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2019) 必修第三册 Unit 6 Disaster and Hope单元教学规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外研版(2019) 必修第三册 Unit 6 Disaster and Hope单元教学规划

资源简介

2019外研必修B3U6 Disaster and hope单元教学规划
一、单元整体简介
1. 单元话题:Disaster and hope 2. 主题语境:人与自然——自然灾害及其防范和应对措施 3. 文本解读:本单元从介绍人类历史上和影片中的自然灾害开始,展现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类面对灾害时的积极态度,介绍灾害防范、应对与救援措施,引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灾害防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单元语篇整合
三、单元课时规划
课时安排内容活动1-2课时话题词汇预习、讲解、背诵、听写3-4课时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热身、阅读、语言点讲解5-6课时Using language语法学习与讲解,词汇深入运用,听说训练7-8课时Developing Ideas读写结合,评价以及语言点讲解9课时Presenting Ideas小组合作,个人练习,复习掌握10课时Project+ Reflection小组合作,深层内化与产出,评价与反思单元检测
四、单元教学目标
(一)语言能力目标: 能够围绕本单元主题,基于单元提供的多模态语篇,综合运用各种语言技能,读懂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语篇内容,听懂天气预报并能够描述天气情况,使用新学语言描述自然灾害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措施,能够撰写“自然灾害防范指南”。 (二)文化意识目标: 能够通过气候变化对普通人的心理影响思考这些变化的原因,体会丰富英国元素,通过文章心理描写,发现英国人典型性格特征,理解和尊重中外文化差异。 (三)思维品质目标: 培养对自然灾害的自我反思意识,培养乐观积极面对自然灾害的生活态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入的解读。 (四)学习能力目标: 通过运用各种学习策略,在自主、合作与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单元所提供的反思性和评价性问题,不断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学习掌握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词汇与表达,并运用所学词汇表达个人观点;了解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常见的一些应对方法,形成面对自然灾害的正确态度;帮助学生听懂天气预报,学会谈论天气以及编写天气预报。 2. 引导学生读懂图表,通过看图片预测文章大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思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例句,发现、归纳出省略的特征和用法,并能在真实语境中恰当运用。 2. 引导学生掌握安全指南的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完成仿写指南习作;体会作者在经历自然灾害前后的境况变化和相关心理感受变化,并联系自身实际,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六、课时设计
第1、2课时
单词预习检测(英汉互译)+词汇讲解(利用维克多维词课堂)
第3、4课时(Starting out + understanding ideas)
(一)内容分析 Starting out活动1呈现了一段视频,这段视频介绍了被火山爆发毁灭的意大利庞贝古城,使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于人类历史的重大影响。活动2呈现了四幅灾难电影的海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与破坏性,初步思考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本板块旨在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为接下来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做铺垫和预热。 Understanding Ideas 呈现了一篇反映单元主题的课文,语篇类型为个人故事。作者结合自身的感受,生动地描述了伦敦的酷热天气,并由反常的天气联想到自然灾害,引发对环境问题的思考;课前的导入活动呈现了迄今为止有记录的地球上的最高温和最低温,引导学生思考极端气温可能给人类带来的问题。读中活动要求学生通过看图片预测课文内容。读后活动则通过判断作者写作意图、细节理解以及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环境问题,探究主题意义。 (二)课时目标 1. 带领学生观看介绍庞贝古城遭遇火山爆发的视频,获得相关具体信息,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 引人本单元主题;带领学生了解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常见的一些应对方法,初步思考如何应对自然灾害。 2. 引导学生读懂图表,通过看图片预测课文大意;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4. 引导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思考,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 Activity 1 Watch & answer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历史上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初步导入话题。 第一步:播放视频,请学生观看,试着回答教材中的问题。 第二步:再次播放视频,请学生检查答案是否正确。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可多播放几遍视频。 第三步:请部分学生回答问题,全班核对答案。 Activity 2 Look & say 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了解电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 (《后天》)、Into the Storm (《不惧风暴》)、 Aftershock ({唐山大地震》)和Poseidon (《海神号》)的背景知识。