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1.结合案例分析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结合案例和图文资料,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3.举例说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结合实例说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
【学习重点】
重点: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学习过程】
一、对标导学
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播出了一部中国拍摄的短片《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人各用一句话描述自己对20年后的期望。全球公众都听到了中国强有力的声音。20年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
二、自学静悟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 可持续发展
课本104页活动题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小结
对点训练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若我们每个人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竭泽而渔”和“杀鸡取卵”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周期性原则
探究二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
材料 读图思考问题,左图为某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右图为该村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对比分析两幅图,重点研究右图——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村怎样调整产业结构的?
(2)该村怎样开展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的?
(3)该村在开发利用新能源中主要利用了哪些新能源?
(4)分析该村生态农业的优点。
总结:
四、展示分享
我展示 我质疑 我补充
五、点评精讲
六、检测达标
上海世博“零碳馆”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并且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屋的天然“空调”,用餐后的剩菜剩饭还可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下图为“世博‘零碳馆’外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世博“零碳馆”的设计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世博“零碳馆”的设计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人类崇拜自然 B.地理环境决定论
C.人类主宰自然 D.人地协调思想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4.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下图为“某地区夏季循环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地区 D.四川盆地
6.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大豆和豆制品加工 B.棉花和纺织工业
C.水稻和米皮加工 D.油菜和油料加工
读“某生态工业园区示意图”,完成7~8题。
7.据图判断,甲、乙、丙三工厂分别是(  )
A.板材厂、水泥厂、硫酸厂
B.板材厂、硫酸厂、水泥厂
C.水泥厂、硫酸厂、板材厂
D.硫酸厂、板材厂、水泥厂
8.下列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心生产企业是火电厂
B.园区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
C.制药厂原料可再生
D.废弃物均实现了循环利用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二 漫画:“断指”还是“成功”。
(1)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可持续发展和_______可持续发展。
(2)对于材料二漫画,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仍然可以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课后作业:完成双成学案《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