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学案 编号2 班级 姓名东亚与日本【学习目标】1、了解东亚的范围、位置以及几个国家经济特征2、了解东亚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人口和经济特征3、掌握日本的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以及发达的工农业(一)知识梳理读东亚图,识别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写出国家及其首都: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边缘海: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3)东亚最大半岛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群岛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东亚(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________地区(读出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国家和地区))位置范围(海陆位置:_________东部,_________西岸)位置范围:东亚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_______是临海国,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半岛国家,__________是群岛国家,_________是内陆国——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2、地形、河流 ①地势_____高_____低:西部多_____、_____,东部多_____、_____;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_____。②海岸线曲折,多_____(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_____(日本四岛、台湾岛)。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________面积狭小,河流________。 3、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最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________的地区之一,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的不同又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季风两种气候区。中国_________和_________境内受不到夏季风影响,是______________气候。西部内陆地区的大陆性气候(因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大陆性强烈)4、人口和经济 人口:主要集中在 ,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农业:东部平原以 业为主,粮食作物为 和水稻。著名物产还有 和蚕丝;西部高原以 业为主工业:东部交通 ,且多优良 ,科技先进,对外贸易条件优越,工业以 型为主西部内陆地区, 资源丰富,以 型工业为主日本 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在右上图中,标出日本主要的经纬线,以及标出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关东平原、富士山;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福山、北九州②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__、西隔_________与多国相望。③板块位置: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温泉。2、组成:日本主要是由四大本岛组成,四大本岛自纬度由高到低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大的是_________;还包括日本群南南侧的_________群岛。3、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4、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地形以_________为主,占有3/4的面积,平原狭小。仅在沿海地区分布着平原,日本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多_______(富士山:活火山,最高)——______板块与______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5、植被:日本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森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6、水文:河流比较________且________(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国土狭小)。故______资源丰富.7、人口:地狭人稠,是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之一,人口素质高。8、资源:日本自然资源缺乏,其中最为缺乏的是______资源,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但是_______资源、_______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9、农业:①种植业:平原 ,人多地少,稻米单产 ,可 。由于日本地狭人稠,为了适应耕地少,地块小的特点,发展农业机械注重小型化,实行精耕细作,所以单产高;②渔业:日本是世界上捕鱼量最大的国家,在日本的北海道岛附近有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______渔场。其他:丘陵种果蔬,但仍需大量进口10、工业:工业发达,仅次于美国。1)日本的经济特征是:①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度高;②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农业不占主要地位;③对外依赖性强,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产品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1)日本的经济类型是特殊的_____________型经济;形成该种经济类型的原因是: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乏,大多需要进口;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水平高;多优良港湾;国内市场狭小【主要原料进口方向: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2)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和__________沿岸,布局类型: 型这样分布的原因是: a.沿海地区地势平坦,人口众多,工业布局在此接近国内消费市场 b.这些地区多优良港湾,终年不冻,方便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 c.沿海地形平坦利于工厂、港口等设施的建设 (3)主要的传统工业地带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五大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4)日本工业的地域结构调整:工业布局趋向分散----向 扩展。【原因:人口城市工业都高度集中于太平洋沿岸,有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土地缺乏】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由原来的劳动力密集型为为主的加工制造业调整为技术密集型的__________业,其中出现了一系列以________为代表的科技新城,_________岛被誉为“硅岛”(5)新兴工业区: 东北部和九州岛(“ ”)11、对外贸易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日本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 ,其次是亚洲和西欧。12、主要城市:首都_____,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________(最大对外贸易港)科学城——______ 宇航中心——种子岛 硅岛——_______思考探究 1、经济发展的不利与有利条件以及发展途径?发展条件:有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且素质高、科技水平较高、岛国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不利: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右翼势力抬头、地震等自然灾害多等。经济模式(途径):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加工---出口工业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日本太平洋沿岸降水集中夏季,而日本海沿岸降水集中冬季且多雪的原因? 3、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的原因? 4、分析北海道渔场形成的原因?以及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 5、日本海岸线的特点及对日本的气候和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三)强化训练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据此回答1~2题。1.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气温年较差 B.降水量的年际变化C.夏季风的风向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2.日本1月0 ℃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 ℃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D.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东部1月日照时间短读“某国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图中甲海域沿岸冬、夏季降水均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洋流因素 D.海陆因素4.下列对于该国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流速急,水能丰富 B.流量季节变化小C.河流短而流速缓 D.流量大,航运价值高读1998年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百分比和1998年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表,回答下列问题。主要工业原料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铁矿石 铜矿石 棉花进口比例(%) 99.7 96.4 95.2 100 100 100主要产品 小汽车 船舶 摩托车 车床 照相机 合成纤维占世界市场(%) 43.1 72.6 78.1 57.2 87.0 48.75.表中内容能够充分说明 ( )①日本工业原料主要靠进口 ②日本经济实力强 ③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强 ④日本人口少,国内市场十分狭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日本进口的工业原料与原料出口国之间的搭配,正确的是 ( )A.石油——沙特阿拉伯 B.铁矿石——智利 C.煤炭——印度尼西亚 D.铜矿石——中国7.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A、B两国首都气候特征的异同。(2)说明C半岛的地势特点及判断依据。(3)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4)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5)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难点突破 一、东亚自然环境与经济特征东西部差异表东部 西部主 要 特 征 范围 中国东部沿海、朝鲜、韩国、日本 中国西部内陆、蒙古海陆位置、交通 临海,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 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地形和资源 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以山地、高原为主,草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气候 湿润,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干燥,大陆性气候为主经济与人口 经济较发达,发展工农业、交通、科学技术和对外贸易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经济较落后,以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为主、人口稀疏纬度位置 最冷月均温 最热月均温 气温年较差 年降水量东京 36°N 3.7° 25.1° 21.4° 1610mm北京 40°N -4.7° 26.1° 30.8° 636mm难点突破 二、通过下表进行比较,大陆性季风气候与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异同①通过气温观察,东京的气温年较差________(“<”或“>”)北京②通过年降水量观察,东京的年降水量________(“<”或“>”)北京由于日本四面环海,气候带有_________性,本州岛大部分和四国岛、九州岛都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本州岛北部和北海道岛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征:①年降水量偏多且较均匀②气温的年较差较小③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和2月(陆地是7月和1月)】练习反馈: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回答1~2题。 1.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A.气温年较差 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夏季风的风向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2.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1月日照时间短 思考探究:(1)、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最显著?东亚背靠世界________大陆,面临世界____________,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形成显著的季风。(2)、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特点、分布:深居内陆,距海远,加上高原山地阻挡,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3)、 秦岭淮河以南,日本群岛的南部,朝鲜半岛的南部为____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亚气候的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北海道为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亚气候的东西差异:东部气候海洋性明显,向西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日本季风气候夏季凉爽,冬季温暖,降水丰富,海洋性明显;中国东北华北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量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显著;朝鲜半岛处于过渡阶段;东亚的西部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因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小减量水降,强增性陆大西向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55°N 温带季风气候东 亚 35°N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N 热带季雨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