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2分)某市的常住人口是四百零九万六千人,横线上的数写作    人;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人: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大约是    万人。
2.(2分)   :4==24÷   =0.75=1÷   =   折=   %
3.(2分)如果A=2×2×3,B=2×2×2×2,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2分)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正好等于最小的质数.
5.(2分)25比20多    %;    米比40米少20%。
6.(1分)按税法规定,买房时需要按房价的1.5%缴纳契税。王阿姨买房时缴纳契税13500元,那么这套房屋的价格是   万元。
7.(1分)如果7a=9b(a和b都不等于0),那么a:b=   :   
8.(1分)把3:8的前项增加1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增加   。
9.(1分)把一个圆柱形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要削去24立方分米,削成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1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如果图上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    。
11.(2分)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近似值是3.17,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2.(2分)某商场“五一”期间所有商品一律打九折,也就是降价    %出售。小明花了180元买到一台电风扇,原价应是    元。
13.(1分)在100米的人行道两边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需要栽   棵树.
14.(2分)小红在超市买了一袋鸡精,发现包装袋上印有“净含量100士2克”的字样,意思指的是这种袋装鸡精每袋质量在    克至    克之间是符合产品要求的。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0分,共6分)
15.一根绳子长米,也可以说这根绳子长0.8米,还可以说这根绳子长80%米。    (判断对错)
1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a,那么这个数的最大因数也一定是a。    (判断对错)
17.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圆锥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算出体积。    (判断对错)
18.小张加工了105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5%。    (判断对错)
19.一个正方体棱长缩小3倍,它的表面积缩小9倍,体积也缩小9倍.   .(判断对错)
20.小明家在小红家南偏东50度距离600米的地方,如果小明从自己家出发向北偏西50度方向行600米刚好到小红家。    (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6分)
21.(1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2厘米和5厘米,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7厘米 B.9厘米
C.12厘米 D.9厘米或12厘米
22.(1分)在一个比例中,已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合数,另一个内项是(  )
A.4 B. C.2 D.
23.(1分)下面说法,正确的一句是(  )
A.3时30分,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B.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面积也一定相等
C.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
24.(1分)一段路,甲车用8小时行完,乙车用6小时行完,甲、乙两车的速度的比是(  )
A.8:6 B.3:4 C.4:3
25.(1分)学校想要清楚地表示各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比,应制作(  )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统计表
26.(1分)下面各数据中,与你的体重接近的是(  )
A.2千克 B.0.0045吨 C.450千克 D.45000克
四、计算题。(共30分)
27.(6分)直接写出得数。
38﹣19= 2.5×4= ÷= ﹣=
9﹣0.9= 125×60%= 7.2÷0.4= 4.5a﹣a=
1÷10+= (+)×12= ×3÷= ﹣×0=
28.(12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
×﹣÷
(+﹣)×24
×[÷(﹣)]
29.(12分)解方程或比例。
5x﹣=
x﹣x=
5x﹣14×0.5=56
24:=32:x
解答题
30.(8分)五、动手操作。

(1)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3。
(2)画一个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比是2:1.
(3)把直角三角形按2:1的比例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4)直角三角形放大后的面积与原来面积的比是    。
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31.京沪高速公路全长126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北京和上海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甲车的速度是9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32.把长120厘米、宽80厘米的硬纸板裁成面积相等、尽可能大的正方形,并且没有剩余,可以裁成多少个?
33.修一段公路,已经修了40%,再修300米,就能完成全部工程的50%。这段公路全长多少?
34.车棚里停放着三轮车和自行车共20辆它们的轮子数加起来共有47个。三轮车和自行车各有多少辆?
35.一个长方体所有棱长之和是84厘米,长、宽、高的比是4: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6.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分米,圆柱侧面积是62.8平方分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答案】4096000,409.6,410。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再把改写成的用“万”作单位的数的小数部分四舍五入保留整万。
【解答】解:某市的常住人口是四百零九万六千人,横线上的数写作4096000人;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409.6万人: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大约是410万人。
故答案为:4096000,409.6,410。
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把0.75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4就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4,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8就是24÷32;除以3就是1÷;把0.7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75%;根据折扣的意义75%就是七五折.
