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12课 民族大团结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及其实行的意义。2.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3.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学习目标第一篇章: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第二篇章: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第三篇章: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篇章: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历史特点: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交往频繁,联系密切,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民族分布格局。依据(原因):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结合教材60页回答下列问题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确立的?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情况如何?《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最早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图说历史:在图中认出我国的自治区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旗)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材料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二:“我们党采取民族区域自治这个新办法,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习近平合作探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①保障了少数民族享有的各项权利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团结统一,制度保障第二篇章: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滞后的生产方式简陋的交通条件贫困的生活面貌落后的教育水平原始的社会制度饱受剥削的人民……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云南景颇族·原始社会佤族人群在屋前阳台西藏·农奴制农奴正带着沉重的铁链在田中劳作农奴正被农奴主当马骑四川彝族·奴隶社会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自主学习: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找出我国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方面 措施政治经济文化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政治西藏民主改革意义: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经济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援藏·孔繁森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1952年 46.5 11.41978年 155.6 212.12014年 11352.3 64369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意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藏文蒙文维文壮文①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②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③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看视频回答: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有哪些 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国家战略西部大开发看视频回答: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有哪些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线路图青藏铁路意义: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振兴边境富裕边民全国135个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个边境团场,有民族自治地方107个;19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在2100万的边境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8%。为帮助边境民族地区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况,使之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行动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第三篇章: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西汉唐朝元朝清朝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新疆:伊犁将军西藏:驻藏大臣台湾:台湾(府)省西藏:宣政院台湾:澎湖巡检司文成公主入藏张骞出使西域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土尔扈特部东归回族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捍卫者和忠实实践者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毫不动摇地维护祖国统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分裂行为!讨论交流:作为中学生,结合学习与生活谈谈自己应该怎样去做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思维导图随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B.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C.党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D.西藏是我国重要牧区B3.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A. 经济建设 B. 文化传承 C. 科技发展 D. 文旅开发2.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A.进行民主改革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西部大开发 D.扩大内需CB4. 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A. 确保“一五”计划实施B. 工作中心从经济转向教育C. 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D. 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2课民族团结课件.pptx 视频.mp4 音频.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