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熔化和凝固》研学案班别 姓名学习目标: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认识熔化和凝固的含义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认识熔点,识记冰、固态酒精、固态水银等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重点和难点:实验探究海波、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学习过程【研学活动一】 认识熔化1.请大家快速独立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冬天河水结成了冰,春天冰化成水;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秋天的早晨会有露,雾,霜......你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吗 2.同位的两人相互交流,再小组内交流,若小组内的意见不统一,请提出来。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本P53第一段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物质通常有 、 、 三种状态,而且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叫做 。物质由 态变成 态叫做熔化,从 态变成 态叫做凝固。3.列举出你所知道的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熔化现象的例子: ,凝固现象的例子: 。4.若用手拿冰,冰会 ,手有什么感觉 ,由此说明了冰熔化时从手吸收了热量,由此表明:熔化要 热量。【研学活动二】 物质的熔化实验5.提出问题:不同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 规律相同?6.你的猜想:熔化过程中物质在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变化是 。7.海波和石蜡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了解图3.2—1中各仪器名称及作用。ABCD IE KF J2)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是: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实验中把试管放在烧杯中水加热的原因是:8.记录表格: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的温度/℃海波的状态蜡的温度/℃蜡的状态9. 把数据描在相应的图像(温度/℃) (温度/℃)(时间/min) (时间/min)海波 蜡【分析和论证】 根据你对实验数据对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海波熔化前 , 熔化过程中 ,熔化之后蜡烛熔化前 , 熔化过程中 ,熔化之后固体熔化的条件是 , 。【研学活动三】 熔点和凝固点阅读《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回答:9.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 ,凝固过程中不断 ,温度保持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 ,凝固过程中不断 ,温度不断的_______。10. 叫熔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非晶体 (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11.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课堂练习1.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1)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成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2)钢块熔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量;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量。(3)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__。2.用铜块浇铸成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一个凝固过程 B.一个熔化过程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3.水结成冰的条件是:( )A、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 B、水和周围的温度都低于0℃C、水的温度是0℃,周围的温度低于0℃D、水的温度可以高于0℃,周围的温度必须不高于0℃4.冰的凝固点是0℃,如果把0℃的冰放在0℃的房间里,则( )A、冰一定会熔化,但不会全变成水 B、冰一定不会熔化C、冰可能会熔化也可能不会熔化 D、冰将全部熔化5.属于熔化的是( )A、糖放在水中逐渐化成了糖水 B、露水的形成C、夏天放冰棒的杯子外壁的小水珠 D、冰棒变成糖水6.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AD图4-2-1)7.如图4-2-1所示,为某晶体的______图象,从A到D整个过程是_______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段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BC段是________过程,物质处于 状态,CD段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48℃表示该晶体的______。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用了 min的时间.8.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D、以上情况都有9.在寒冷的北方,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A、酒精的熔点高 B、酒精的沸点低 C、酒精的凝固点低 D、酒精可染成红色10.根据下列的测量数据,分别画出它们的时间—温度图像。萘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温度 /℃ 40 44 48 48 48 48 50 55 60蜡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温度 /℃ 40 43 46 47 48 49 51 53 56(图4.2-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