【解答】解:3:4==24÷32=0.75=1÷=七五折=75%.
故答案为:3,16,32,,七五、75%.
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求解.
【解答】解:A=2×2×3
B=2×2×2×2
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2×2=4,最小公倍数是2×2×3×2×2=48;
故答案为:4,48.
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因为真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所以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2)最小的质数是2,用2减去原分数的结果,再看有几个分数单位即可解答.
【解答】解:(1)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
(2)最小的质数是2,2﹣=,即添上7个这样的单位正好等于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7.
5.【答案】25;32。
【分析】求25比20多几分之几,用25减去20的差除以20即可;
把40米看成单位“1”,用40米乘上(1﹣20%)就是要求的长度。
【解答】解:(25﹣20)÷20
=5÷20
=25%
40×(1﹣20%)
=40×80%
=32米
答:25比20多25%;32米比40米少20%。
故答案为:25;32。
6.【答案】90。
【分析】把这套房屋的价格看作单位“1”,根据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即可求得这套房屋的价格。
【解答】解:13500÷1.5%=900000(元)
900000元=90万元
答:这套房屋的价格是90万元。
故答案为:90。
7.【答案】9;7。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把所给的等式7a=9b(a和b都不等于0),改写成一个外项是a,一个内项是b的比例,则和a相乘的数7就作为比例的另一个外项,和b相乘的数9就作为比例的另一个内项,据此写出比例。
【解答】解:如果7a=9b(a和b都不等于0),
那么a:b=9:7。
故答案为:9;7。
8.【答案】48。
【分析】根据3:8的前项增加18,可知比的前项由3变成21,相当于前项乘7;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7,由8变成56,也可以认为是后项加上48;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3+18)÷3×8﹣8
=21÷3×8﹣8
=7×8﹣8
=56﹣8
=48
答:后项应该增加48。
9.【答案】12。
【分析】把一个圆柱形木头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也就是削成都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大(3﹣1)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解答】解:24÷(3﹣1)
=24÷2
=12(立方分米)
答:削成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12。
10.【答案】4千米。
【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实际距离即可。
【解答】解:2÷=400000(厘米)
400000厘米=4千米
答:两地实际距离是4千米。
故答案为:4千米。
11.【答案】3.174;3.165。
【分析】要考虑3.17是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3.17最大是3.174,“五入”得到的3.17最小是3.6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答】解:“四舍”得到的3.17最大是3.174,“五入”得到的3.17最小是3.65。
故答案为:3.174;3.165。
12.【答案】10,200。
【分析】先将原价看作单位“1”,再将九折化成90%,用“1”减去90%,即可求出降价百分之几出售;用180除以90%,即可求出原价。
【解答】解:九折=90%
1﹣90%=10%
180÷90%=200(元)
答:打九折也就是降价10%,电风扇原价应是200元。
故答案为:10,200。
1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两端都栽,那么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先用100除以4,求出间隔数,再加上1,就是一边植树的棵数,然后再乘2就是一共需要的棵数.
【解答】解:100÷4+1
=25+1
=26(棵)
26×2=52(棵)
答:一共要栽52棵.
故答案为:52.
14.【答案】98,102。
【分析】根据题意,100±2克表示这袋味精最少不能少于(100﹣2)克,最多不能高于(100+2)克,据此解答。
【解答】解:100﹣2=98(克)
100+2=102(克)
答:这种袋装鸡精每袋质量在98克至102克之间是符合产品要求的。
故答案为:98,102。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0分,共6分)
15.【答案】×
【分析】小数表示的是一种数量,但是不能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数可以像小数那样表示具体的大小,还可以像比那样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百分数只表示分数中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所以百分号后不可以加单位。
【解答】解: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可知,百分数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所以,一根绳子长米,也可以说这根绳子长0.8米。
故答案为:×。
16.【答案】√
【分析】根据因数、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据此判断。
【解答】解: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如果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a,那么这个数的最大因数也一定是a。
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7.【答案】×
【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Sh,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Sh,圆锥的体积公式:V=Sh,据此判断。
【解答】解:由分析得:圆柱、长方体、正方体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算出体积,而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8.【答案】×
【分析】根据合格率=合格产品数÷产品总数,由于合格产品数不可能大于产品总数,所以合格率最高是100%,据此判断。
【解答】解:小张加工了105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设现在正方体的棱长是a,则原来正方体的棱长就是3a,分别求出原来的表面积和体积,再同现在的体积进行比较.
