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2.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3.掌握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自主学习】一、城镇化1.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 、乡村地区转变为 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2.标志3.意义【判断】1.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是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 )2.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市化使城乡差距缩小,影响乡村的生活方式。( )4.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但工业化却阻碍着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1.主要动力: 。2.主要表现三、城镇化的地域差异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特点 目前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但推进速度快问题 大城市过度扩张,市中心区衰落,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 出现了“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现象,城市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下降解决措施 建设卫星城和工业区,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合理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乡村向城市转变2.中国的城市化(1)特点: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过程:既是乡村—城市的转型过程,又是城市不断提升的过程。(3)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①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相互促进。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统筹城乡建设,完善城镇体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④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四、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影响领域 表现城市 高楼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农村 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农村青年向往着都市的繁华城乡差距 因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而大幅度缩小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方面。影响因素 表现 原因气候 改变了下垫面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 高强度和持续的经济社会活动水文 水系紊乱;河道富营养化 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环境 城区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遭受干扰和破坏 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 结果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演化为建设用地,形成城市功能分区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 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演化为现代化工业社会乡村景观逐步为城市景观取代 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 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 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正误判断:(1)城市化过程中,填埋河道降低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2)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五、城市环境问题1.“城市病”的成因及表现(1)成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长期的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2)表现2.城市郊区化(又称逆城市化)含义 由于“城市病”的困扰,城市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表现 城市居民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商业和制造业也随之向外扩散结果 市中心区衰落本质 城市化进程从集聚发展到扩散的新阶段详细:“城市病”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主要表现 原因 危害 治理措施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____所排出的烟尘;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___ 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们的健康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影响人体____和植物的繁殖 建立____处理厂,实行____限量排放固体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 噪声大的工厂____城市布局,建____隔离带交通拥挤,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增加就业难度,社会治安不稳定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____岗位治理城市环境问题的最主要措施: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六、我国城市发展趋势1.特点:(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3)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2.建设:(1)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2)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3)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课后补充】城市的“五岛”效应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在城市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应:(1)混浊岛——市区污染物比郊区多,能见度低。(2)热岛——城市气温比郊区高。(3)干岛——白天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低于郊区。(4)湿岛——夜晚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压高于郊区。(5)雨岛——市区局地气流辐合上升,降水多于郊区。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