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信息技术初步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B.只有最新的信息才具有价值C.只能借助计算机才能处理信息D.信息不能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2.“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相对性 C.传递性 D.真伪性3.小明在登录平安银行网银时需要输入手机短信验证码,他收到的短信内容为“尊敬的客户,您正在补充手机号码,请输入手机验证码:795812,有效期:2分钟。【中国平安】”。他在接到验证码2分钟后输入,系统提示验证码失效,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时效性 B.可以加工和处理的C.共享性 D.载体依附性4.人类的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革命,其中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是( )A.文字的发明 B.造纸术的发明C.印刷术的发明 D.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ByteB.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提出了二进制记数系统C.声音、形体动作、多媒体技术等都属于信息表达技术D.信息具有真伪性,如“管中窥豹”是源于对信息片面的感知与理解6.下列信息中可信度最低的是( )A.银行发布的存款利率 B.大型商场公布的商品销售优惠活动信息 C.相关专业人士预测的2008年底的商品房价格 D.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7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7.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字化后的信息才能共享B.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传播C.文物未出土之前,文物所承载的信息是不存在的D.信息自古就有,随着时间的迁移,价值不会发生变化8.下列有关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因特网上的信息应尽可能经过甄别后再使用B.电子邮件、微信都是常见的网上信息交流工具C.哑语手势是为了与聋哑人士更好沟通而产生的信息表达技术D.可通过书籍、影像了解历史事件,是因为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9.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描述网页的内容,该语言的简称是( )A.WWW B.URL C.HTTP D.HTML10.关于获取信息的方法,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应根据实际情况 B.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最好的方法C.电子邮件 D.信息交流11.某购物网站的商品评价界面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商品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A.统计评价也是该网站的评价方式之一B.用户可以只针对卖家服务进行评价,可以不用对其他两项进行评价C.该评价只能进行打分评价,不能进行文字评论D.图中的4.8是当前用户评价的平均值,属于个人评价12.淘宝用户对某一产品的宝贝评论如下图所示,该过程中采用的评价方法有( )A.专家评价、个人推荐B.个人推荐、统计评价C.个人推荐、网络预测D.网络预测、专家评价13.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信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B.给考生分配考号,属于对信息的编码过程C.微信中发送的文字和图片是信息D.信息的表达方式仅包括语言、文字和图像三种14.中小学生可以利用“赣教云”上的教学资源跨时空进行学习。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普遍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15.Windows提供的用户界面是( )A.交互式的问答界面B.交互式的图形界面C.交互式的字符界面D.交互式的组块界面二、填空题16.一台计算机必须具备的输出设备是 。17.“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说明信息是会爆炸的。( )18.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 的东西。19.列举信息的1个基本特征,并举说明其特征的一个例子。(1)基本特征:__ __;(2)例子:____ _。20.信息的 使得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的特点;信息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信息还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说明信息具有 ;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说明信息的 ;信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这是信息的 。A.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B.价值相对性 C.时效性 D.共享性 E. 真伪性三、判断题21.我们上网看到自己需要的文件(如:音乐、程序软件、试题等),都应该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里保存好,而且不需要理会文件的知识产权以及合法性问题。( )22.信息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一旦使用就会损耗。 ( )23.信息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可以不需要载体而单独存在。( )24.股票信息、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都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特征。( )25.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信息的鉴别与评价环节并不重要,可有可无。( )四、简答题26.请根据信息概念及信息特征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个观点是谁提出的?(2)文字可以刻在竹简、木简上,也可以印刷在纸张上,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3)小明通过收看电视了解瑞士人罗尔现场挑战高空走钢丝,其信息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五、操作题27.大写字母分段加密。输入 n (n≤50)个大写字母组成的原文字符串,以规模 m 为一段进行加密。加密方法为: (1)找出每段中最长的连续递增子串长度 max; (2)将该段每个字符 后移 max 位进行加密,如果后移后的字母 ASCII 码值超过 90,则从小写字母“a” (ASCII 码 值为 97) 开始表示; (3) 规模不足 m 部分不做处理。例如: n=10 ,原文字符串为“ABCXYEFDOK”,m=4 时,处理过程如下:原文字符串 ABCXYEFDOK分段后 ABCX YEFD OKmax 值 4 2 不处理加密结果 EFGb aGHF OK其中,第 1 段中字母“X”后移 4 位后超过字母“z”的 ASCII 码值,用"b"表示,第 2 段中字母"Y"后移 2 位用“a”表示。(1)若原文字符串为“FILVE”,m=3,则加密后的秘文为(2)已知加密结果是“RaVJON”,m=4,根据上述加密规则,推得原文是参考答案:1.A2.B3.A4.A5.C6.C7.B8.C9.D10.A11.A12.B13.B14.B15.B16.显示器17.错误18.不确定性19.(1)真伪性 (2)电信诈骗频发,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20. A B C D21.错误22.错23.错误24.正确25.×26.(1)香农;(2)载体依附性;(3)电子媒体27. ILOVE PYTHO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