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三框《善用法律》资源包(课件(40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三框《善用法律》资源包(课件(40张PPT)+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三框《善用法律》教学设计
课题 善用法律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第三框“善用法律”,通过对不同案例的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遇到非法侵害时,如何依法求助 如何依法维权 接着展示其他维权事例,通过对比依法维权和不依法解决问题两种情形,说明依法维权的重要性。通过中学生小峰运用诉讼途径维护著作权的案例,探讨诉讼的含义和意义。通过分析一个见义勇为的具体事例,强调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能力目标: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斗。
重点 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敢于斗争。
难点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学会善于斗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视频:生活中的法律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分析问题1 上述视频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2 若想获得法律帮助,具体的途径有哪些,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予以点拨总结,顺势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分享自己的感悟。 视频中提到的法律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由此引导学生善用法律,顺势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板块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课件展示面对不发侵害后的两种不同行为,由此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 镜头一中王某的弟弟是否受到了不法侵害,对此王某是如何处理的?2 镜头二中三户农民的权益是否受到了侵害,三户村民是如何处理的?3 对比两个镜头,你得出怎样的结论?课件展示图片,教师引领学生合作与探究:三种不同做法带来的不同后果分别是什么?教师分别讲解三种不同的做法及其后果教师总结: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师讲解:1 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的法律帮助。视频播放:法律援助中心。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认识其他的法律服务机构知识拓展:“12348”法律咨询专用电话教师继续讲解:2 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课件展示小峰的维权途径,引发学生思考教师讲解关于诉讼的相关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合作与交流:为什么说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漫画展示三种诉讼的类别,引导学生突破“行政诉讼”的知识难点。板块知识汇总板块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结合漫画,分析问题:1 面对违法犯罪,我们提倡“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还是“无所作为”?2 如何认识这里的“勇”与“谋”?结合网站截图,教师点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课件展示小张的文本材料,结合漫画,引导学生分析“见义智为”教师点拨:未成年人的自身特点: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辩论教师总结智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播放视频:这小朋友太机智了,用这种办法报警板块知识汇总 结合图片,阅读文本,感悟两种不同行为的区别及后果。分析三种不同的做法及不同的后果增强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认识我国的法律服务机构观看文本,思考问题: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结合漫画,认识三种诉讼的区别。教材标注结合漫画,参与课堂分享活动结合漫画,参与课堂分享活动。分组讨论,参与课堂辩论观看视频,提升能力教材标注 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引发学生思考。分析三种不同的维权方式及由此产生的不同后果,为讲解“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做好铺垫。增强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提升能力目标认识我国的法律服务机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为讲述“诉讼”做好铺垫。难点突破,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难点突破。落实知识目标分析勇为、无为与智为明确勇为与智为的正确做法。提升学生护法的意识。为讲解“智为”做好铺垫。对比“勇为”与“智为”,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结合视频,提升自己“智为”的能力落实知识目标
课堂练习 1 (2023 牡丹江)2022年5月,王女士在某跆拳道馆充值年卡后,该馆搬迁,因无法继续到新址场馆消费,她要求退回预付款,遭到商家拒绝,双方因此产生争执。王女士依法维权的途径有( D )①聚集亲朋到场馆强行索赔②拨打12315热线求助③去法律服务所寻求帮助④必要时向人民法院起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 (2023 重庆)15岁的黄某在参与“重度恐怖”的“密室逃脱”游戏中意外受伤,入院治疗共花费医药费11822.92元。之后,黄某父亲与商家协商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遂将其诉至法院。2023年5月16日法院经审理判决,商家未按法律规定设置适龄提示、提供安全保障措施等,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原告医疗费等共计18790.77元。此案例中( B )①商家未对黄某实施有效保护 ②黄某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③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 ④黄某父亲依法向法院起诉维护其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 小红是某中学八年级学生,下面是她的两次“成长经历”:经历一:七年级上学期时,有一天下午,在放学路上,我被一个不良社会青年截住,他让我“赞助”点钱。我见跑不掉又敌不过他,就故意对他说跟我回家取钱,最后我把那人带到了派出所后门……(1)你从小红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哪些启示?经历二:七年级下学期,为庆祝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校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演讲比赛,我的演讲《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获得一等奖。(2)如果你是小红,你在演讲中会给大家介绍哪些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方法?(至少两个)参考答案
(1)当我们遭遇违法犯罪时,首先要观察分析双方的力量对比。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宜与犯罪分子硬碰硬,而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2)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 结合本节内容,达标训练 试题的选材注重难易系数的搭配,既有简单的材料分析,同时又附加了中考真题,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实现有效提升。
课堂小结 根据课件中的知识结构,总体把握本节内容 总体把握本节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 【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中学生小明发现一名男子在对一名乞丐进行言语侮辱和身体伤害,立即上前制止。小明与该男子争吵以后,随即扭打在一起,小明还被打伤住院。家人纷纷责怪小明多管闲事,不赞同未成年人与违法行为做斗争。(1)你赞同小明家人的观点吗?并说说你的理由。从小明的行为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遇到以下情境,你会怎么做? 课下完成 探究性试题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分析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培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善用法律
部编版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素养目标: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能力目标: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斗。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合作与分享:
1 上述视频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 若想获得法律帮助,具体的途径有哪些,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新知讲解
板块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镜头一:
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夕,其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无法参加高考。
新知讲解
镜头二:
某村三户农民与村委会签订了橘园承包合同, 当年获利颇丰。有的村干部看着眼红,想毁约。村民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新知讲解
课堂探究:
1 镜头一中王某的弟弟是否受到了不法侵害,对此王某是如何处理的?
