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4 眼睛和眼镜课标要求: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教材分析: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眼镜非常类似于照相机。用“蒙眼取物”“蒙眼走路”“双目对视”等简单的游戏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晶状体的形状对观察景物的影响。通过对近视眼、远视眼成因的研究和矫正方法的讨论,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这对本节课的学习是一个好的基础。而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前面已经学过,这为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形成了铺垫;另外照相机成像原理也已学过,而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这样很容易使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接受新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通过了解晶状体的调节过程,知道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楚的原因;3.通过分析近视和远视形成的原因,了解眼睛是怎样矫正视力,体会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教学重点:眼睛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过程、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办法。教学难点:理解近视和远视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教学用具:挂图、眼睛模型、投影仪、球、书、石块、冰块、盐水杯.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复习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导入。(二)、新课教学1、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眼睛的结构如何?人眼时如何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近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如何矫正?远视眼是怎么形成的?如何矫正?眼睛的度数怎么计算?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3、知识梳理:(1) 眼睛的结构及视物原理(展示图片)人眼结构(相当于一架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成像特点: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视物原理照相机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底片上成清晰的像?(调焦)人眼如何使远近不同的物体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晶状体自动调节: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远处的物体 看近处的物体近点、远点和明视距离能看到的最远叫做眼睛的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晶状体变得最凸(厚)时能看清的最近点叫做眼睛的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约在离眼睛10cm的地方。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容易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叫做明视距离。(2)近视眼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看远处的物体 看近处的物体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导致成像在视网膜前。矫正:用凹透镜做成近视眼镜(让光线先发散一点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远视眼特点: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看远处的物体 看近处的物体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成像在视网膜后。矫正: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先让光线会聚一点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4)眼镜的度数(设镜片的焦距为f)眼镜的焦度Ф=1/f,眼镜的读数=100·Φ.远视眼镜(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近视眼镜(凹透镜)的度数是负数。注意:如何分辨一副眼镜是近视眼镜还是远视眼镜,以及度数的深浅?①近视眼镜镜片是凹透镜,用凹透镜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是缩小的。远视眼镜镜片是凸透镜,用凸透镜看近处的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缩小的。②近视眼镜度数越深看书上的字越小;远视眼镜度数越深,看书上的字越大。【拓展延伸】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这里有几个老花镜,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的科学世界“眼镜的度数”,然后分组进行讨论,设计测量老花眼镜度数的实验方案。多媒体投影相关知识。知识:1.透镜的焦度:透镜焦距的倒数。(Φ)公式:Φ=1/f(f为透镜焦距)单位:Φ:m-1 f:mX2.眼镜度数=透镜焦度×1003.凸透镜的度数用正数表示,凹透镜的度数用负数表示。“用眼卫生”①看书时保持书本到眼镜的距离为25厘米左右;②在光线适度处读书学习,不要再昏暗的房间或者强烈的阳光下学习;③看电视要离电视2米以上。④看电视、用电脑等时间不要太长;⑤认真做眼保健操。三、板书设计5.4 眼睛与眼镜一、眼睛的工作原理成像特点:倒立、缩小的实像 调节:改变焦距明视距离:眼睛距物体25 cm处二、近视眼和远视眼近视眼(会聚点提前):凹透镜矫正远视眼(会聚点置后):凸透镜矫正四、教学反思设计这节课时,努力把握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创设情景、设计提问、课件引导,力求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首先,我通过复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入手,为眼睛的成像知识作铺垫;然后把眼睛成像和照相机成像作比较,调动了学生想要了解自己眼睛的有关问题,从而很快进入正题。对关于人眼看远处、近处物体都能看清是由于晶状体的厚薄在发生变化来调节的这个问题,我主要是通过课件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的。让学生明白凸透镜的薄厚不同,它们的焦距、折光能力等都有不同,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人眼看远近物体都能看清的原因是晶状体在调节。另外,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治,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光路图,利用他们所学过的知识寻找解决的办法,另一方面,通过课件模拟对以上两种眼病的矫治,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