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__ ___单元 15 课题 15.3“伏安法”测电阻(1课时)姓名 上课时间基于标准的目标设计 【课程标准】3.4.4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伏安法测电阻; 2.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3.通过严谨科学的实验,巩固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评价设计】 1. 通过活动二、三及课堂检测第1、3、4、6、题检测目标1、2的达成; 2. 通过活动二检测目标3的达成;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难点:自行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教学内容 评价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一】变形公式 R=的计算 1.投影题目或PPT展示题目,两名同学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作业本上。 【强调】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对于变形公式R=,不存在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的关系,但是R=可以作为电阻的计算式,由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这段导体的电阻。 二、进行新课 【活动二】设计实验电路 1.能利用变形公式顺利计算得出电阻的阻值,并格式规范为优;能以计算题格式计算得出电阻大小为合格。1.问题2:要利用变形公式R=求电阻,需要知道U、I值,怎么能知道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呢? 2.问题3:为测出电阻在不同亮度时灯丝的电阻,还需要什么器材? 3.学生画出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教师投影点评。 【强调】滑动变阻器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活动三】实验探究: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阻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小灯泡电阻? 设计实验实验步骤【强调】(1)连接电路时开关及滑动变阻器的状态(2)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和电阻两端电压的滑动方向(3)电压表和电流表选择量程的方法 3.进行试验与收集数据: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填写课本表格中 4.得出结论5.分析与论证 【强调】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和导体中电流及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 【补充】测量时间过长,灯亮得太久,灯泡的电阻会略有增大。 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并板书。 2.能明确需要的实验器材,能画出有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简单串联电路图为优;能明确实验器材,画出带有电压表、电流表的简单串联电路为合格。 3.有团队意识,能熟练连接两电表和滑动变阻器,并准确测量出电压和电阻,并利用公式计算得出阻值为优;有团队意识,能准确连接两电表和滑动变阻器,并测量出电压和电阻,计算得出阻值为合格。板 书 设 计 15.3“伏安法”测电阻 (一、实验原理R=U/I二、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 (三、实验电路)教后 反 思 本节课实验需要学生完成电阻与灯泡两组阻值的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测量较为容易,但灯泡电阻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不是定值,学生不易理解,且亮度变化,学生容易错过,需循序仔细引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