本活动涉及电影艺术中的一大门类——灾难片。如 果学生学有余力,教师可借此机会介绍灾难片的结构特征以及视角选择,请学生赏析相关主题的电影作品。 第一步:学生看电影海报,关注电影名,根据海报的画面和文字说一说每部电影所反映的灾害,以及电影中的人物面对灾害会做些什么。 第二步: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结果。 第三步:引导学生分析影片主人公面对灾害时如何积极行动,帮助学生形成面对自然灾害的正确态度。 教学提示 本单元涉及到灾难与希望的话题,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自然灾害进行教学,比如洪涝灾害等,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共鸣。 Activity 3 Look & answer 教师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地球上极端气温的相关信息以及所居住区域的极端气温和出现时间。也可以提问学生认为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再来对比书上的数据,形成心理差距,从而激发探索欲望。 第一步:学生看图片,说一说地球上极端气温的数值、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活动1中的问题。 第三步:学生交流小组讨论的成果,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Activity 4 Look, predict, read & check 教师请学生带着任务阅读课文、理解课文。 第一步:学生独立看课文正文中的图片,预测课文内容。 第二步:学生交流各自的预测结果,并说出自己做出预测的依据。 第三步: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 第四步:全班核对答案。 Activity 5 Read & choose 教师可利用本活动检验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 第一步:学生阅读本活动中的四个选项,选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在课文中找到相应依据。 第二步:全班核对答案,请部分学生说明理由。 Activity 6 Read & complete 教师可利用本活动检验学生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体现出的作者情绪的变化。 第一步: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流程图中的信息。对于程度较好的班级或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不回读课文的情况下补全流程图。 第二步:全班核对答案。 第三步(适合程度较好的班级或学生):组织学生根据流程图中的提示信息,接龙复述课文。 Think & Share 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励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的同时联系自身实际,进行知识和思维能力的拓展与迁移。 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本环节问题的答案。 第二步:请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展开自由讨论。 Language points (四)课后作业 1. 复习本版块的知识点 2. 绘制一份思维导图描述未来气候变化对你的影响和你的适应方式
第5、6课时(Using language)
内容分析 语法部分的语段介绍了如何根据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和自然灾害,以及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尼泊尔地震后的救援工作;词汇部分通过图片呈现了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词汇;听说部分的材料是一则天气预报,引导学生理解播报内容和相关知识。通过真实语境下技能的综合训练,学生能够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例句,发现、归纳出省略的特征和用法,并能在真实语境中恰当运用; 带领学生学习更多描述自然灾害的话题词汇,并运用所学词汇表达个人观点; 帮助学生听懂天气预报,学会谈论天气以及编写天气预报。 教学过程 Activity 1 Look, compare & answer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省略的使用规律。教师仅作为辅助者、监督者,为学生提供支持性信息。 第一步:全班或各自朗读两组例句,教师引导学生从句式的简洁和精练的角度,发现两组例句的不同之处。 第二步:学生分组,再次观察、比较两组例句,讨论问题 1和2, 思考课文中为什么使用省略。 第三步:全班核对答案,教师鼓励学生从课文或其他资源中找出含有省略的句子。 第四步(适合程度较好的班级或学生):学生分组,将从课文或其他资源中找出的含有省略的句子补充完整, 体会省略句与完整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 Activity 2 Read & find 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如何根据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和自然灾害,在真实语境中巩固对省略的理解。 第一步:学生独立阅读语段,掌握语境和大意。 第二步:学生独立找出画线部分的前面或后面省略了什么内容。 第三步:请个别学生朗读完整的句子,全班核对答案。 第四步:学生分组,谈一谈自己所了解的其他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的方法,如观察云彩、植物等。 第五步:请学生分享。(第四、五可根据实际情况删减) Activity 3 Read & remove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在新闻报道中如何使用省略使文字简练, 培养学生正确恰当使用省略的能力,并进行初步运用。 第一步:请学生看图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如有必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复习省略的用法。 第二步:学生独立阅读新闻报道,尝试省略不必要的重复, 以使文章更为简洁。 第三步:学生分组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第四步: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互相补充、学习,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进一步理解、掌握省略的用法,并核对答案。 