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绪言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绪言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化学必修一 绪言(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高中化学必修一的绪言部分是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的首堂化学课,让学生过渡和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通过绪言课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老师、了解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懂得学习高中化学的方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对学习高中化学充满期待和向往。最终帮助学生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获得从化学视角认识物质世界的基本能力;理解社会可持续发展赋予化学的使命;培养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设计特色
1.教学立意
立足于2019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立足于考纲,通过绪言部分的学习加强学生学好高中化学的信念,理解社会可持续发展赋予化学的使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让学生具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教学构思
教学过程分为三大环节:提出问题,分组分题;交流研讨,引导补充;感悟历史,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社统编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一绪言部分的内容,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开篇部分,主要从化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学科交叉性、国内成就、特点和学习方式等多方面展开介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化学学习方法的同时更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指导学
生化学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向学生介绍化学宏微结合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产生成就稳定的化学学习动机。
四、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通过初中一年的化学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化学的一些基本反应,从宏观上对于化学的部分知识点有所理解。然而高中化学的学习更加侧重于微观层面的理解,且高中化学知识点的密度比初中大得多,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好绪言教学的机会,做好衔接工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信心,让学生热爱学习高中化学。
五、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及其在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高中化学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了解2019版人教社统编版高中化学教材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安排的改变,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新课导入 组织教学【板书】必修一 绪言【展示】新旧两版高中化学教材的封面和PPT1【介绍】新旧教材的区别,强调学生是新教材的践行者。【展示】PPT2【过渡】教材改变但化学不变【提问】化学是什么?【过渡】整理学生讨论结果并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找到化学的概念。 起立向老师问好【观看】两版教材的封面【讨论后发言】化学是什么?(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向学生介绍云南省自2020年开始使用统编化学教材,向学生初步介绍新教材与老教材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新教材的践行者,从而提升学生对化学新教材学习的新鲜感和热情。
环节二介绍化学概念 【引导】朗读教材P2D1【展示】PPT3【板书】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 【朗读】教材P2D1【笔记】勾划教材并做标注 在该部分应注意强调初高中关于化学概念的不同描述。从而帮助学生从初中化学更好的过渡到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来。
环节三介绍化学发展简史 【引导】阅读教材P2D2【展示】PPT4、5【介绍】化学著作: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古代文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提问】中国四大发明包括哪些?那些和化学有关?【板书】近代化学发展里程碑波义耳——元素的概念 拉瓦锡——氧化学说 道尔顿——原子学说阿伏伽德罗——分子学说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第二段并根据时间梳理化学发展的历史【笔记】勾划教材并标注、记录笔记【思考回答】中国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火药与化学有关,两者涉及到化学变化)【笔记】P2图一标注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关于化学的伟大成就以及近代世界化学的发展历史,采用阅读法使得学生初步了解然后通过PPT进行简要的概括。
环节四化学的学科交叉性 【引导】阅读教材P3D1【展示并介绍】PPT6【提问】学好化学能干啥?【板书】化学的地位: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基础科学。【展示】PPT7、8、9(世界是化学的、性能各异的化学材料) 【阅读】教材P3D1【观看】PPT6【思考】根据PPT6展示的化学学科交叉情况讨论与化学相关的职业【笔记】勾划教材并做标注【观看】PPT7、8、9 向学生介绍完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情况后,用“学好化学能干啥”的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目的是加强学生对于化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更深入的了解。
