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一、选择题(共12题)将一块 的冰放在烧杯中。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冰和水的总质量将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物体质量时,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后,在左盘放入被测物体,在右盘放入适量的砝码并调节游码到某一位置。当天平出现下列哪些现象时可以进行读数?①指针摆动幅度越来越小;②指针在分度盘中线摆动的幅度相等;③指针静止在分度盘左端刻度线处;④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甲、乙两种物质的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现有密度为 的某种材料制成的 、 两个小球,一个球是实心的,一个是空心的,两小球质量之比为 ,体积之比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球是空心的B.空心小球的平均密度是C.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与空心球的总体积之比为D.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与实心球的体积之比为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左盘,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所示,这时他的操作是A.把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向右移动游码D.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两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质的密度 比大B. 的由 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为C. 物质的密度是D. 、 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人体总血量约为身体质量的 ,普通成年人的总血量可能是A. B. C. D.小龙同学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常温常压下几种物质的密度()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C.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实心铜球,铝球的体积更大D.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相同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A.一张学生课桌桌面面积约为B.林颖同学的立定跳远成绩是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D.一双普通竹筷子的质量约为分别由不同物质 ,,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物质的密度最小 B. 物质的密度最大C. 物质的密度是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甲物质的密度为 ,乙物质密度为 ,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 ,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3题)用锉刀锉一铁块,铁块的质量 ,铁块的密度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质量 ,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 ,然后他脚使劲将雪踏实(踏实的雪的密度近似于冰),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 ,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 ,该积雪的密度为 ()。分子动理论表明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比如水就是由体积非常小的水分子组成的,每个分子所占的体积之和就是物体的体积。如果组成物质的分子数量不变化,则物质的质量不发生变化,但是不同的物态之下物质的密度会发生变化,这表明不同物态之下分子所占体积并不相同。如果将物质的总体积除以总分子数定义为分子所占的平均体积,那么冰、水和水蒸气所对应的分子所占的平均体积之比为 : : 。水变成水蒸气以后分子间的距离约增大为原来的 (结果保留至整数位)倍。(已知冰的密度为 ,水的密度为 ,水蒸气的密度为 )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打印常在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某同学选用如图甲所示的 塑料来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如图乙所示。(1) 已知体积为 的 塑料的质量为 克,则这种材料的密度为 ;(2) 若用该材料打印出来的作品的质量是 克,则消耗该材料的体积为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 一个鸡蛋的质量为 。(2) 轮船的质量为 。(3) 鲸的质量可达 。某同学想测出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于是他找来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细线(质量和体积均不计)、足量的水。探究过程如下: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 将鹅卵石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2) 如图乙所示,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得其总质量为 。如图丙所示,吊起用细线系好的鹅卵石,使其浸没在水中(不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此时测得总质量为 。该同学求出的鹅卵石体积为 ,鹅卵石的密度为 。答案一、选择题(共12题)1. 【答案】B【解析】将一块 的冰放在烧杯中,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冰的质量减小,水的质量增加,而冰和水的总质量不变,仍为 ,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 【答案】D3. 【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小,故A错误;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故B错误;由图可知,当 时,,当 时,;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故C正确,D错误。4. 【答案】D【解析】A.两小球密度之比为密度大的为实心,因此 球是空心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因为 ,因此空心小球 的平均密度是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D.空心小球中实心部分的体积 ,空心部分的体积空心部分的体积与实心体积之比: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与空心球的总体积之比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5. 【答案】C【解析】当已经开始进行称量时,如果指针左偏,说明左盘砝码质量不够,然后通过增减砝码之后发现指针仍然在左侧,这个时候说明最小的砝码质量过大,故D错误,所以应该调节游码,故C正确;一旦开始称量,则不能再碰平衡螺母,AB错误。6. 【答案】C【解析】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余下半瓶,含有的物质变少了,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但仍是水,所以密度不变。7. 【答案】C【解析】体积相同时, 的质量比 小,故 的密度大,故A错误;的密度为 , 的 质量是 ,故B错误;物质的密度是 ,故C正确;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故D错误。8. 【答案】A【解析】成年人血量约为 ,故成年人总血量约为 。9. 【答案】C【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煤油和酒精的密度相等,故A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冰、干松木、铜、铅的密度均小于水银的密度,故B错误;由密度公式变形 得:,体积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密度大的,体积小,从表中可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所以铝球的体积更大,故C正确;从表中可以看出,水这种物质在液态和固态下,密度不相等,故D错误。10. 【答案】D【解析】一张学生课桌桌面的长、宽在 、 左右,面积在 左右,故选项A不符合实际;中学生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在 左右,最好成绩不超过 ,故选项B不符合实际;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故选项C不符合实际;一双普通竹筷子的质量约为 ,故选项D符合实际。11. 【答案】C【解析】由上图可以看出,当体积为 时, 的质量为 , 的质量为 , 的质量是 ,根据相同体积,质量与密度成正比,故 物质的密度最大;由 可得,物质的密度 ,故ABD错误,故C正确。12. 【答案】C【解析】设甲物质的体积为 ,乙物质的体积为 ,则甲物质的质量:,乙物质的质量:,甲和乙混合后的总质量:,甲和乙混合后的总体积:,则甲和乙混合后的密度为:,由于混合后的密度为 ,所以 ,则 ,解得:,所以甲物质和乙物质的质量之比为:。二、填空题(共3题)13. 【答案】变小;不变;不变;变小【解析】铁块质量被越磨越小,所以质量变小,但是密度不变。水银计温度上升过程当中,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所以密度变小。14. 【答案】;【解析】冰的厚度为 ,化成水之后水的厚度即为降水量,因为冰的质量和水的质量相等,所以 ,由于底面积相同,所以 ,,因为积雪质量和冰的质量相等,所以 ,。15. 【答案】;;【解析】已知 ,,,设每个水分子对应的质量为 ,那么得 ,,,则 ,,。三、综合应用题(共3题)16. 【答案】(1)(2)【解析】(1) 这种材料的密度 。(2) 根据 可得,消耗该材料的体积:。17. 【答案】(1)(2)(3) ;18. 【答案】(1)(2)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