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社会历史的主体【课表要求】 1.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熟记并且能够运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内容分析问题。 3.认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科学精神】准确把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区别,理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要自觉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任务与问题【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填空并在课本相应位置把问题写出来,各组长督促检查,课代表抽查,不能空题!)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 的历史,是 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 。 3.人民群众的作 (1)人民群众是 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 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 为精神财富的创造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人民群众是 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 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保持党的 和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最重要的就是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2.群众观点 (1)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和 ,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3.群众路线 (1)基本内容:一切 群众,一切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 。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 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比较: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区别 问 题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 的创造者 英雄、杰出人物 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是无规律可循、不可捉摸的, 社会历史是偶然事件的堆积【问题探究】: 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按照这一观点,中国历史完全是由孔孟老庄、秦皇汉武等大人物创造的。 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各解放区人民以无比巨大的热情,以源源不绝的人力物力给予前线以空前规模的支援。据统计,仅为支援淮海战役,动员起来的民工累计达543万人,向前线运送1460多万斤弹药、9.6亿斤粮食等军需物资。陈毅曾深情并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分享与体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请做出你的思维导图。(必答题,不许空题目)【当堂检测】 判断题: 人民群众是指广大劳动群众( ) 订正: 2、劳动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订正: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订正: 4、人民群众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 订正: 5、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 ) 订正: 6、群众观点是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订正: 单选题: 1.(2022·浙江卷)党员干部始终要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回应民生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④人民群众能够主宰社会发展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3全国甲卷)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于2022年4月15日至5月16日开展,在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分别开设专栏,听取全社会意见建议,累计收到网民建言854.2万余条,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是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探索创新有效的实现形式 ③人是社会历史主体,每个人都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④只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就能实现“从群众中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