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晶闸管 教学讲义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中职)物理(高教版·第3版)《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4 晶闸管 教学讲义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中职)物理(高教版·第3版)《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资源简介

【课题】
*11.4 晶闸管
【教学目标】
知道晶闸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
【教学重点】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晶体管的结构。
2.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二、引入新课】
1.晶闸管有普通型晶闸管和特种晶闸管。
2.特种晶闸管有快速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可关断晶闸管等。
【三、讲授新课】
11.4.1 晶闸管的外形、结构和符号
晶闸管的外形、内部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如图11.14所示。
(a)外形
(b)结构 (c)符号
图11.14 晶闸管
晶闸管的符号与二极管相似,只是在其阴极处增加一个控制极,在控制极上加控制信号时晶闸管导通。
11.4.2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1.晶闸管工作原理可用图11.15所示实验电路验证。
2.晶闸管反向偏置,如图11.15(a)所示,无论是否给控制极加电压,晶闸管不导通。
3.晶闸管正向偏置,如图11.15(b)所示,控制极G没有接任何电压,晶闸管不导通。
4.晶闸管正向偏置,如图11.15(c)所示,控制极G加一个幅度和宽度都足够大的正电压,晶闸管导通。
5.晶闸管导通后,如图11.15(d)所示,去掉控制极电压,晶闸管仍然能保持导通。
结论:晶闸管是一个受控制的二极管,除了应具有正向偏置电压外,还必须给控制极加一个足够大的控制电压,晶闸管就会导通。一旦晶闸管导通,控制电压即使取消,仍然保持导通状态。
使晶闸管由阻断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在控制极上加的正向电压称为触发电压。
注意:晶闸管导通后若阳极电流小于某一个很小的电流IH(称为维持电流)时,晶闸管也会由导通变为截止。
图11.15 晶闸管导通实验电路
11.4.3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1)额定正向平均电流IF:晶闸管允许通过的工频正弦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2)正向平均管压降UF:晶闸管正向导通状态下阳极和阴极两端的平均电压降。一般为0.4 V1.2 V。
(3)维持电流IH:维持晶闸管导通状态所需的最小阳极电流。
(4)最小触发电压UG:晶闸管导通要求控制板所加的最小触发电压,一般约为1 V5V。
【四、小结】
1.晶闸管的结构:晶闸管由四层半导体(PNPN)、三个PN结构成,具有三个电极: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
2.触发电压是使晶闸管由阻断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加在控制极上的正向电压,一旦晶闸管导通,控制极就失去控制作用。
3.晶闸管的特点:可控的单向导电开关。
阻断→导通的条件:UAK和UGK加足够大的正向电压。
导通→阻断的条件:IAIH 或UAK0或反向。
导通后控制极失去控制作用。
4.晶闸管的主要参数:晶闸管的参数主要表现在可控导通和维持导通方面。例如:维持电流IH;最小触发电压UG等。
【五、习题】
一、是非题:5、6;二、选择题:4;三、填空题: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