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案

资源简介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标要求: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大致历程,知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教材分析:
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光学仪器研究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它使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广阔的宇宙空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一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没有具体要求,它是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知识的扩展。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知识,可让学生加深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透镜对光的作用及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了一定理解本节内容基础。但由于学校教室紧张、期中时间紧迫,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未能完成必要的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理解成像规律不深。而本节的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对二次成像不是认识能理解好的。为了克服本节学习障碍,能达到基本认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原理的目的,本节须突出自学、引导、动手探究活动来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重大活动,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挂图、火柴盒、无色透明塑料膜、水、烧杯、滴管、装片(植物).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PPT展示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物课上是怎样使用显微镜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你们知道为什么显微镜能比普通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得多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今天的内容---5.5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新课教学:
1、显微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载物片、反光镜
(2)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片展示)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形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经目镜的再次放大成一个“正立”
、放大的虚像。目镜所成像的正立是相对于第一次所成的像而言,而相对于原物体来说应是倒立的。所以我们最后看到的像相对于原物体而言是倒立的。
物镜:①原理:f②作用(相当于投影仪):使被观察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①原理:u>f
②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物镜所成的实像再次放大为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3)介绍几种显微镜作为了解。
电子显微镜;手术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
望远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望远镜,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1)望远镜的结构: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
(2)望远镜的原理(图片展示)
如上图所示,来自远处的光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经
目镜再次放大成一个“正立”的虚像。目镜所观察到的像的正立是相对于第一次
成像而言的,相对于原物体而言是倒立的。所以我们最后观察到的像相对于原物
体而言是倒立的。
物镜:①原理:u>2f
②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被观察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①原理:u②作用(相当与放大镜):使物镜所成的实像放大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3)视角
问题引入:为什么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会感觉被放大了
答:我们能不能看清楚物体,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非常重要。
定义:从眼睛的光心向观察物体的两端所引两条直线的夹角。
视角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得出视角与物体大小的关系:距离相等时,大物体的视角大;小物体的视角小。
引导学生得出视角大小与物体远近的关系:物体大小一定时,看近处的物体,视角大,看远处的物体,视角小。(flash动画)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可以变得很大,所以我们就感觉物体被放大了。
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
介绍几种望远镜作为了解。
哈勃天文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红外线望远镜;
数码望远镜等。
4、宇宙探索
问题引入:伽利略望远镜的发明为宇宙的探索提供了条件。哈勃天文望远镜,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可以免受大气层的干扰,得到更清晰的天体照片。
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用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1846年,天文学家利用天王星的摄动推测出海王星的存在与可能位置。
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其中有几千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的一个星系,而太阳又只是银河系中几千亿恒星中的一员,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三、板书设计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反思
显微镜和望远镜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工作原理,要想让学生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先前知识,那就是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学生只有在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才能够上好本节课。所以在上本节课之前,务必的要进行一下课前的复习准备工作。我经过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的复习之后,发现学生在理解和应用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工作原理上就容易多了。另一方面,我又让学生对比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工作原理的不同,由此又通过对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