Activity 4 Look & answer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已学话题词汇,并学习更多有关自然灾害的词汇。 第一步:学生分组,识别图片中的自然灾害,了解其英文表达,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灾害。 第二步:各组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展开自由讨论。 第三步:各小组讨论本活动中的两个问题,教师鼓励学生使用本单元已学话题词汇进行讨论。 第四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更多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词汇以及历史上重大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Activity 5 Read & complete 教师带领学生在活动4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描述自然灾害的词汇和表达。 第一步:学生独立阅读关于历史上重大自然灾害的小语段, 理解语段对不同自然灾害的描述,选择活动4中恰当的单词填空。 第二步:请个别学生朗读填空后的完整语段,全班核对答案。 第三步:学生画出语段中描述自然灾害的词汇与表达。 Activity 6 Pair work & talk 教师在活动5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新学语言知识进行讨论与交流,实现语言知识与思维能力的迁移,提高运用恰当英语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教师可提供一些其他灾害的图片或者有用的表达辅助学生的产出。 第一步:学生两人一组,描述最近发生的一次自然灾害,教师提示学生多使用本单元学习的语言知识来描述场景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二步: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对话。 Activity 7 Listen & match 教师带领学生听第一遍录音,理解大意,为地图上的相关地点标注气象符号。 第一步:在听力活动前,带领学生观察气象符号,说一说这些符号分别代表哪种天气,为下一步的听力活动做准备。 第二步:播放第一遍录音,学生根据听到的信息,将气象符号与相关地点进行匹配。 第三步:播放第二遍录音,学生核对答案。(视情况删减该步骤) 第四步:请个别学生分享答案,全班核对答案。 Activity 8 Listen,complete & talk 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多次播放录音,引导学生获取天气预报的细节信息并填空。 第一步:播放第三遍录音,学生根据听到的信息,完成表格。 第二步:播放第四遍录音,学生核对自己补全的信息是否准确。(可删) 第三步:请个别学生朗读补全后的表格信息,全班核对答案。 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天气预报播报员是如何描述天气的。教师引导学生阅读Learning to learn部分的内容,有意识地关注天气预报中经常涉及的气温、 未来天气变化以及气象预警等信息。(learning to learn部分可在听力开始之前) Activity 9 Pair work 1 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在前面活动中所学习的语言知识,借助教材提供的话题情境和实用表达,编演一段关于极端天气的对话。 第一步:学生两人一组,翻到学生用书相应页面,根据要求编演一段对话。教师提醒学生使用教材提供的实用表达,鼓励学生在所提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第二步:视具体情况,选取几组学生进行汇报表演. Activity 10 Pair work 2 (视学生基础而定,可删减) 教师鼓励学生在前面所编演的对话的基础上,拓展思维, 利用互联网上的天气地图,编写和播报天气预报。 第一步:学生两人一组,自创情境,编演天气预报。 第二步:视具体情况,选取几组学生进行汇报表演。 (四)课后作业 1. 总结省略句的用法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2. 选择一种自然灾害,两人一组用所学的用语进行对话。
第7、8课时(Developing Ideas)
内容分析 本板块呈现了从另一角度反映单元主题的课文,语篇类型为个人故事。课文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记述了一个美国家庭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的遭遇,表达了团结一心战胜灾害的决心和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乐观的人生态度。读写部分安排了与文章主题相关的“飓风安全指南”的学习和仿写。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记叙性散文的理解,掌握安全指南的文体特点和写法。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在经历自然灾害前后的境况变化和相关心理感受变化,并联系自身实际,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引导学生通过完成阅读任务,了解安全指南的文体特点和写法,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仿写安全指南。 教学过程 Activity 1 Look & answer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地图、阅读文字说明,了解“卡特里娜”飓风的形成过程和在美国的登陆过程,了解飓风袭击带来的灾难。 第一步:学生独立浏览活动1中的五个问题,然后结合地图和图例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教师在必要时应提供词汇和表达方面的帮助,如tropical cyclone, air current 等。 第二步:全班核对答案。 Activity 2 Read& talk 教师请学生带着任务阅读课文,理解文章标题。 第一步:带领学生阅读Learning to learn部分,学习记叙文体中使用表达感情的词汇和意象来描述重要事件或难忘经历的写作手法。 第二步: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分析标题中使用stars和storm进行对比的含义和效果,小组成员间可以互相讨论。 第三步:请部分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Activity 3 Read & complete 教师可以利用本活动检验学生对文章结构和细节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思想变化过程的把握。 