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案
单元 15 课题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课时)
姓名 上课时间
基于标准的目标设计 【课程标准】3.4.2知道电阻。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利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评价设计】 1. 通过活动一、三及课堂检测检测目标1的达成; 2. 通过活动二、三检测目标2的达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难点: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学内容 评价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一】复习提问 问题1、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I____I1____I2 I____I1____I2 问题2、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 U____U1____U2 U__ __U1____U2 (
B
A
A
)问题3: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讲授 1. 电阻的串联 【活动二】实验探究 1.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特点,准确回答问题为优;能回忆起特点,但表达能力欠缺为合格。 2.有团队意识,能熟练连接电路,并准确读数,明白等效替代法为优;有团队意识,能准确连接电路,并读数为合格。
: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右图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结合“加油站”引导学生了解“等效替代”法 ) 【活动三】理论推导 上述结论是由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推导出的,它适用于3个、4个、多个电阻串联的情况吗? 当有n个电阻R1、R2、R3、…、Rn串联时,总电阻 R=R1+R2+R3+…+R n 2.电阻的并联 【活动四】理论推导: 分析:因为1/R>1/R1 所以R板 书 设 计 (
二、电阻的并联
1. 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电阻变小
2. 1/R=1/R
1
+1/R
2
3.分流规律I
1
/I
2
=R
2
/R
1
) (
一、电阻的串联
1. 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电阻增大
2. R=R
1
+R
2
3.分压规律U
1
/U
2
=R
1
/R
2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 后 反 思 本节课若通过实验操作,对于“分压关系、分流关系”的理解不利,推导可加深对电流、电压及欧姆定律表达式的熟练运用;“等效替代法”学生不易理解,如何攻克?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年级 主备人__ 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