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单元概要 本单元是在第一单元对整个社会生活总括性介绍、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本单元是对第一、二单元的继续具体化,同时又是第四单元继续展开社会生活的一个逻辑起点。本单元围绕“勇担社会责任”这一主题,设置了“责任与角色同在”和“积极奉献社会”两课,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与整个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积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3.责任意识:①具有较强的责任感。②关心社会,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课程内容要求1.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理解不同的社会角色,形成亲社会的行为;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重点: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意义。难点: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第1课时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学习 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感悟责任的含义及来源;知道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2.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3.通过情景再现感知、懂得责任是相互的,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学习 线索 本课时按照“认清扮演的角色→知道承担的责任→做负责任的人”的逻辑展开。第一目是“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了解责任的含义和来源,理解角色与责任的关系,懂得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的意义。第二目是“责任你我他”,知道对自己负责的意义,理解需要对他人负责,理解人人尽责的意义。重点 难点 重点:角色与责任的关系;对自己负责的意义。 难点:承担应尽责任的意义;怎样对他人负责。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播放视频,导入新课(见课件) 播放视频《中国24小时》。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视频中出现了哪些角色 他们承担的责任一样吗 我们的生活和他们承担的责任有关吗 从而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责任的含义、来源是什么 2.责任与角色的关系是怎样的 3.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及意义有哪些 4.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5.怎样对他人负责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责任的含义、来源 1.展示承担责任有关图片。(见课件) 思考:什么是责任。 点拨: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结合教材P65“探究与分享”活动,分析责任来自哪里,认识责任的来源。 作为一名顾客,我的责任是遵守商场秩序排队付款,这个责任来自道德规范、法律规定。 作为家庭成员,我的责任是尊老爱幼、主动承担家务,这个责任来自道德规范、法律规定。 答应朋友的事,我的责任是遵守诺言(信守承诺),这个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道德规范。 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责任是治病救人,这个责任来自道德规范、法律要求、职业要求导 与 学 过 程 3.指导学生对上面探究的知识分别从“责任的含义”和“责任的来源”进行归纳。(见课件) 探究二: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1.阅读教材P66“探究与分享”有关内容。 思考:抗震救灾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 他们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 (见教材P66) 点拨: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哪些人承担责任承担了什么责任结论消防队员灭火角色与责任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部队战士实施救援工作医生护士尽力抢救、治病救人民政部门运输物资,安置灾民思考:这场救援离不开每个人的各尽所能、各司其职,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点拨:只有人人都尽其责,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说说我的角色与责任(见课件) 我的角色:子女→学生→社会中的一员→中华儿女 我的责任:(见课件) 得出结论:一种角色,一种责任;角色不同,责任不同;角色越多,责任越多。 最终结论:角色与责任的关系: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 3.指导学生对上面探究的知识从“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角度进行归纳。 探究三: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1.阅读教材P64“探究与分享”有关材料,并补充“等你长大了,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就该由你自己负责了。”(见课件) 思考:(1)材料的最后,爸爸为什么会这样说 点拨:①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多。③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思考:(2)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的,做到了哪些对自己负责的事情 (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有哪些 ) 点拨: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认真值日,绿色出行……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责任本该由你承担,却由其他人替你承担了 点拨:如:洗衣服应该由自己承担,却由母亲替自己承担了;在学校乱扔垃圾,却由值日同学给清理了;等等。 小组讨论:这样有没有做到对自己负责 对你会有什么影响 点拨:没有对自己负责。 影响:会使自己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生活; 会降低自己的自信心,做事情缩头缩尾;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会影响自己的学习,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不利于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得不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 3.测一测:你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吗 (见课件) 通过自测,反省自己是不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从而增强责任意识。 小结:谁对我负责 ——首先要自己对自己负责。 4.结合“探究与分享”的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见课件) 思考:谁在为“我”的成长和幸福生活负责呢 你还能列举一些吗 点拨: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如农民、清洁工人、医生、保安人员、交警等。 思考: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们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点拨: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小结:谁对我负责 ——很多人对我负责。(他人对我负责) 5.结合“探究与分享”的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见课件) 根据图片内容,很容易得出结论:我要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别人负责 点拨: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6.展示“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图片,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不断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过程。(见课件) 7.探究与分享:请你列举生活中的不负责行为。对此,你有哪些呼吁 (见课件) 通过列举和呼吁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他们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小结:我对谁负责 ——我要对他人负责 8.指导学生对上面探究的知识从“为什么要承担责任”“如何对他人负责”角度进行归纳。(见课件) 教师随笔要点 梳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课堂 练习 见名校课件课时对应练习题教学 反思第2课时 做负责任的人学习 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阅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图、阅读感悟等活动,认识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2.通过来源于生活的探究与分享活动,学会正确选择并正确对待自己选择的责任。 3.通过来源于生活的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等活动,学会正确对待不愿选择却不可推卸的责任,做到我承担我无悔。 4.通过来源于生活的探究与分享活动,懂得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担责,奉献社会,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学习 线索 本课时按照“思想上认识责任并学会正确选择责任→行动上做到我承担我无悔”的逻辑展开。第一目是“不言代价与回报”,认识到承担责任既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也有相应的回报,懂得学会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自己的责任,知道如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第二目是“我承担 我无悔”,理解如何做到我承担、我无悔,知道即使自觉承担应尽的责任,学会懂得自觉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更好地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实现人生价值。