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导学案(无答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导学案(无答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议题式导学案
——全国人大如何交出新时代新征程上奋进答卷的
目标设计
通过参与“思想交锋”活动,探究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从而增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的认同,树立制度自信。
结合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议程,阐明全国人大的地位、性质,辨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理解国家权力的运行模式。
3、通过参与“我与代表面对面”活动,能科学的看待人民与人大、人大代表的关系,感悟人大代表肩负着人民的重托,积极履职尽能。
情境课堂
议题一:人民民主再上新台阶
思想交锋:
宪法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只由不到3000名人大代表就能表决通过关系国家十几亿人民的大事,这矛盾嘛?
结合所学和资料库的内容,说说出你的观点(矛盾或不矛盾)和理由。
议题二:人大工作迈出新步伐
议学材料: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会议议程彰显全国人大职权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于3月13日闭幕。
1.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2.审查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3.审查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4.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5.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6.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7.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8.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
议学任务:1、议程中出现了哪些主客体?结合这些主客体说明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 本次全国人大会议的议程体现了全国人大的哪些职权?怎样区分这些职权?
议学任务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期只有8天半,闭会期间国家权力机关如何运转?
议题三:人大代表展现新作为
情境活动:我与代表面对面
活动内容:由5名学生扮演“全国人大代表”,结合所学和资料库的内容,回答学生们的提问。
议学任务3: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人大代表应如何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光荣职责与使命?
思维导图
能力提升
1.2021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规定,各专门委员会组织起草有关法律或议案草案,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承担常委会执法检查具体组织实施等工作,听取“一府一委两院”专项汇报。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及 、有关督办工作,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等。根据规定,各专门委员会( )
A.部分行使全国人大立法权
B.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
C.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
D.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2.加强代表学习培训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基础性工程。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聚焦代表关注和履职需要,举办3期线下培调班和3期网络培训班,共4618人次代表参加学习。充分利用全国人大网络学院,自主录制、上线课程120多门,总点播量超过140万次。加强代表学习培训( )
①有利于更好发挥人大代表对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②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桥梁组带作用
③有利于人大代表积极作为,保证国家机关高效运转
④是推动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素养生成
课后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参考“提案模板”,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写一份关于“如何提升农村高中政治课堂的质量”为主题的提案。
模板:当前存在的问题+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建议
资料库
资料1: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保证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在2977名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归侨代表42名;连任代表797名,占代表总数的26.77%。与十三届相比,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的26.54%,提高了1.64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其中有56名农民工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6.69%,提高了0.99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占代表总数的21.30%,提高了0.73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969名,占代表总数的32.55%,降低了1.38个百分点。
资料2: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亮点:一、此次会议听取了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二、大会上还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并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三、政坛新阵容。此次会议上,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是首次亮相,而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重要国家领导人也完成换届交替组成了新阵容。
资料3: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议案组获悉,截至3月7日12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271件;截至3月10日12时,共收到代表建议8000多件。
271件代表议案中,代表团提出19件,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提出252件。其中,有关立法方面的268件,涉及制定法律的147件,修改法律的112件,解释法律的1件,编纂法典的5件,有关决定事项的3件;有关监督方面的3件。8000多件代表建议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提出的建议占建议总数将近一半。代表单独提出建议占比80%以上。
今年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会前,代表们认真开展初任学习活动,深入研读立法法修正草案,积极参加集中视察,为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打下了坚实基础。会议期间,代表们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聚焦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议案建议。
资料4:凝聚青年代表力量,书写奋进篇章
1、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
作为“中国最贫困角落”阿布洛哈村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和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享受了党和国家发展红利,也更加坚定了把个人成长主动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信念之一。他成了村里忙前忙后的“爬山书记”到又变成村民口中的“修路书记”。他打通了“脉络”的村子生机勃勃,改变的不仅是乡亲们的生活,也是整个阿布洛哈村的命运。如今“95后”的他成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带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增加对农村的产业扶持,引导年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建议,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2、为制造强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杨登辉
1997年,杨登辉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从小就喜欢手艺活。初中毕业后,他选择深圳一所中职院校读书。那时,他便是数控铣技术能手。得知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近年来一直在培养能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顶级技工,在读完中职后,杨登辉又报考了该学院,继续钻研数控铣技术。从训练到参加省赛,再到参加国赛,经过重重闯关,2017年,杨登辉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年仅20岁的他夺得数控铣项目金牌,并获国家最佳选手奖。也是在那场比赛后,他决定留校担任老师,“我希望将自己的技能、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让他们也能有一技之长,用技能服务社会。”他建议政府加大对技工教育的支持与投入,为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杨登辉说“我相信,随着更多青年技能人才在专业领域不断追求进步,中国将涌现越来越多的能工巧匠。”
3、感知时代脉搏,与国同频共振——王虹
拿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后,王虹代表随即回国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担任教授。她表示:“我们这一代人生在祖国腾飞之时,成长于民族复兴的历程之中,我们的人生轨迹始终与强国兴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今年两会,王虹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时期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将为个人终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她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未将心理健康纳入国家课程,仅作为地方课程推进实施,各地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不均衡,课程标准、使用教材也不一致,课时安排和教师配备无法保障,教育效果可能打折扣。她在人大会上“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编制全国统一的教材,从国家层面以更大力度保障课时分配和师资配备,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