第一步:学生细读课文,关注飓风发生时和发生后作者对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环境变化的描述,完成教材上的图表。 第二步:全班核对答案。 第三步:学生通过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就课文中理解有困难的地方进行交流,在讨论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Think & Share 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鼓励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的同 时联系自身实际,进行知识和思维能力的拓展与迁移。 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四个问题,如有必要,教师允许学生再次细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后再回答。 第二步:请个别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展开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在回答问题3和问题4时结合生活常识,发挥想象,给出尽可能多的答案。 Activity 4 Group work & give a talk 教师利用本活动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把握,鼓励学生基于对课文的理解在访谈中适当发挥,丰富细节。 第一步:学生两人一组,设计访谈问题及答案。学生可以再回到课文,充分利用重要的细节信息,教师鼓励学生设计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问题。 第二步:学生在小组内分别扮演釆访者和受访者,演示访谈,教师鼓励学生设计新的受访者,如作者的妈妈、邻居等。 第三步:请部分小组向全班展示。 Activities 5 Read & answer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飓风安全指南”,回答问题,关注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第一步: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列举飓风的危害,为“飓风安全指南”的阅读和写作训练做热身。 第二步:学生阅读“飓风安全指南”,回答问题,并关注该文体的行文特点。 第三步:全班核对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安全指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复习祈使句的用法。 Activities 6-7 Make notes , do some research & Write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防洪抗灾知识,并鼓励学生上网搜索更多相关内容,运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参照活动5 的“飓风安全指南”,写一则“防洪安全指南”。 第一步:学生可以自主分组,讨论防洪抗灾注意事项和相关英文表达,必要时通过网络搜索更多相关信息。 第二步:学生完成活动6的安全指南提纲。 第三步:请部分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提纲。 第四步:学生根据提纲撰写“防洪安全指南”,教师限定时间,并给予实时指导。 第五步:学生分享交流各自的“防洪安全指南”,全班根据语言的准确性、文本的连贯性以及表达的得体性, 共同选出范文. (四)课后作业 选择一:完善上述作文 选择二:根据上述写作文体,写一篇防震安全指南。 Language points
第9课时(Presenting Ideas)
内容分析 本板块要求学生围绕在自然灾害面前保持希望这一主题讲一个故事。学生需要先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并做笔记,然后在小组内分享。通过查找、记录和讲述故事,学生进一步探究本单元的主题意义,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扩大知识面,丰富生活常识。 课时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做要点笔记,描述某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影响,记述人物的经历和心理情感变化,并说明从中所得的收获以及感受; 引导学生完成故事叙述,并对同伴的故事给予客观评价; 引导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自然灾害与希望这一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Activity 1 Do some research & make notes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主题上网搜索故事,并做笔记,完成故事提纲。 第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活动要求,可以利用学生用书中的提纲复习本单元两篇主课文中的故事,为后续活动做准备。 第二步:学生上网搜索故事,在学生用书的提纲表格中填写相关信息,思考故事的感人之处以及给人的启示。 Activities 2-3 Group work to tell stories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根据活动1的笔记,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同伴听,并对同伴的故事提出改进建议,选出最受欢迎的故事。 第一步:学生分组,在小组内讲述各自的故事,注意运用活动1的笔记和学生用书中提供的实用表达。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使用本单元所学语言知识来表达。 第二步:小组内分享交流,组内成员相互提建议,并协商选出代表本小组的故事。 第三步:各小组向全班分享选出的故事。
第10课时(Project + Reflection)
