京、开封,现代的省级行政中心;许多国家的首都为大城市,有些国家把新建城市作为首都,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美国华盛顿、澳大利亚堪培拉、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为政治中心兴建②我国的城市化战略促进了城市的兴起和发展;③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拉萨的兴起是因为宗教
科技与旅游 ①因科技而兴起科学城;②因旅游而兴起旅游城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与旅游成为新兴城市的区位影响因素 日本的筑波、中国台湾的新竹;中国安徽的黄山、广西的桂林
探究2
1. 世界上的大城市,为什么多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滨海平原、滨河平原、
河口三角洲,为什么城市相对密集?
2. 纽约位于哈得孙河注入大西洋的河口处,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读图 2-13,
从地理区位的角度,分析纽约成为世界著名大都市的主要原因。
3. 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原为一个小渔村。1980年8月设置经济特区,迅速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现代化大都市。读图2-14、图2-15,想一想,深圳的崛起与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深圳与香港两个城市应当怎样互相促进和协调发展?
1.判断正误
①居住区一般是一个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 )
②城市各功能区之间界限明确。( )
③商业区全部是商业用地,不会居住和工业用地。( )
④我国的密集型乡村聚落多分布在北方地区。( )
答案:
探究1
(1)影响城区地租的主要因素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2)就城区来看,不同类型用地的地租变化的相同点是:都随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地租水平逐渐下降;不同点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地租水平下降速度是不同的,商业区下降最快,工业区下降最慢。
(3)图中OA为商业区、AB为住宅区、BC为工业区.。因为在0A段,商业区的付租能力最高,AB段住宅区的付租能力最高,BC段工业区的付租能力最高。
探究2
(1)中低纬度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居住。滨海平原、滨河平原、河口三角洲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且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所以城市相对密集。
(2)主要原因:地处温带,气候宜人;地形平坦;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交通方式多元,交通便利。
(3)深圳崛起的主要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政策支持。香港和深圳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利用港珠澳大桥实现更为便利的交流和沟通。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