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15.1 两种电荷
知识点回顾
一、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基础,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个部分。原子核的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2.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物体才不带电。
3.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二、摩擦起电
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3.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伦,符号:C)
4.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5.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6.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7.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
三、验电器
1.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导体和绝缘体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2.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
3.导体和绝缘体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常见的导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
5.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
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下面所述的情况和装置中,不属于利用静电现象的是(  )
A.以煤为燃料的热电站使用的静电除尘设备
B.静电喷漆设备
C.印染厂的车间内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
D.静电复印机
2.图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陶瓷盘 B.不锈钢锅 C.玻璃杯 D.竹制铲子
3.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球(  )
A.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B.―定带正电
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定带负电
4.如图所示,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带不同种电荷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B.C.D.
5.如图,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截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管可以吸引起毛发,说明它带了正电
B.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吸管靠近玻璃棒,则吸管一定带正电
C.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吸管远离橡胶棒,则吸管一定带负电
D.若吸管带电,摩擦它的餐巾纸不带电
6.如图所示,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立即将该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箔片张开说明橡胶棒带电
B.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毛皮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C.毛皮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橡胶棒强
D.该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7.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导体是有用的电工材料,绝缘体不是有用的电工材料
B.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D.绝缘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导电
8.小明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发现气球B会随着气球A的运动而“舞动”。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的方法使两气球中的电子发生转移而带了电荷
B.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各自带了电荷
C.气球在跳舞,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两气球因带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9.用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箔张开,这是因为(  )
A.玻璃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
B.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
C.验电器上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验电器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10.小丽用塑料尺在自己的头发上来回的摩擦几次,她发现摩擦后的塑料尺会吸引自己的头发,她又把尺子靠近小狗,发现塑料尺也可以吸引小狗的毛,下面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都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都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C.前者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后者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D.前者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后者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二、填空题
11.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黏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 
 而带了电。带电体有   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引在镜面上。
12.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由于摩擦会带电,将带电的梳子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后金属箔片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同种电荷相互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
13.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甲物体带   电,乙物体带   电。
14.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能吸引碎纸屑,这种现象叫   ,还能看到被吸引的部分纸屑又被弹开了,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   。带电的塑料梳子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15.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由于   电子带正电荷(选填“得到”或“失去”),用这个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   而张开。
16.下表是科学家研究摩擦起电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格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根据西尔斯资料 石棉 玻璃 云母 化纤 毛皮 铅 绢
(1)由上表中可知云母在玻璃的后边,所以云母与玻璃棒摩擦后云母带   电。
(2)云母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毛皮   (选填“强”或“弱”)。
(3)由表中   (填“能”或“不能”)判断毛皮和绢摩擦后两者的带电情况。
(4)玻璃棒与某物质摩擦后去接触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如图所示:
①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②玻璃棒接触验电器时,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说明玻璃棒是带电的,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   (填“多”或“少”)。
③该物质可能是表中的   。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C
6.A
7.B
8.A
9.C
10.C
11.摩擦;吸引
12.排斥;转移
13.负;负
14.摩擦起电;相互排斥;绝缘体
15.失去;排斥
16.(1)负
(2)弱
(3)能
(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多;石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