(一)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项目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设计制作海报,介绍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活动,搜集灾害类型、分布地区、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等信息,并搜集相关图片、图表和地图,设计海报的图文版式,制作海报并向全班分享真实的团队分工合作活动能够全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所需文献和信息,根据项目要求处理相关信息; 2. 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特长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有效沟通,完成海报制作; 3.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进一步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增强防灾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 Investigate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开展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自然灾害类型,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文献或资料,搜索并记录与该种自然灾害有关的信息,为制作海报做准备。 第一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分组,讨论自然灾害的种类,并选定最感兴趣的一类。 第二步:小组内分工合作,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检索、搜集相关信息,包括导致灾害的原因、受灾最严重的国家或地区、对环境和当地居民的影响、受灾者的情况、已经或需要釆取的措施等。 Plan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确定海报内容,搜集素材。 第一步:学生集思广益,讨论并确定需要在海报中重点呈现的信息。 第二步:小组内分工,搜集图片、图表、地图等素材,结合之前整理的信息,设计海报构图,确定最佳的图文搭配版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挥创意和特长,通过运用设计软件或手写手绘的方式,设计出有新意的作品。 Create 教师带领各小组按计划完成海报制作。 第一步:学生根据计划安排整理主题信息,按照已确认的设计版式制作完成海报。 第二步:小组内合作,重新审视本组的海报作品,确保能更有效地传达信息。 Present 教师请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海报,做一次有关自然灾害知识的介绍。 第一步:各小组派出代表或全体组员一起,向全班展示海报,基于海报做有关自然灾害知识的介绍,并回答其他学生针对海报内容的提问。 第二步:全班选出最受欢迎的海报,并请该组成员介绍海报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分享经验。 Reflection(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能够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和结束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做出评估和分析,对自己的优缺点和得失做出反思,并与教师沟通改进方法。 第一步:请学生根据学生用书中的评价内容评估自己的学习表现。 第二步:请学生总结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内容。 第三步:请学生在自我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自己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 第四步:请学生根据自评结果及时与教师交流,探讨改进方法,优化学习策略。 单元测试(也可放在project之前) 教师可使用与本单元配套的同步测试题库,根据学生水平和实际教学情况自主组卷,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试。本单元的试题围绕“自然灾害”这一话题,从听、说、读、写和语言知识五大维度展开,检验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教师可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反馈,同时,该测试结果也可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在完成本册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选用本教材配套题库中的总复习试卷,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试。试题内容覆盖本册教材所涉及的话题、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根据测试结果,引导学生回顾各单元知识,查缺补漏,并为下一册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教学反思
完成单元教学后,教师可以从以下各方面检测单元目标的达成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撰写教学总结。 通过单元教学,学生能否理解与自然灾害有关的文章内容,听懂并谈论与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有关的话题?能否使用新学语言知识谈论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是否学会撰写灾害防范安全指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达成上述目标?有何需要改进之处?具体有何改进方法? 通过单元教学,学生是否了解世界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能否理解单元语篇所体现出的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我反省意识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否进一步了解中国在国际救援中的贡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达成上述目标?有何需要改进之处?具体有何改进方法? 通过单元教学,学生能否反思自然灾害中的人为因素,培养环保意识和灾害防范意识?能否通过语篇的学习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否联系自身实际,实现知识与思维能力的迁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达成上述目标?有何需要改进之处?具体有何改进方法? 通过单元教学,学生是否了解自然灾害、灾害防范与救援,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能否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能否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达成上述目标?有何需要改进之处?具体有何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