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习作:我和____过一天 教案

资源简介

习作: 我和 过一天
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神话或童话人物,围绕“我和 过一天”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2.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并誊写清楚。
教学重点
1.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神话或童话人物,围绕“我和 过一天”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2.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并誊写清楚。
教学难点
根据人物的特点合理想象,写出一天之中发生的有新意的故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入课堂
1.让学生说说喜欢看的神话和童话故事,并说说喜欢其中的哪些人物。
2.今天,就有许多人物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多媒体出示孙悟空、哪吒、嫦娥、后羿)如果有机会和他们中的某一位过一天,你会选择谁 我们今天的习作就是围绕“我和
过一天”来写的。
二、确定人物,大胆想象
(一)聊出好人物。P3-P12。
1.出示搜集到的人物。
(1)今天老师把神话中的人物请到我们的课堂,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逐一展示:盘古、大禹、后羿、嫦娥、精卫、女娲等神话人物。
(2)学生谈谈对人物的认识。
(3)教师小结。
盘古开辟了天地,并用自身创造了万物;大禹,带领百姓战胜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羿射下了炙烤大地的九个太阳……这些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因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走近更多人物。
同学们,你们还喜欢哪些神话人物 把你们喜欢的神话人物介绍给大家!我们试着先介绍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好吗
3.确定目标人物。
从同学们的笑脸上,老师看出来了,你们很喜欢他们,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人物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他们的本领大,能呼风唤雨。他们都是神仙,都乐于助人。他们身上有一种无私无畏、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听完小组内同学的交流,想想:如果故事中的人物来到你的世界,与你一起过一天,你会选择谁呢 说说选择的理由。
4.强化人物特点。
你最喜欢谁选择的人物 这个人物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二)选出好事件。
1.根据人物特点,师生讨论、共同完成素材收集图表。
以“我和孙悟空过一天”为例,根据人物特点,想一想:
(1)你们会度过怎样的一天 将中心词填入图表中间的括号里。
预设:开心的、神奇的、惊险的、美妙的、刺激的、搞笑的、难忘的……
(2)这一天会发生哪些事情 注意根据人物的特点合理想象故事内容。
2.根据自己选择的人物及其特点,完成上面的素材收集图表。
3.小组内交换素材收集图表。说说你对谁的故事充满期待,他的故事有趣吗 为什么 你还有哪些建议 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三)构思好故事。
你和故事中人物的这一天是怎么过的 你们去了哪里 做了些什么
1.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按照表中的提示,尝试填写自己的构思图表。
我和 过一天
时间顺序 活动地点 发生的事情 人物特点
中心词:( )的一天
学生自主填写,教师适时提醒、指导。
教师指名汇报构思图表,其他同学思考:你觉得他构思的这个故事会吸引你吗 说说吸引你的理由或修改的建议。
2.教师出示范例并与同学讨论:这个故事有新意吗 大家发现情节的波折和人物的变化了吗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时间顺序 活动地点 发生的事情 人物特点
早晨 运动场 刚刚见面,我特别崇拜他,他不把我放在眼里,我很伤心。 调皮好动高傲自大性情急躁打抱不平神通广大
中午 路上 他打抱不平,好心办坏事,我吓得疯狂奔跑。
下午 野外 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他施展法力,赶走恶劣天气,我们兴奋不已。
晚上 回家 迷路时,他腾云驾雾半天找不到,我手机导航轻松到家,他为我点赞。
中心词:(惊险刺激)的一天
要想使写出来的故事生动有趣,吸引别人,有什么方法呢 师生提炼以下评改注意事项:(1)是否围绕中心词列出了两三个事件 (2)是否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安排了事件 (3)是否尝试做到情节有波折,人物有变化,故事有新意
根据以上评改注意事项,完善自己的构思图表。调整材料顺序,增删内容,让故事有新意,更加吸引人。
(四)交流反思。
1.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小组交流:对比初稿与修改稿,谈谈构思的优化及自己的收获。
教师相机小结:虽然刚才大家说的内容不一样,但老师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讲清故事的开始、经过和结果,并设计一两个波折的情节,故事才会更吸引人。
三、起草文章,动笔练习
1.根据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1)写好故事的开头:开头交代清楚故事的人物是怎样来到你的世界的,如直接进入主题式、环境渲染式、倒叙回忆式等,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头。
(2)写好故事中的人物互动:围绕中心词,按照构思的安排,在故事中尽量交代清楚“他的表现”和“我的感受”,把人物特点鲜明地表现出来。
(3)写好故事的结尾:结尾要交代清楚你喜欢的故事人物怎样离开你的世界,你们是怎样分别的。
2.“文章不厌百回改。”请同学们把写好的习作按照习作提示检查一下,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进行独立修改,看看语句是否通顺,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是否有错别字。
(1)自主修改习作,培养修改能力。
(2)把自己的习作跟你的学习伙伴交换一下,或者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互相提一提修改意见。
(3)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习作。(重点从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情节是否具体等方面评改。)
(4)班级交流,进一步完善习作提高习作水平。
四、教师总结,拓展延伸
如果有一天,你去了故事中人物的世界,那一天里又会发生什么呢 继续创编一个连续的故事吧!在写之前,要做好一些准备,比如了解他(她)的世界里的人、事、物都是怎样的。我们中国人最喜欢“三”字,所谓“一二不过三”,在四大名著中比比皆是,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这样写,故事情节才能波澜起伏,颇有味道。
五、完善习作,布置作业
1.课下学生继续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可以在原文上修改。
2.誊写习作。(要求书写工整,注意格式)
3.完成本课的习题。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汇报”“练笔”这些环节,让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不足之处: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数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问题。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运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对经典的神话里的人物形象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对形象的了解去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