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二年级上册1.7做大自然的孩子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 二年级上册1.7做大自然的孩子 教案

资源简介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做大自然的孩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我们的地球家园第七节《做大自然的孩子》的内容,主要介绍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并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
b. 认识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c. 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能力目标:
a. 能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
b. 能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愿。
3. 情感目标:
a.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b.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植物和动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大自然的整体认识较为模糊。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a. 教师展示一张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b.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2. 学习新课
a.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实物,例如花朵、树木、小鸟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b. 学生观察后,教师依次询问学生对每个物体的认识和感受,例如:“这是什么植物?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它吗?”
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自然中的植物和动物有很多种类,它们形态各异,各有特点。
3. 激发情感
a. 教师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例如森林、湖泊、雪山等,并让学生欣赏。
b.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些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例如:“我喜欢森林,因为那里有很多树木和小动物,非常美丽。”
c. 学生轮流分享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并解释原因。
4. 培养意识
a. 教师通过故事、视频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一些环境问题,例如森林砍伐、动物灭绝等,让学生了解环境破坏的后果。
b.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请举例说明。
c. 学生提出的例子可以包括:节约用水、垃圾分类、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等。
5. 课堂总结
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b. 教师强调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应该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c. 学生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例如:“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地球。”
六、板书设计:
我们的地球家园
做大自然的孩子
- 多样的植物和动物
-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互动,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引入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和实物,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通过故事、视频和图片向学生展示环境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保护环境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