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件(30张PPT)+音视频素材(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件(30张PPT)+音视频素材(2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12课 民族大团结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及其实行的意义。
2.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3.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学习目标
第一篇章: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
第二篇章: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
第三篇章: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一篇章: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
历史特点: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交往频繁,联系密切,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民族分布格局。
依据(原因):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是什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
结合教材60页回答下列问题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情况如何?
《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
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
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
最早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图说历史:在图中认出我国的自治区
民族自治州
民族自治县(旗)
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
材料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团结统一 制度保障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我们党采取民族区域自治这个新办法,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习近平
合作探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①保障了少数民族享有的各项权利
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团结统一,制度保障
第二篇章: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
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
滞后的生产方式
简陋的交通条件
贫困的生活面貌
落后的教育水平
原始的社会制度
饱受剥削的人民
……
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
云南景颇族·原始社会
佤族人群在屋前阳台
西藏·农奴制
农奴正带着沉重的铁链在田中劳作
农奴正被农奴主当马骑
四川彝族·奴隶社会
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自主学习: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找出我国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
方面 措施
政治
经济
文化
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
政治
西藏
民主改革
意义: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
经济
青山处处埋忠骨
一腔热血洒高原
援藏·孔繁森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352.3 64369
意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
意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藏文
蒙文
维文
壮文
①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
②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化
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
③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
国家战略
西部大开发
看视频回答: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有哪些
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
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
国家战略
西部大开发
看视频回答: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有哪些
青藏铁路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青藏铁路线路图
青藏铁路
意义: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
实施了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
振兴边境
富裕边民
全国135个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个边境团场,有民族自治地方107个;19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在2100万的边境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8%。为帮助边境民族地区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况,使之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国家行动
繁荣发展 政策引领
第三篇章: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汉
唐朝
元朝
清朝
西域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新疆:伊犁将军
西藏:驻藏大臣
台湾:台湾(府)省
西藏:宣政院
台湾:澎湖巡检司
文成公主入藏
张骞出使
西域
魏晋南北朝
北魏孝文
帝改革
土尔扈特部东归
回族形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捍卫者和忠实实践者
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必须毫不动摇地维护祖国统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分裂行为!
讨论交流:作为中学生,结合学习与生活谈谈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思维导图
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B.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
C.党的民族政策是各民族共同发展
D.西藏是我国重要牧区
B
3.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2006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A. 经济建设 B. 文化传承 C. 科技发展 D. 文旅开发
2.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
A.进行民主改革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部大开发 D.扩大内需
C
B
4. 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A. 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 工作中心从经济转向教育
C. 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 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