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共34张PPT)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共34张PPT)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第二课时)
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掌握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2、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3、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新课导入
回顾物理实验室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是什么?
新课讲授
一、测量单位
二、测量活动
三、测量误差
刻度尺的使用:
判断下列刻度尺使用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图形
正误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原因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图形
正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甲正确
乙错误
原因 尺放正,不歪斜,且零刻 尺子歪斜了 比较厚且不透明的刻度尺要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分度值和量程。
2、放:有刻度线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并且与被测边平行,且将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用其他整刻度线对准)。简记为“对准、紧贴、平行”。
3、看:指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4、读: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估读值是指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包括数字和单位。
6、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刻度尺使用口诀
认清三要素,紧贴被测物
视线要垂直,读数有估读。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积少成多法):测量纸张或细铜丝的直径。将铜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n圈,测得总长度L,铜丝直径为D=L/n。
2、化曲为直法
3、平移法(卡测法):测量硬币的直径、圆锥体的高、圆柱体的直径等
4、公式法
5、滚轮法:测量操场上跑道的长度,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跑道上滚动,跑道的长度=滚轮周长×滚动圈数
机械停表的使用:
按一下机械停表的按钮A,指针    ,过一会再按下按钮A,指针 ,再按下按钮B指针     。
走动
停止转动
归零
探究 观察
1.观察机械停表,小表盘表示    ,大表盘表示   。
(1)小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时间是   分钟,一个大格是   分钟,一个小格是  分钟;
分钟

60
10
2
(2)大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秒,一个大格是   秒,一个小格是 秒。
5
1
60
(1)小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时间是   分钟,一个大格是   分钟,一个小格是  分钟;
15
1
0.5
(2)大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秒,一个大格是   秒,一个小格是 秒。
1
0.1
30
使用机械停表测时间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上紧_________;
②注意_________;
③按表时不要_____________,以防损坏机件。
发条
调零
用力过猛
机械停表的读数:
1、先观察是60s 的停表还是30s的停表。
机械停表的读数:
1、先观察是60s 的停表还是30s的停表。
(60s大表盘的数值是顺序的,30s的大表盘不是顺序的。)
2、读数先读小表盘,只读整数部分,再读大表盘的数值。
60s停表:
大表盘:
小表盘:
读数:
0min
10s
10s
30s停表:
大表盘:
小表盘:
读数:
2min
6s
126s
机械停表的读数:
1、先观察是60s 的停表还是30s的停表。
(60s大表盘的数值是顺序的,30s的大表盘不是顺序的。)
2、读数先读小表盘,只读整数部分,再读大表盘的数值。
(30s的停表看小表盘区分是第一圈还是第二圈,若未过中线,则是第一圈,读0-30s,若过了中线,则是第二圈,读30-60s。)
新课讲授
一、测量单位
二、测量活动
三、测量误差
误差
1.概念: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差异。
2.减小方法:
(1)校准_________;(2)改进_________;
(3)选用_______的测量工具;(4)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值
真实值
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
精度高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误差不可能避免,只能尽可能的减小
误差和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总结
一、测量活动
刻度尺的使用、读数
机械停表的使用、读数
二、测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
误差和错误
练习
1、填入正确的单位:
某人高 1.67( )
头发丝直径约 0.07( )
一层楼房高约 30( )
地球半径约 6 400( )
珠穆朗玛峰高约 8 844.43( )
钢笔长约 15( )
m
mm
dm
dm
km
m
2、身高160 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臂展,约8 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 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 cm
A
1指的宽度约1.5 cm,一拃长约20 cm,一步长约80 cm,
1臂展大约与身高相等
3、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哪种规格的尺最合适( )
A.量程0~3m,分度值1mm
B.量程0~10m,分度值1dm
C.量程0~30cm,分度值1mm
D.量程0~15cm,分度值0.5mm
A
4、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cm。
3.10
5、图中停表的读数是 s。
217.5
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及练习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