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2 密度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学会用密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2.科学思维?通过教学活动,学会用与密度有关的公式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3.科学态度和责任?建立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密度公式的应用。?2.难点:密度的计算。?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绵延在厦门环岛路上的“永不止步”群雕,将马拉松比赛的场景永远定格在这条美丽的赛道上。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你能估算出每一尊雕像的质量大约为多少吗?要想知道雕像的质量,我们还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知道如何去估测一个物体的质量了。(二)新课教学1.密度的计算教学情境: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密度的相关知识,那么如何计算物体的密度呢?说明:计算物体的密度,要知道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再根据公式?ρ=,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2.密度公式的应用教学情境:密度的计算公式除了用来计算物体的密度之外。还有哪些应用呢?分析:(1)计算密度鉴别物质,根据公式ρ=测算出物体的密度,查找密度表,便可知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2)计算不便测量的物体质量。(3)计算不便测量的物体体积。(4)解决合金类问题。3.例题讲解例1 现有一辆生活中常见的油罐车,车内装了30m3的石油,小明想了解石油的密度,他从车内取出30mL的石油,测得它的质量为24.6g。通过计算,车内石油的密度为多少?这辆油罐车所装的石油的质量为多少?解:石油的密度:?ρ===0.82g/cm3油罐车所装的石油的质量:?m=ρV=0.82×103kg/m3×30m3=2.46×104kg例2 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为14g,体积为2cm3,并算出它的密度为 g/cm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kg/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 (选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答案】7 不是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