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人眼看不见的光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了解他们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3、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红外线、紫外线是不可见光;教学难点: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性质,了解他们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1、太阳光是不是最单纯的?它是由哪些颜色的光复合而成?2、光具有的能量叫什么?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光能的存在,试举例。光能能转化为哪些能量?二、引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光可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那么太阳光中是否存在我们看不见的光呢?三、新课:1、认识红外线【猜一猜】太阳光能使物体发热。在光的色散实验中,我们知道太阳光可分解为各种色光,大家猜一猜哪种色光发热本领大呢【点拨】师:同学们能不能用温度计测一测(为了使温度计更加灵敏,可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在不同的色光区域用温度计测一测,比较一下。【想一想】温度计放在红色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眼只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觉察,这些光叫不可见光。刚才在太阳光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红外线的特点:具有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太阳的热主要就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红外线的应用:学生阅读书61—62页在结合平常自己的了解总结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加热;(2)红外线照相;(3)红外线医疗;(4)红外线遥感;(5)红外线夜视仪。2、紫外线【想一想】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不可见的紫外线【做一做】将一张带有荧光防伪标志的人民币慢慢从红光外侧向紫光外侧移动。【交流】人民币移动到紫光外侧时荧光显现,这说明紫光外侧也存在一种不可见光,这种光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在太阳光色散区域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紫外线。紫外线的特点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应用:验钞机、紫外线灭菌灯(柜)紫外线和人们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适当的照射对人体有益(防佝偻病)。过量的照射对人体有害:引发白内障,导致皮肤过早衰老,甚至癌变。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的事例:焊接时工人戴眼罩、防晒霜、夏天有防紫外线的伞。3、紫外线与臭氧层臭氧是一种具有微腥臭、浅蓝色的气体,主要聚集在离地面20—25km的平流层内,科学家称之为臭氧层。臭氧层好像是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上的生物免遭大量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但氟氯化物易破坏臭氧层,因此全世界的科学家呼吁拯救臭氧层,禁止使用氟氯化物。四、板书设计1、红外线(1)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2)红外线具有热效应。2、红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加热;(2)红外线照相;(3)红外线医疗;(4)红外线遥感;(5)红外线夜视仪。3、紫外线:(1)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2)紫外线的性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4、紫外线的应用:(1)紫外线灭菌;(2)紫外线验钞机;(3)紫外线拍照;(4)紫外线防护帽五、作业:课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