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口迁移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人口迁移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
1.运用实例或资料,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带来的影响。
2.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3.利用资料或图表,认识人口迁移的类型,说明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说明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难点:运用人口迁移的相关原理,说明某区域人口迁移的现象。
【学习过程】
对标导学
2017年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7亿人次,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规模移动。这种春节期间回乡过年或外出旅行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吗 人口迁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二、自学静悟
1.人口迁移对迁移者、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了哪些影响。
(
迁移者:
)
(




) (

入地

)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拉力因素
推力因素(迁出地) 迁移障碍 拉力因素(迁入地)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
材料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如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哪里?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探究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分析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结合P12背景材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国内人口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说明形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阶段 流向 主要原因
南北战争时期战争因素 东 西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20年代60年代末开始
总结:
四、展示分享
我展示 我质疑 我补充
五、点评精讲
六、检测达标
上海市2019年常住人口2428.14万人,较上年增加4.36万人。户籍常住人口1450.43万人,超35%人口为60岁以上人口,比2018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下图示意2019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与户籍常住人口的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2019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人口的迁入
②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
③户籍常住人口数量下降
④外来常住人口出生率高于户籍人口出生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变化带来的影响有( )
A.劳动力严重不足 B.不利服务业发展 C.社会负担加重 D.加快逆城市化
下表是2018年部分省份GDP(万元)和人口数量变化(万人),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2018年GDP 2018年常住人口 自然增长人口 净流入人口 人口增量
广东 97277.77 11346 92.76 84.24 177
浙江 56197.15 5737 31 49 80
安徽 30006.82 6323.6. 40.3 28.3 68.6
辽宁 25315.32 4359.3 -4.4 -5.2 -9.6
山东 76469.7 10047.2 60.96 -19.76 41.2
北京 30319.98 2154.2 5.75 -22.25 -16.5
3.六省中( )①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居首位②浙江省人口增量中净流入人口占比较小
③传统劳动力大省安徽省的人口不断回流④山东省人口自然增长势头相对强劲
⑤净流入人口为负值的省份人口总数量在减少⑥净流入人口量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4.从上述几省人口数量变化可以看出( )
A.经济发达省区对人口的吸引力更大 B.政策是影响北京人口变化的首要因素
C.沿海省份因优越地理位置吸引人口迁入 D.浙江人口和辽宁省人口流动主要原因不同
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回答5-6题:
5.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C. 缓解了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压力 D. 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
6.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
A. 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 B. 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
C. 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 D. 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
课后作业:完成双成学案第一节分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