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近 似 数》说课稿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时《近 似 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近 似 数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归纳总结。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不仅关注了本课的知识重点,而且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地激励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准备。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对课堂学习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这各阶段的学生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学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三、说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近似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求近似数的实用性,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让学生在积累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3、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4.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数学的魅力。四、说教学重难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重点】掌握近似数的判断方法。【教学难点】:五、说教法学法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教材中的情境文字。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二)、探究新知1.理解近似数的意义。生活中有些数不需要精确地表示出来,用近似数表示更方便。56是准确数,其他三个数前面都有一个“近”或者“约”字,表示它们不是准确的数,是近似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对比下面这两句话,理解“约”的意思:我校有学生1300名。我们学校有学生约1300名。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 小结: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准确地表示出来,或无法准确地表示出来,我们就用一个“差不多”的数来表示。2.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师:同学们了解了近似数的意义,怎样才算“差不多” 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出示数轴图(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2数轴)。师:在数轴上观察18000更接近几万 引导学生理解“更接近”的意义。得出18000更接近2万,即18000≈2万。“≈”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在数学中,我们用“=”表示准确数,近似数则用“≈”来表示。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在数轴上找到这个数的大概位置,说一说:“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样得到的 出示数轴图(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数轴)。学生交流汇报:在数轴上观察233482位于20万和30万之间,更接近“20万”。用同样的方法,大家试着判断下面的数大约是多少万。①11030大约是多少万 11030≈10000=1万为什么前面是“≈”,而后面则是“=”呢 ②11030≈1万,12030呢 说说你的看法 12031呢 14800呢 再换个试试!18234 为什么18234的近似数,不是1万而是2万呢 你怎么知道它更接近2万 主要看哪一位 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主要是“千位”上的数起作用,决定着这个数更接近几万。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作“四舍五入”法。当千位上的数小于5时,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我们叫作“四舍”。而等于或大于5时,先向它的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这种方法我们叫作“五入”。178680000精确到亿位是多少 要看哪一位呢 你能试着做一做吗 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三)、课堂小结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 跟大家说说吧!七、课堂练习1.按要求改写。12350000=( )万 9650000=( )万5400000000=( )亿 30200000000=( )亿2. 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报道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分析与解答:如下图所示,把1万和2万之间平均分成10份,标出18000。从图上可以看出,18000( )2万。可以用“≈”把18000和2万连接起来,18000≈2万。把一个数近似到万位,看( )位上的数,( )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5,向( )位进1,8>5,所以18000≈2万。3.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 )和( )等数学概念,还知道了在实际生活中不需要十分准确的数据,在能说明事情本质的情况下,可以用( )来表示。用“( )”法求近似数。4.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看它的下一位,如果省略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字等于或大于5,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如果省略部分最高位上的数字小于5,那么就把它和右面的数直接舍去。5. 按要求改写。7097344≈( )万 60004795≈( )万240000950≈( )亿 4204380000≈( )亿6. 横线上的数据是近似数的在括号里画“○”。(1)某县实验小学共有学生1850人。( )(2)50000人手拉手大约长70000米。( )【参考答案】:1. 1235 965 54 3022. 接近 千 千 万3. 精确数 近似数 近似数 四舍五入4. 略 5. 710 6000 2 426. (1)( ) (2)( ○ )八、说板书设计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近 似 数》板书准确数:60周年,60响,169步,1840年,169年,56个方阵近似数:近66分钟,约20万,近2万18000≈2万 11030≈10000=1万 12030≈10000=1万 12031≈10000=1万14800≈10000=1万 18234≈20000=2万 178680000≈200000000=2亿四舍五入: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数字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且向它的前一位进“1”。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近似数的概念。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先通过利用数轴,让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简便方法——四舍五入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数学教学过程,伴随着数学交流的过程。课上,除了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外,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与同学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