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透镜?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透镜的种类。?(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科学思维?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科学探究?通过探究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4.科学态度和责任?(1)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2)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3)初步建立物理源于生活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难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和实验室中使用的显微镜中都有一些玻璃元件,它们的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叫做透镜。那么透镜又分为哪几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二)新课教学?1.凸透镜和凹透镜?教学情境: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同学们认真观察,可以用擦镜纸包着摸摸,看有什么不同,能分几类,找出它们的特征。知识归纳:(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教学情境: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后面放一张白纸,调整凸透镜与白纸之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得到小且亮的光斑。然后取出另一块不同的凸透镜让一位学生模仿刚才的实验再做一次,看两次的结果是否相同。最后换用凹透镜,重做以上实验,没有看到小且亮的光斑。知识归纳: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主光轴和光心教学情境: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讲解主光轴和光心。知识归纳:(1)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简称光轴。(2)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说明:(1)凡是通过光心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2)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离主光轴,则透镜为凹透镜;靠近主光轴,则为凸透镜。4.焦点与焦距教学情境:在光具座上,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上,移动光源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很小很亮的点时,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知识归纳:(1)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2)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说明:(1)不同的透镜,焦距是不同的。(2)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拓展:①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②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5.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教学情境:通过回顾光心、焦点的概念及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教师引导总结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知识归纳:(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过焦点;②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③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②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③射向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四、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