【解答】解:设现在正方体的棱长是a,则原来正方体的棱长就是3a,
原来表面积与现在表面积的比是:
(3a×3a):a2=9:1,表面积缩小9倍,
原来体积与现在体积的比是:
(3a×3a×3a):a3=27:1,体积缩小27倍.
故答案为:×.
20.【答案】√
【分析】根据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参照物的位置,再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其他物体的位置。由此可知,小明家在小红家南偏东50度距离600米的地方,如果小明从自己家出发向北偏西50度方向行600米刚好到小红家。据此判断。
【解答】解:如图:
小明家在小红家南偏东50度距离600米的地方,如果小明从自己家出发向北偏西50度方向行600米刚好到小红家。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6分)
21.【答案】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判断出该三角形的腰为5厘米,进而根据三角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5+5+2=12(厘米)
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2厘米。
故选:C。
22.【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即两个外项的乘积是1,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合数即最小的合数是4,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两内项之积,则另一个内项=1,进而完成选择即可.
【解答】解:已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即两个外项的乘积是1,
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合数即最小的合数是4,
根据比例的性质,另一个内项是1,
故选:D。
23.【答案】C
【分析】A、3时30分,时针指向“3”的下面,分针指向“6”它们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
B、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如两个长方形的长分别是6厘米、5厘米,宽是2厘米、3厘米,它们的周长相等(6+2)×2=(5+3)×2,面积6×2≠5×3.
C、因路程=速度×时间,路程一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可知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据此解答.
【解答】解:A、3时30分,时针指向“3”的下面,分针指向“6”它们之间的角度小于90度,故错误.
B、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如两个长方形的长分别是6厘米、5厘米,宽是2厘米、3厘米,它们的周长相等(6+2)×2=(5+3)×2,面积6×2≠5×3,故错误.
C、因路程=速度×时间,路程一定,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可知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故正确.
故选:C.
24.【答案】B
【分析】把这段路程的长度看作“1”,根据“速度=”分别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再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它们的速度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解答】解::=3:4
答:甲、乙两车的速度的比3:4。
故选:B。
25.【答案】A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学校想要清楚地表示各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比,应绘制扇形统计图。
故选:A。
26.【答案】D
【分析】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据此把吨换算成千克,把克换算成千克,结合实际解答即可。
【解答】解:A.一个学生的体重不可能是2千克,不符合题意;
B.0.0045吨=4.5千克,一个学生的体重不可能是4.5千克,不符合题意;
C.一头牛的体重大约是450千克,一个学生的体重不可能是450千克,不符合题意;
D.45000克=45千克,符合题意。
故选:D。
四、计算题。(共30分)
27.【答案】19;10;;;8.1;75;18;3.5a;1;17;3;。
【分析】根据整数、分数、小数以及百分数加减乘除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直接进行口算即可。
【解答】解:
38﹣19=19 2.5×4=10 ÷= ﹣=
9﹣0.9=8.1 125×60%=75 7.2÷0.4=18 4.5a﹣a=3.5a
1÷10+=1 (+)×12=17 ×3÷=3 ﹣×0=
28.【答案】0;;19;4。
【分析】(1)先算除法,再按照减法的性质计算;
(2)变除法为乘法,再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3)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解答】解:(1)2﹣÷﹣
=2﹣﹣
=2﹣(+)
=2﹣2
=0
(2)×﹣÷
=×﹣×
=×(﹣)
=×1

(3)(+﹣)×24
=×24+×24﹣×24
=21+18﹣20
=19
(4)×[÷(﹣)]
=×[÷]
=×
=4
29.【答案】x=;x=13;x=12.6;x=2。
【分析】(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两边再同时除以5;
(2)先把方程左边化简为x,两边再同时乘10;
(3)先算出14×0.5=7,两边再同时加上7,最后两边再同时除以5;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化为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24。