重点 难点 重点: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难点:自觉承担责任。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播放视频,导入新课(见课件) 播放视频《全国道德模范“燃灯校长”张桂梅》。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张桂梅老师不计代价与回报的付出,感悟她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从而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有哪些 2.我们应如何正确选择自己的责任 3.怎样做到自觉承担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 4.为什么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意义) 5.我们应该怎样承担责任,做个负责任的人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不言代价与回报 1.展示小龙校园生活的生活片段一:小龙想竞选班干部(教材P70)。(见课件) 思考:(1)小龙选择的责任是什么 点拨:作为班干部,要对班集体负责,为同学服务。 思考:(2)如果承担这个责任,小龙可能付出什么 点拨:可能付出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因为做得不好而使同学和老师不高兴,受到埋怨甚至责备。导 与 学 过 程 思考:(3)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小龙有什么意义 点拨: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会增长才干,人际沟通等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获得成就感和自尊、自信等宝贵的人生体验。如果做得好也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同学的尊重和老师的赞许、信任,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自身价值得以提升等。 2.通过阅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识承担责任的回报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见课件) 3.通过阅读展示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吴天一的事迹,分析他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见课件) 思考:(1)高原医学专家吴天一身上哪些优秀品质最令你感动 点拨:勇担责任、无私奉献、敬畏生命、不计名利、勇于开拓创新、造福于人的济世情怀等。 思考:(2)吴天一付出了什么 他又收获了什么 点拨:付出——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收获——物质方面包括工资、奖金、补贴等,精神方面包括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尊重和赞许、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事业的成功等。 4.展示小龙校园生活的生活片段二:小龙不想做班委。(见课件) 思考:请你告诉小龙,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选择的责任 点拨:要咬牙坚持下去。我们既然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念,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评估,做出最合理的选择。我们一旦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5.指导学生对上面探究的知识从“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如何正确选择自己的责任”角度进行归纳。(见课件) 探究二:我承担 我无悔 1.展示小龙校园生活的生活片段三:小龙在不情愿的情况下继续做班干部,并全力以赴。(见课件) 思考:小龙为什么这么做 他这样做值得吗 小龙值得夸赞的是什么 点拨:(1)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2)小龙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工作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使自己获得进步和成长,使班集体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是值得的。 (3)面对不愿做的事情,小龙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不推卸责任,并且做得很出色。 小结: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2.指导学生对上面探究的知识对“如何对待不愿选择/ 不可推卸的责任”进行归纳。(见课件)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3.展示“阅读感悟”“责任面前三种人”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责任。(见课件) 思考:我们青少年应该成为哪种人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点拨:①做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社会责任的人。②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4.展示楷模人物图片,引导学生致敬学习楷模,做负责任的人。明确正因为有他们的无私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好幸福。(见课件) 5.展示小龙校园生活的生活片段四。(见课件) 思考:江梦南的故事对于我们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有哪些启发 点拨: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懂得“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的道理。 6.展示当代学子努力学习的图片,引导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见课件) 7.指导学生对上面探究的知识从“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的角度进行归纳。(见课件) 教师随笔要点 梳理 做负责任的人课堂 练习 见名校课件课时对应练习题教学 反思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第1课时 关爱他人学习 目标 1.通过图片展示、阅读等活动,了解关爱他人的含义、表现。 2.通过探究与分享、故事感悟等活动,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作用。 3.通过图片展示感受生活中的关爱瞬间,激发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4.通过图片阅读、探究与分享、观点辨析等活动,知道如何关爱他人,尤其要懂得关爱他人时要讲究策略。学习 线索 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本课时按照“体会关爱的作用→掌握关爱他人的艺术”的逻辑展开。第一目是“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通过引导学生感悟关爱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使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为在行动上主动关爱他人奠定思想基础。第二目是“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通过逐步阐明关爱他人应具有的情怀、应把握的尺度、应讲求的策略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艺术,将关爱落实到行动中。重点 难点 重点: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关爱他人的原因) 难点:如何关爱他人。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播放视频,导入新课(见课件) 播放视频《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让学生通过视频中人们传递的美好情感,感悟关爱他人带来的美好、温暖和幸福。从而引出新课《关爱他人》的学习。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什么是关爱 (含义和表现)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3.如何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的艺术有哪些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1.展示图片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关爱的含义、表现。(见课件) 2.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爱心设施及提示牌图片材料,引导学生感悟: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见课件) 思考:这些设施及提示牌的存在,传递的是什么信息 点拨:传递的是关爱,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导 与 学 过 程 3.结合教材P76的“探究与分享”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领悟关爱的作用。 小组讨论:(1)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 点拨:他们的行为是共同关爱老人的行为,弘扬了尊老爱老的美德,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小组讨论:(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点拨: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对他人)②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对社会) 小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4.结合教材P76~77“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导学生领悟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思考:小李关爱他人的做法不仅让他获得更大收益,还会让他获得什么 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点拨:①收获: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②启示: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5.