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并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
2.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学习重点】
1.说明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2.说明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对标导学
1969年,根据政府决策,某汽车公司工厂选址在湖北武当山北麓的十堰市。2006年,公司总部迁到武汉。为什么该汽车公司要将总部从十堰迁到武汉?
二、自学静悟
工业区位因素
1.什么是工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2.按照分类可以分成几类?什么叫做工业区位因素?
3.理想的工业应选择什么样的地方?不同工厂如何选择工业区位?
4.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社会因素是如何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
知识拓展有污染的工业部门布局(《双成学案》)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哪些工业区位因素产生影响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会对工业区位选择产生什么影响
三、合作学习
思考 阅读课本64页材料及图3.18,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工业区位?
工业部门类型 主导区位因素 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探究一 工业区形成的区位因素
活动
阅读课本66页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建厂需要的条件。
2.归纳总结影响该石油化工厂的区位因素。
合作探究1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顺德开始兴起制作家具的小型作坊。改革开放以后,家具产业在顺德逐渐集聚,从家具原材料、家具产品、家具木工机械、家具连接件和配件、家具涂料的生产和销售,到家具会展等应俱全(图3.22)。顺德形成了我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截至2016年年底,顺德家具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
1.指出顺德家具产业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
2.讨论顺德家具业高度集聚的优势。
3.说明顺德家具形成分工明确的专业镇的优点。
对点演练1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小题。
1.位于甲地的炼铝企业,其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
①交通便利 ②科技发达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M地的房价较高,其区位优势是( )
A.环境优美 B.商业发达 C.交通便捷 D.地势较高
探究二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思考 阅读课本68图3.23,思考:
1.影响日本早期钢铁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2.影响日本现代钢铁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活动 以首钢搬迁为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不再适合继续发展钢铁工业。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曹妃甸。曹妃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濒临渤海湾,是一个天然良港。
1.说明首钢选择建在北京市西郊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说出促使首钢搬出北京市的主要原因。
3.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4.首钢搬迁后,原来的首钢厂址可以用来做什么呢,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对点演练2 德国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城,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如图)。它位于德国的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城内,临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
纵贯鲁尔区的莱茵河及其三条支流与总长400多千米的4条运河相互沟通,形成区内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并通过莱茵河口的鹿特丹港与海外联系。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区内的高速公路也交织成网,任何地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千米。
鲁尔煤田是著名的优质煤田,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鲁尔区西南部靠近法国著名的洛林铁矿。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和最大的传统工业地域。鲁尔区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城镇聚集区。
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长期局限传统工业部门,二战后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天然气的广泛使用及技术的发展,炼钢的耗煤量越来越少,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也越来越多。钢铁替代品的广泛使用是钢铁需求量越来越小,鲁尔区经济衰退,大型联合企业关闭,工人失业。同时,鲁尔区环境恶化严重。
鲁尔工业区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但是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 鲁尔工业区经济迅速走出了低谷,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煤炭和钢铁生产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同时,进行了部分产业布局的调整和针对重化工业污染的治理,还进一步完善了鲁尔区交通设施。
1.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2.归纳鲁尔区曾经衰落的原因。
3.针对鲁尔区出现的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
4.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是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请参考鲁尔区的经验,为辽中南工业区提出建议。
补充 新工业区
探究1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当地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
2.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轻工业产品。
3.集中了大量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
4.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5.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公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萨索洛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在萨索洛周围集聚了很多相关企业和服务型机构,如制造模具、包装等。
1.意大利新工业区主要分布区在哪里
2.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机遇和区位优势有哪些?
3.根据材料,概括意大利新工业区有哪些特征
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怎样?有何优势?
5.结合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探究2 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通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业人员都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2.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
3.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占比较高
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美国“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既是美国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硅谷”创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推动了全世界电子工业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硅谷”的高技术产业特点
2.结合美国硅谷示意图及北美气候图,分析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硅谷”的成功使一些地方规划大片土地,投入大量资金对“硅谷”进行模仿,但大多数都失败了。有人说这种模式是不可以、也是不可能被模仿的。结合北京中关村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四、展示分享
我展示 我质疑 我补充
五、点评精讲
六、检测达标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已开始接受国内外订单,它的生产、配套和组装设计西安、成都、南昌、沈阳、上海等核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数百家企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C919的制造属于哪一类导向型工业( )
A.动力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2.C919主要零部件分散我国多地生产,目的是( )
A.便于企业间的交流与协作,信息共享 B.节约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降低能耗
C.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成本 D.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缩小差距
下图为我国机制纸及纸板年产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造成东北地区与云贵高原地区造纸业规模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 B.交通 C.科技 D.原料
4.如果云贵高原地区像东北地区那样发展造纸工业,将会( )
A.阻碍工业化进程 B.阻碍劳动力转移 C.改善气候环境 D.降低土壤肥力
5.右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工业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分别可能是( )
A. 有色冶金、服装、家具制造
B. 电解铝、水产品加工、电子装配
C. 汽车、造船、水泥
D. 啤酒、奶制品、制鞋
材料一 20 世纪末以来,软件产业成为印度
的朝阳产业。据统计,印度软件企业数量年均增长率为 70%,2006—2007 年度印度信息产业产值达 478 亿美元,其中软件及其服务出口额达 310 亿美元。
材料二 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金奈、 海得拉巴在英国殖民时期就被称为三大科 技城,如今依靠国家长远的战略决策,基于完整的软件人才培育系统和独特的海外印侨祖居地背景,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形成了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
6.依据图文材料,概括印度软件企业的特点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
7.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的形成条件。
课后作业:完成双成工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