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采用新的课堂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教材分析】
本课2019年统编版新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的第一框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进步,本节课将带领大家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求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什么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各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学情分析】
(一)认识层面:新高考,新教材,新学生。高一学生对于在日常的生活中理论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普遍认为政治社会形态离生活比较遥远,对社会形态的认识停留在具体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上,。
本节课主要由生活入手,由浅入深的理解人类社会的更迭。
(二)情感层面:高一学生目前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感知到政府发挥的作用,通过学习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通过本课学习,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理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及社会主要矛盾: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影响: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终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学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2.科学精神: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弘扬科学精神。
【教学内容】
(一)出发点——研读课标和教材,确定大概念
新课标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去研读新课标。新课标提示了每个单元每节课需要达到的目标,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比如说“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框,新课标中的要求是“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深入读懂教材、理解教材,甚至超越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和知识点进行梳理,寻找它们的逻辑链条。本课的内容很多,但贯穿其中其实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对每个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进行探究,加深学生对这一规律的认识。
(二)情境线——合理设置情境,开展活动课
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和长远发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突出特点。教师在围绕大概念组织教学时应尽可能用情境贯穿教学。本框借助黄渤执导的电影《一出好戏》中的片段创设情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特点去分析该电影,探索该电影折射出的历史发展规律。该电影涉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四种社会形态,让学生分析电影中各个社会形态的特点,并与历史上的社会形态相对比,可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环节一:平均的原始社会。
电影情境:一个公司坐船去某地进行“团建”,无奈在此过程中遇到了海难,所有人被困在了一座孤岛上。面对陌生的环境,所有人的目标一致——活下去。于是这群人开始寻找水源,寻找野果子,寻找生活住所。王宝强饰演的小王说道,“什么这个总,那个总,在这儿都不好使”。
任务:
①判断这是哪种社会形态。
②这群人的求生工具是什么?
③与之前相比,这群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这群人找到食物之后是怎么分配的,为什么这样分配?
意图:通过电影,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情境的能力,让学生从中概括原始社会的特点,粗浅地认识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环节二:分化的阶级社会。
1.奴隶社会
电影情境:这时善于野外生存的公司保安小王变成了这群人的领导者。原本地位低下的小王在拥有权力之后,迅速膨胀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体内出现了阶级。最开始,小王将自己称为“王”,并且对不听自己话的成员进行惩罚。例如马进逃跑不成,小王惩罚了他,像牲畜一样将他倒挂在树上,还让他为众人寻找食物,自己却不能吃。由于小王的举动与当初众人的目标不符,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反抗情绪。
任务:
①判断这是哪种社会形态。
②阶级是怎么产生的?
③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2.封建社会
电影里面没有专门讲述封建社会,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奴隶们拥有了渔网,整个社会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由此导入封建社会的内容。
材料晚唐时有人曾说农民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申冤,七苦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任务:
①请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八苦”当中反映出地主剥削农民的方式有哪些。农民为什么有“八苦”?
②阅读书本内容,归纳总结封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3.资本主义社会
电影情境:老板张总在无意之间发现了一艘废弃的大船,船内有很多物资。张总借助这批物资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与原本的“原始社会”领导者小王,展开了斗争。由于船上有捕鱼网,张总和其团队捕到的鱼大大超过了小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张总的团队。这时,张总借助一副扑克牌建立起了岛上的经济秩序,并逐渐建立起了以自己为中心的独立小世界。由于资本的快速积累,张总演变为一个“大资本家”,他开始雇佣他人,依靠他人的劳动来养活自己。
任务:
①判断这是哪种社会形态。
②张总为什么可以依靠他人的劳动来养活自
己?据此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③结合书本内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哪些弊端,思考这些弊端是否可以克服。
(三)生长面——围绕学科大概念,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围绕大概念建立比较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将孤立、零散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达到既构成学习的“树干”,又利用大概念的迁移性实现“枝繁叶茂”的目的。在这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素养生长。
在剖析了四种社会形态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之后,请学生完成表1,然后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知识,结合表1中的信息,分析不同社会形态中产品分配方式不同的原因,并由此概括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为何要设计如表1这样的表格?大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不应当直接讲给学生听,而是应当引导学生揭示出来。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发现、建构、提炼出大概念。另外,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手段。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表1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工具和产品分配方式去探究不同社会形态中分配方式不同的原因。学生可以从中发现生产工具影响生产力,产品分配方式影响生产关系,由此,学生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这就让学生明晰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因素,认识到了人类社会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从而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信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