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法律保障生活课件(共32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法律保障生活课件(共32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
认真观看视频,说说《反食品浪费法》对食品浪费行为的处罚力度?
其中规定:商家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最高罚1万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重浪费,最高罚5万。制作发布传播暴饮暴食视频节目,最高罚10万元。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
●浪费食品会受到法律制裁。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你对法律的感受。
没有
不成方圆
威严
公平正义
保障秩序自由安全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值得信赖
9.2
法律保障生活
部门:办图网
培训:设计部
法律和道德有哪些共性?
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的特征
学习
提纲
01
02
03
04
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特征
第一部分
道德
校纪校规
法律
小伙子,能给老人让个座位吗?
无故迟到、旷课
无证驾驶、后悔呀!
合作探究
辨别下列情境属于哪种行为规范?
校纪校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
和范围
法律与道德、校规校纪有什么不同
探究与分享
法律
道德
校纪校规
产生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
和范围
学校规定
社会约定俗成
监督、检查
全体师生
舆论、内心信念自觉
全体社会成员



法律与道德、校规校纪有什么不同
探究活动
思考:材料体现我国的立法机关是什么?
维护国家安全,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国安法
为了解决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家安全风险日益凸显的突出问题,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维护国家安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特征1
我国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立法程序:
提出议案—审议草案—通过草案—公布法律
思考:法律是怎么来的?
法律议案
的提出
法律议案的审议
法律议案的表决
法律议案的公布
1
2
3
4
国家制定法律
全国人大代表30人以上或一个代表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0人以上、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等有提出法律议案的权利。
立法机关对已
列入立法日程的法律议案进行审议和讨论。
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另有特别规定。
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
全国人大代表30人以上或一个代表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0人以上、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等有提出法律议案的权利。
1
2
国家制定法律
社会上已经存在的
道德规范
根据实际需要,认可其为法律
国家认可法律
法律特征之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设想生活场景,
人们渴望有法律出现!
法律的特征2
说一说: 万一有人不服法律的规定怎么办?
警察
法庭
监狱
军 队
国家强制力
法律的特征
军队追捕犯罪嫌疑人
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
法庭审理犯罪嫌疑人
监狱监禁罪犯
思考:法律怎么实施?
法律特征之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最主要特征)
法律的特征3
2016年9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16年7月4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因受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滥用职权,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思考: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法律具有什么特点?
法律特征之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军中“第一巨贪”,敛财200亿,拥有7000平将军府,还有五位情妇。经审判,犯人谷俊山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①平等的享有权利。
②平等的履行义务。
③平等的受法律保护。
④平等的受法律追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3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主要特征)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
法律的特征
法律的作用
第二部分
大胃王吃播
有人认为,对“大胃王吃播”现象可以说服教育,没必要进行处罚。你怎么看?
反食品浪费法:严禁炒作'大胃王吃播'现象 违者最高罚10万
对曾引发热议的“大胃王吃播”现象,《反食品浪费法》规定,明确禁止新闻媒体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
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的,由广播电视、网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其中受教育权也是未成年的义务。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法律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作用?
③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警察罗某醉酒后驾驶警车,撞伤骑电动车的苏某。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宣判,认为罗某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构成危险驾驶机动车罪。罗某身为警察,竟在出事后驾车离开,影响极坏。根据以上犯罪事实、情节、和危害程度,法院做出以下判决:判决罗某拘役5个月,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并给予苏某经济赔偿。
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作用?
法律的作用
2、法律的作用
①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法律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有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对此观点,你觉得这种想法对吗?除法律外,还有什么规范我们的行为?
环节三 走进生活
道 德 规 则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产生的方式 实施手段 调整对象
法律
国家制定或认可
国家强制力
全体社会成员
自然俗成
舆论、习惯
普遍适用
道德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的特征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规范作用
保护作用
法律的作用
最主要特征
1.“法的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其职权范围通过一定程序制定法律规范的活动。我国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①制定 ②颁布 ③实施  ④认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课堂练习
2.下列选项体现“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观点的( )
A.中学生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B.张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处分
C.许霆因“ATM机盗窃案”被判有期徒刑5年
D.新闻媒体对“问题奶粉”给予曝光
C
3.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吸毒违法,贩毒有罪。这告诉人们( )
A.我国法律只惩罚吸毒行为
B.只要自己不吸毒就不需要法律
C.大错不要犯,犯了要坐牢,犯点小错
无所谓
D.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
法律的事情
D
4.七年级学生张鑫,由于心烦,拨打火警电话“119”谎称森林失火。当消防队员开着消防车赶到森林区后,发现是骗局,后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张鑫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了( )
A.人们不能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B.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C.公共场所有规章制度
D.法律让我们懂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
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