【解答】解:(1)5x﹣=
5x﹣+=+
5x=
5x÷5=
x=
(2)x﹣x=
x=
10×x=
x=13
(3)5x﹣14×0.5=56
5x﹣7=56
5x﹣7+7=56+7
5x=63
5x÷5=63÷5
x=12.6
(4)24:=32:x
24x=48
24x÷24=48÷24
x=2
解答题
30.【答案】(1)~(3)(直角三角形画法不唯一);
(4)4:1。
【分析】(1)根据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C=2(a+b)”及按比例分配问题求出所画长方形的长、宽,然后即可画图。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比的意义求出所画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然后即可画图(画法不唯一)。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即可确定其形状,图形①是一个两直角分别为3格、2格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图形放大的意义,把图①两直角边均放大到原来的2倍所得到的图形就是原图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4)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h”分别计算出放大后三角形的面积,原来三角形的面积,再根据比的意义即可写出放大后的面积与原来面积的比,再化成最简整数比。
【解答】解:(1)16÷2÷(5+3)
=8÷8
=1(厘米)
1×5=5(厘米)
1×3=3(厘米)
所画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画图如下)。
(2)4×2=8
8=8×1=4×2
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分别是8厘米、1厘米或4厘米、2厘米
当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4厘米、2厘米时为4:2=2:1(画图如下,画法不唯一)。
(3)根据题意画图如下(下图)。
(4)(8×4×):(4×2×)
=16:4
=4:1
答:直角三角形放大后的面积与原来面积的比是4:1。
故答案为:4:1。
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3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用铁路线的全长除以6小时,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减去甲车的速度,即可求出乙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答】解:1260÷6﹣90
=210﹣90
=120(千米/时)
答:乙车的速度是120千米/时.
32.【答案】6个。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所裁成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120和80的最大公因数,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长方形的面积里面“包含”多少个正方形的面积即可。
【解答】解:120=2×2×2×3×5
80=2×2×2×2×2×5
所以120和80的最大公因数是2×2×2×5=40
120×80÷(40×40)
=9600÷1600
=6(个)
答:可以裁成6个。
33.【答案】3000米。
【分析】把公路全长看作单位“1”,这条公路的一半就是公路全长的50%,先求出已修长度比全长一半少的距离占总长度的分率,也就是300米占总长度的分率,依据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
【解答】解:300÷(50%﹣40%)
=300÷10%
=300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3000米。
34.【答案】三轮车有7辆,自行车有13辆。
【分析】假设全是自行车,则有轮子的个数是20×2=40(个),这就与实际的轮子相差了47﹣40=7(个),这是因每辆三轮车比每辆自行车多了3﹣2=1(个)轮子,就多出了7个轮子,据此可求出三轮车的辆数,再用20减,就是自行车的辆数。
【解答】解:三轮车的辆数:
(47﹣20×2)÷(3﹣2)
=7÷1
=7(辆)
自行车的辆数:
20﹣7=13(辆)
答:三轮车有7辆,自行车有13辆。
3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用棱长总和除以4求出长、宽、高的和,再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分别求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c,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长、宽、高的和:84÷4=21(厘米),
4+2+1=7(份),
长:21÷7×4=12(厘米),
宽:21÷7×2=6(厘米),
高:21÷7×1=3(厘米),
体积:12×6×3=216(立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16立方厘米.
3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知道了圆柱侧面积是62.8平方分米,可利用“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求出高是多少分米,再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求出体积即可.
【解答】解:62.8÷2÷3.14÷2,
=10÷2,
=5(分米);
3.14×22×5,
=3.14×4×5,
=62.8(立方分米);
答: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62.8立方分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