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导学案班别: 姓名: 学号:学 习 目 标1.生命观念: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形成遗传的物质观。 2.科学思维:掌握精子的形成过程,观察、比较、分析、讨论,总结出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征,并能将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进行比较。 3.科学探究: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互换和自由组合的重要意义。◆课前导学每个人的发育起点都是。它是由和结合而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方式(1)提出问题:精子和卵细胞是怎么产生的呢?(2)作出假设:配子(精子或卵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的。(3)做出推理:(4)实际上,新个体的染色体数量应与亲代的相同,为条。所以,得出结论:配子(精子或卵细胞)(是/不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的。(5)逆向推理:(6)得出结论:配子(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方式是,其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一、减数分裂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从理论上预测: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染色体数目得以。实际上这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叫作。对象:进行的(真核/原核)生物。时期:在产生时特点:染色体复制次,细胞连续分裂次。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细胞类型变化: 原始生殖细胞 → 成熟生殖细胞雄性:→雌性:→◆课堂探究二、精子的形成过程1.场所:(人及其他哺乳动物)2.过程:(以马蛔虫为模拟对象,其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对即4条)时期 减数分裂Ⅰ前的 间期 减数分裂Ⅰ 前期 减数分裂Ⅰ 中期 减数分裂Ⅰ 后期细胞形态 (主要: 染色体行为变化)细胞名称 精原细胞→时期特点 细胞体积_________, 染色体进行______,(DNA含量______,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数目______) ①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②____________两两配对即联会,形成___分体。 ③四分体中的____________之间可能发生局部的互换。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分离,_______ _______自由组合,分别移向细胞两极。②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时期 减数分裂Ⅱ 前期 减数分裂Ⅱ 中期 减数分裂Ⅱ 后期 减数分裂Ⅱ 末期完成 减数分裂完成后细胞形态(主要: 染色体行为变化)细胞名称 精子时期特点 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分布,染色体数目已经减半 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染色体数目 细胞膜向内凹陷,2个__________细胞分裂成 个细胞 细胞核→精子的头部;高尔基体→精子头部的顶体;中心体→尾部;线粒体→在尾部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课后练习1.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能发生联会的细胞是(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2.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属于减数分裂的选项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 )A.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B.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染色体复制及着丝粒分裂4.下图1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①~④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③ D.②与④5.在二倍体生物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①减数分裂Ⅰ 中期细胞 ②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 ③减数分裂Ⅰ 后期细胞 ④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A.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7..下图为精子的形成过程细胞图像。请分析回答: (1)根据精子的形成过程,对上述细胞图像进行正确的排序:。(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复制发生的时间是。(3)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含染色单体细胞有。(4)减数分裂Ⅰ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减数分裂Ⅱ发生的主要变化是。【答案】1-5:B C C C A 6.D7.(1)8→3→4→6→5→2→7→1 (2)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 (3)3、4、6、8 2、3、4、5、6 (4)同源染色体分离 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