通过阅读故事《盲人提灯笼》,说明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见课件) 思考:对此,你有哪些感悟 点拨: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6.指导学生对上面探究的知识分别从“关爱的含义和表现”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两方面进行归纳。(见课件) 7.展示图片:我们周围的关爱瞬间,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图片,认识到:得到关爱,也要学会关爱他人。(见课件) 探究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1.展示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见课件) 2.展示教材P78“探究与分享”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见课件) 小组讨论: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 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 点拨:(1)①把压岁钱和书捐给他人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她是一个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具有爱心和值得称赞的人。②认为“献爱心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以后再说”的观点错误,理由: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中学生也应该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关心、帮助他人。③认为献爱心活动与自己无关的观点错误。理由:虽然我们不认识他人,但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也要关爱他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2)遇到此类情况,我要尽己所能关爱他人,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 小结: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3.展示两个关爱他人的事例。(见课件) 思考:如果事例中被救助的人是你,你愿意被他人知道吗 提示:不愿意。 思考:在资助学生方面,你赞成以上哪种做法 这给我们什么启发 点拨:洛阳理工学院为学生发放棉衣的做法。 启发: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不要把帮助变成伤害。 4.展示关爱他人的八种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技巧和艺术。(见课件) 5.展示并结合当有人掉入水中而自己不会游泳的三种救人方法,进行探究。(见课件) 思考:恰当的选择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点拨:恰当的选择是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找救人工具,想办法借助外力施救。 理由: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小结: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6.指导学生对上面探究的知识从“怎样关爱他人”角度进行归纳。(见课件) 7.观点辨析,深化提升。 思考:有的同学说:只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就能收到良好效果。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点拨:不赞同这种观点。关爱他人需要我们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但只有这些是不够的,关爱他人还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教师随笔要点 梳理 关爱他人课堂 练习 见名校课件课时对应练习题教学 反思第2课时 服务社会学习 目标 1.通过探究与分享等活动,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价值。 2.通过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理解和感悟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3.通过阅读图片、观看视频、探究与分享等活动,了解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作用和基本任务。 4.通过图片展示、探究与分享等活动,掌握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学习 线索 本课时按照“为什么服务社会→怎么服务社会”的逻辑展开。第一目是“奉献助我成长”,从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我们全面发展的角度,表明服务社会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阐释服务社会的原因。第二目是“奉献社会我践行”,从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三个方面,揭示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重点 难点 重点: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难点: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教法 学法 以体验式、案例式、启发式为主,结合社会热点设置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方式:播放视频,导入新课(见课件) 播放视频《中国蓝天救援队》。让学生通过视频,感悟中国蓝天救援队队员无私地服务和奉献社会。从而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二、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 2.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使命是什么 4.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三、探究平台 探究一:奉献助我成长 1.展示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曹师傅热衷环保公益并带动他人参与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增强服务意识,弘扬奉献精神。(见课件) 思考:(1)曹师傅的行动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 点拨:①曹师傅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为社会作贡献,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②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导 与 学 过 程 思考:(2)曹师傅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点拨: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2.展示冬奥会志愿服务相关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北京冬奥会志愿者进行培训,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副部长张丽娜提出四点要求的事例,领悟服务社会促进我们全面发展的道理。(见课件) 思考:结合材料回答,参加志愿者活动会有哪些收获 点拨:在材料中找到“丰富知识”“培养能力”“拓展视野”“提升道德境界”等的对应点。 3.展示教材P81材料,通过“探究与分享”中小方第一次参加义卖活动的故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带给自己的感受,全面理解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见课件) 思考:小方的经历给他带来哪些收获 对我们有何启示 点拨:收获: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启示:我们要积极服务社会,为社会贡献自身的力量,实现人生价值,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4.指导学生对上面探究的知识从“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有哪些意义”角度进行归纳。(见课件) 探究二:奉献社会我践行 1.播放视频《於若飞和他的蓝天救援队》。(见课件) 思考: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青少年怎样做 点拨: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2.图片展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作用、基本任务的相关材料。(见课件) 同时向学生解释“两个一百年”的含义。 3.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青春寄语的材料。(见课件) 思考: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怎样担当起服务和奉献社会的责任 点拨:从努力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德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等角度回答。 4.展示关于社会公益活动材料、漫画及中国青年志愿者有关知识。(见课件) 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公益活动 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点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知识传播、环境保护等。 思考:(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青少年怎样做 点拨: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教师随笔导 与 学 过 程 5.展示各行各业服务和奉献社会的人物图片。(见课件) 通过图片展示,激励学生以模范人物为榜样,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思考: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青少年怎样做 点拨: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6.指导学生对上面探究的知识从“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 ”角度进行归纳。(见课件) 教师随笔要点 梳理 服务社会课堂 练习 见名校课件课时对应练习题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