2 镜头二中三户农民的权益是否受到了侵害,三户村民是如何处理的?
3 对比两个镜头,你得出怎样的结论?
新知讲解
合作与探究:三种不同做法带来的不同后果分别是什么?
新知讲解
行为一:忍气吞声,一味容忍
后果:助长侵权者的嚣张气焰,自己的合法权益可能继续受到侵害。
新知讲解
行为二: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后果:不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己反而会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新知讲解
行为三: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后果: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再受到侵害,弘扬社会正气,推进法治建设。
新知讲解
对比三种不同的行为及结果,你得出怎样的启示?
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新知讲解
1 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的法律帮助。
知识拓展:一分钟帮你了解法律援助中心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七嘴八舌谈感悟:
阅读教材59页,你对我国的法律服务机构了解了多少,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新知讲解
知识拓展:“12348”法律咨询专用电话
“12348”是市、区县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面向广大市民群众的法律咨询专用电话,它接受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配合调处民间纠纷,及时反映群众的法律需求信息,指导和接受法律援助申请,维护贫弱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新知讲解
2 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新知讲解
读文明理:
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
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新知讲解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新知讲解
合作与交流:
为什么说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论据提示:①法律的特征;②公民维权的途径;③我国的基本方略
新知讲解
民事诉讼
了解诉讼的三种类型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新知讲解
行政诉讼
难点突破:行政诉讼
这里的公章,代表着什么?
新知讲解
板块知识总结:
生活中如果遇到侵害,我们应如何依法求助?
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
(1)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新知讲解
分享与交流:
1 面对违法犯罪,我们提倡“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还是“无所作为”?
2 如何认识这里的“勇”与“谋”?
板块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新知讲解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让群众举报成为“扫黄打非”的千里眼顺风耳
新知讲解
课堂探究:
快递员小张送快递到某出租房时发现,屋里的几个人显得神神秘秘。在签收快递的时候,小张悄悄观察了屋内的情况,发现他们正利用手机或电脑与外界联系,怀疑他们在实施电信诈骗。小张不动声色地离开出租房后,及时拨打电话报警,为公安机关倾破案件提供了可靠的情报信息。
如果你是小张,你会怎么做?
新知讲解
你能看懂漫画的寓意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新知讲解
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
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
湖南汨罗,12岁女孩周婷为挽救落水同伴,不幸溺水身亡。
四川达州,8岁女孩李微微为救落水小同伴,不幸溺水身亡。
……
你如何看待上述见义勇为的行为?
新知讲解
未成年人的自身特点:
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课堂辩论赛:
观点一:未成年人由于自身特点,不能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
观点二: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勇往直前。
新知讲解
智为: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1 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2 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3 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4 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5 保护好作案现场。……
新知讲解
这小朋友太机智了,用这种办法报警
新知讲解
板块知识总结:
如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1)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课堂练习
1 (2023 牡丹江)2022年5月,王女士在某跆拳道馆充值年卡后,该馆搬迁,因无法继续到新址场馆消费,她要求退回预付款,遭到商家拒绝,双方因此产生争执。王女士依法维权的途径有(  )
①聚集亲朋到场馆强行索赔
②拨打12315热线求助
③去法律服务所寻求帮助
④必要时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2 (2023 重庆)15岁的黄某在参与“重度恐怖”的“密室逃脱”游戏中意外受伤,入院治疗共花费医药费11822.92元。之后,黄某父亲与商家协商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遂将其诉至法院。2023年5月16日法院经审理判决,商家未按法律规定设置适龄提示、提供安全保障措施等,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原告医疗费等共计18790.77元。此案例中(  )
①商家未对黄某实施有效保护 ②黄某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解决行政争议 ④黄某父亲依法向法院起诉维护其合法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B
课堂练习
3 小红是某中学八年级学生,下面是她的两次“成长经历”:
经历一:七年级上学期时,有一天下午,在放学路上,我被一个不良社会青年截住,他让我“赞助”点钱。我见跑不掉又敌不过他,就故意对他说跟我回家取钱,最后我把那人带到了派出所后门……
(1)你从小红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哪些启示?
经历二:七年级下学期,为庆祝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校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演讲比赛,我的演讲《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获得一等奖。
(2)如果你是小红,你在演讲中会给大家介绍哪些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方法?(至少两个)
课堂练习
参考答案
(1)当我们遭遇违法犯罪时,首先要观察分析双方的力量对比。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宜与犯罪分子硬碰硬,而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2)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中学生小明发现一名男子在对一名乞丐进行言语侮辱和身体伤害,立即上前制止。小明与该男子争吵以后,随即扭打在一起,小明还被打伤住院。家人纷纷责怪小明多管闲事,不赞同未成年人与违法行为做斗争。
(1)你赞同小明家人的观点吗?并说说你的理由。从小明的行为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遇到以下情境,你会怎么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