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勤劳而质朴的民族—蒙古族,在祖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他们曾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们辉煌的时代。
一、蒙古政权建立和元朝的统一
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
古代蒙古骑兵
局面:混战
心愿:安宁 统一
材料反映了蒙古草原处于怎样的社会局面?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牧民,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谁改变了这一状况?
铁木真
他被尊称为什么?
成吉思汗
蒙古政权的建立
他有什么贡献?
统一蒙古,于1206年建立蒙古国
“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颂扬他和海洋一样伟大,汗是蒙古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成吉思汗
2、“打仗时,我若是率众脱逃,你们可以砍断我的双腿;战胜时,我若是把战利品揣进私囊,你们可以斩断我的手指。”
3、“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在明亮的白昼要像雄狼一样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像乌鸦一样有坚强的忍耐力。 ”
1、“不要想有人保护你,只有学会靠自己的力量活下来!”
起于灾难而终于卓越,除了耶稣,恐怕再难有人与成吉思汗匹敌。
------《哈伯斯杂志》
蒙古扩张
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除了对金、西夏和南宋 的作战后,还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建立起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在1259年分裂为大汗之国(后来的元朝)和四大汗国(钦察汗国、窝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四大汗国名义上服从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宗主权,实际上各自为政。
1271年(元朝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蒙古
大都

元朝的统一
1218年蒙古灭西辽,
1227年灭西夏,
1234年灭金国,
1246年招降吐蕃,
1253年灭大理,
1276年元灭南宋,
1279年元消灭南宋残余势力,
元朝统一中国。
铁木真
忽必烈
成吉思汗(元太祖)
元世祖
①统一 ,
② 年建立 。
① 年建立
元朝,次年定都

②统一全国
蒙古
1206
蒙古国
1271
大都
人物
尊号
历史贡献
秦朝疆域
西汉疆域
“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国家
中国历史朝代纪年图
夏 商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 西汉 新 东汉 魏 西晋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隋
蜀 西魏 北周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唐 五代 辽 西夏 元 明 清

十国 北宋
南宋

西晋

二、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1.行省制度
我们浙江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共11个行省,行省制度影响深远,今天的地方行政单位“省”就是从元朝的行省发展而来的.
中央设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
江浙行省
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
2.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向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
元世祖即位之初,即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食货志》
(忽必烈劝课农桑)行之五六年,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
——《农桑辑要·序》
3.重视农业
1、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2、治理黄河。
3、推广棉花的种植。
元朝的运河
隋朝大运河
会通河
通惠河
大都
杭州
余杭
涿郡
洛阳
4.交通运输
元朝驿站系统
元朝大运河 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为了解决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在原有基础上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
1、开凿两段新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抵大都;
2、开辟空前的海运航线,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
3、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
交通运输
政治 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经济
(农业)
交通运输
1、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
2、推广棉花的种植。
目的:为便利南粮北运
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开辟了海运,运输以海运为主。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
二、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马可·波罗
提示一 他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
提示二 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
他是谁?
提示三 17岁时跟随父亲、叔父远行,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他的朋友根据他的讲述,写成了一部著名的游记。
二、对外开放和民族融合
1271年,马可 波罗跟随父亲、叔父从威尼斯出发,取道波斯沿古老的丝绸之路东行,历时四年到达元帝国。并且在扬州做官3年
结合地图,说一说马可 波罗如何来到中国
帕米尔高原
河西走廊
波斯(今伊朗)
对外开放
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
元大都的描绘:
“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之比。” 到处是金银财宝,遍地是绸缎,非常富饶。
《马可·波罗行记》:他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
根据马可波罗的口述,写成了《马可·波罗行记》
伊本.奥贝德拉墓碑
在元代,许多来华贸易的蕃客留居下来,病逝于中国。在泉州,蕃客的墓碑几乎到处可见。像左图这样阿拉伯文和汉文合璧的墓碑,泉州有很多。最为典型的一块墓碑,一面刻着阿拉伯文的《古兰经》和死者姓名,另一面用汉字刻有死者的儿子为父亲写的墓志铭。
想一想,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反映了中外经济交流的繁盛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又称为什么?
陶瓷之路
为什么汉朝时陆上丝绸之路发达,而宋元时期则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运输主要货物由丝绸转变为瓷器,瓷器不适合通过陆路的马、骆驼运输;宋元时期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陶瓷成为宋元时期对外开放与交流的重要物品,中国的陶瓷取代铜器、玻璃皿,成为亚非欧各国人民的日程生活用具
China
“元朝的统一”和“民族融合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元朝的统一,为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有力条件促进了民族融合。
元朝民谣:胡人有妇解(xiè )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胡人(蒙古人)有妇解(懂得 )汉音,汉女亦解调(会弹奏)胡琴
这两句诗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
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的表现:
① 开发边疆。
② 各族内迁。
③ 、 等族汉化。
④ 开始形成。
边疆
契丹
女真
回族
汉族
回族
回族
民族融合
在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划中,哪个自治区的名称冠用了“回族”一词?
这说明了该自治区民族的主体是哪个民族?
回族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辽阔,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同步练习
1、1271年正式定国号为元的是: (  )
A、铁木真 B、元昊 C、忽必烈 D、阿骨打
2、下列哪一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
A 起兵反抗辽统治者的压迫 B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C 定国号为元 D 灭亡金朝
3、西藏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始于 (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4.1206年,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
A.北宋、辽、夏、金
B.南宋、辽、夏、金
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
5.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蒙古族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他们受契丹族的压迫
B.元朝的统一局面,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C.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表现
D.元朝时,境内人口大规模流动,客观上加强了民族融合
6、现在我国实行省、市、县、乡四级行政区划设置,其中省级行政区划始于( )
A.秦 B.隋 C.唐 D.元
7、一位生活在元大都的商人 不可能经历的是( )
A.从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浏览
C.受到锦衣卫盘查审讯 D.与回族人共进午餐
8.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
9、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封建王朝的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
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
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传》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扫六合:指统一中国),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夫外之郡县,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 ──《元文类》卷40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回答,“秦王”有没有再分封诸侯?
(如果没有,它推行的是什么制度?)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元朝实行了什么制度?它在当时起
到了怎样的作用?
1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并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的运河分别开凿于什么时期?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分别是谁?
(2)对比两幅图,看看不同的历史时期运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两条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