环节五介绍我国的化学成就 【引导】阅读教材P3D2【提问】我国的化学成就主要有哪些?【展示】PPT10、11【板书】我国化学成就:侯德榜联合制碱法、人工牛胰岛素、人工合成核糖核酸 【阅读】教材P3D2【分答】侯德榜制碱法、牛胰岛素、核糖核酸……【观看】PPT10、11并勾划教材重点词句 该部分除了介绍我国的化学成就外,还应着重介绍这些成就背后的国家当时面临的挑战,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迎难而上成为民族脊梁的事迹,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环节六介绍化学基本观念之宏微结合 【引导】阅读教材P4D1【展示】PPT12【介绍】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描述与推理【展示】PPT13视频《美丽化学》(强调P4:对宏观物质及其变化的记录与描述,对微观粒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解释和说明,都离不开科学仪器、设备等研究手段,离不开化学用语、符号、公式、图示等表达方式。) 【阅读】教材P4D1【观看】PPT12【笔记】勾划教材并标注补充【观看】视频《美丽化学》 该部分主要使用《美丽化学》视频让学生直观的观看微观化学世界,激起学生的好奇感和学习欲望。同时强调化学用语等基础知识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化学仪器的重要性。
环节七高中化学内容、价值、学习方法 【引导】阅读教材P4D2【展示】PPT14、15总结高中化学学习内容与意义【展示】PPT16(成为“化学学霸”之路)【介绍】本学期学生化学学习的相关要求和执行办法 【阅读】教材P4D2【观看】PPT14、15并勾划教材重点内容 【观看并记录】PPT16提出的对于本学期化学学习的硬件要求和规矩,并严格执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中化学的学习除了科学的方法和艰苦的努力外,硬件条件也是一大要素。同时因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各不相同,所以要介绍规则和要求便于更好的开展之后的教学。
环节八课堂小结与德育 【总结】总结本课所讲的二级标题,强调学习要求。【德育】PPT17 【观看】PPT17【分答】同学举手单独发表对于《亲爱的安德烈》中摘录句子的感受以及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愿景。 该部分旨在让学生明白努力学习是为了自己为了将来有更多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教学反思:
满意的地方
课程导入开门见山介绍2020年与之前的十五年不同,学生们使用的是最新改版的高中化学教材。由此效果较好的激起了学生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好奇感。
化学教材中化学一词在初中的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高中的概念: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两者对比自然的引出高中化学基本观念——宏微结合。
播放《美丽化学》部分反应的微观影像,让学生加强对化学微观世界的感受,同时及其美妙的视频内容也能在绪言课上到一半的时候给学生来一剂兴奋剂,活跃课堂气氛。
“世界是化学的”该部分教学设计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
在讲解我国的化学成就部分不单单介绍化学成就,而着重介绍这些化学成就产生的原因:基于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列强欺压等等。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学生对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不足之处
1.在讲解过程中PPT2 到PPT3 的切换设置不够好,在未讲解完PPT2 是就会自动跳转到PPT3,这样不仅影响讲解的交过,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观看效果和听课体验,对于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节化学课出现这样的事故有可能会影响老师对于少数学生的第一印象。(改进措施:在以后的媒介课前除了注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PPT内容等以外,还应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比如关注视频能否播放成功、PPT的动画和切换是否符合讲课节奏、板书改写什么改写多少等等)。
2.在化学学科交叉性部分的讲解中设计“学号化学能干 啥?”的提问,确实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思考和感受化学的学科交叉性,也能够促进课堂的师生交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两个浪费了宝贵课堂时间的问题:一是分答环节回答的同学太多、二是作为教师没有注重控制课堂时间同学回答简单问题过与冗杂,应该鼓励并要求同学回答该类问题要干净利落。
3.在宏微结合部分的讲解中没有细致的使用教材案例:沙丘、沙粒、二氧化硅、碳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相连接的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版主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宏微结合观念的意义。
4.整堂课的讲解中,介绍化学成就部分的讲解时,对于结晶牛胰岛素和核糖核酸的介绍过于繁琐、扯得太多太远;讲解化学的学科交叉性时浪费了过多时间,导致整节课基本讲完了绪言部分的内容,但是却没来得及介绍本学期化学教学的准备用品、规矩要求等。
三、课程重设
1.本次教学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先阅读教材的绪言的各个自然段进行总结,学生举手回答段落主要内容,教师结合PPT图片再对段落进行主要内容讲解。这种方式是本节课时间不够的最主要原因。重设课堂:教师借助PPT图片简要概括的讲解绪言各自然段主要的重点的内容,之后让学生速读教材并标注重点内容。
2.我国的化学成就部分简要介绍,不要牵扯太多。
3.高中化学学习的意义这一PPT直接删除不讲,该部分有些 像废话,没有实用性,没有太大价值。
4.在宏微结合部分的讲解结合教材案例介绍,增强学生的感受。
5.在1-3点节省了课堂时间的基础上,必须重点介绍本学期化学课的准备用品和要求,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对于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四、心得体会
本节课讲完总体而言是不紧张的,如果说课前有些忐忑的话,那么到了上课那一刻就有些看开了,因为活生生的学生已经坐在了讲台下,并且对于备课过的我来说也没什么需要紧张的。但是整节课上完,总有一种还是太嫩了的感受,因为我对于课堂气氛的把控、时间安排的感受还是不够敏感和有力。课后,我的脑海里有冒出了新的思绪,那就是我觉得我的课堂含金量不够,以及这节课的体验让我对自己之后的板书设计比较没底,因为我觉得我对于板书的设计不说得心应手,连合理应用都是差着点,这也是大学时期老师说的停电的新教师如何上好课这一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以后的课程中,精心设计板书,让板书成为学生笔记的精华,努力提升课堂的含金量。
作为新教师,在努力备课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备学生,把握好管理学生的度,脸上不要总是挂着笑容讲课。思考不同学生不同管理的方法,因材施教。
思考如何更好的控制课堂,课堂气氛该兴奋兴奋、该沉稳沉稳。
希望保持上课不紧张的小优点,千万不能让不紧张转化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麻木。而是应该更加淡定的不断备课讲课反思最后实现提升。
备课时,除了考虑如何更好的导入和过渡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设计的实用性和时间分配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