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热情服务 奉献社会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中职高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 热情服务 奉献社会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中职高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

资源简介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教学课题 §4.4 热情服务 奉献社会
教 学 内 容 一、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二、增强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
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 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理解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对从业者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认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重要意义,树立服务和奉献意识。 3.运用目标: 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养和树立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的意识。
重 点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意义 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
难 点 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
强 化 措 施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引导送给你进行案例分析、自由辩论、自主探究等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在活动中感悟,提高认识。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5' 16' 组织教学 创境激趣 探究明理 教师问好 Ppt展示漫画 提出问题: 说说此漫画反映了什么?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引出本课主题: §4.4 热情服务 奉献社会 一、热情服务 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活动一 Ppt展示:王顺友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王顺友是怎样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活动二 Ppt显示: 你同意下面哪种观点,说出你的理由。 甲:“我毕业后要去企业当工人,服务与我无关” 乙:“我上班挣钱,天经地义,没有奉献的义务” 点评学生发言,总结明确服务和奉献的真谛。 活动三 Ppt显示案例:邓红英的事迹,提出问题; (1)邓红英是如何在服务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生问好 欣赏漫画, 思考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分析: 王顺友是怎样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 看课件,阅读两种观点 思考、交流 阐述自己的观点 不同观点学生之间相互辩说 阅读案例 思考、探究问题 贯彻课堂礼仪常规 利用漫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新课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学生的辩论中揭示正确的观点,帮助学生明确服务和奉献的真谛。 通过案例,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从而认识到服务和奉献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主要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5' 2' 1' 总结升华 课后拓展 (2)在服务和奉献中人的道德境界是如何得到提升的? 总结学生发言,明确服务和奉献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出: 二、增强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 活动一 Ppt显示:义务为敬老院、幼儿园、社区服务、灾区服务的志愿者图片 引导学生结合志愿者服务奉献活动,说一说中职学生应该如何增强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 1)服务不低贱,奉献不吃亏 2)学好知识,练好技能,提高服务和奉献的本领 3)从身边小事做起,增强服务和奉献意识 活动二 引导学生讲解自己在过去的岁月,曾经做过哪些“服务”和“奉献”的事情,至今想起来还感到激动、教傲说出其起因、经过和结果。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讲述时,教师适时称赞与鼓励。最后点评总结。 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 布置作业: 《学习指导》P43-45 素质演练:一、二、三题 看图片 思考 发表自己的见解 思考,同学之间分享服务、奉献故事。 学生随着老师总结回顾本课内容。 的意义,突出重点。 通过图片内容及学生发表看法和教师的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我要去服务和奉献的理念。”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清楚如何培养自己的服务和奉献意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联系实际,贴近学生,引导学生把内心深处的道德认识展现出来,把道德经历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通过故事会交流分享,增强学生服务和奉献意识,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内容
课后总结: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自由辩论、自主探究、等活动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得到较大发挥,重点、难点得到有效突破,基本上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