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蚂蚁做操》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蚂蚁做操》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蚂蚁做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内容。针对课程标准,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孩子思维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好玩,好动,对事物存在好奇心,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因此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体会算法的多样化。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和实践操作法是我在本节课运用的主要方法,通过创设
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区感知事物的特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
合,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掌握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做操的情境吗 仔细看一看,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情境图)
生:图中有4排小蚂蚁在做操,每排有12只小蚂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
板块二、探究新知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向同伴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并交流计算过程,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是怎么圈的 结合圈的结果,说一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每排12只,共有4排,用连加法计算12+12+12+12=48(只)。
把小蚂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先算6×4=24(只),再算24+24=48(只)或24×2=48(只)。
分成两部分计算,先算10×4=40(只),再算2×4=8(只),最后算40+8=48(只)。
把12只小蚂蚁平均分成6份,先算4×2=8(只),再算8×6=48(只)。
师:你能试着用竖式来算一算12×4吗
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交流各自的算法,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及书写格式。体会乘法竖式与点子图、列表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8、40、48的含义。
第一步,4乘2结果是8个点,所以8写在个位上;
第二步,4个十是40个点,写的时候相同数位对齐;
第三步,再把8和40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得48。
学习乘法竖式规范的简写形式。
8写在个位上,表示8个一;4写在十位上,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这样书写更简便易懂。
师:请你试着算一算213×3。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各种算法,重点说一说竖式计算每一步的含义。
【设计意图:借助点子图这一直观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和计算道理,尤其是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实际含义。】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1.计算。
43×2= 21×3= 12×4=
243×2= 321×3= 112×4=
2.填一填。
3.一个足球32元,李老师买了3个,花了多少元钱?
4.商店运来香蕉12筐,运来苹果的筐数是香蕉的4倍。商店两种水 果一共多少筐?
答案:
1. 86 63 48 486 963 448
2. 46 84 846 286
3. 32×3=96(元)
4. 12×4+12=60(筐)
板块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蚂 蚁 做 操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自我感觉本堂课学习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错,但是这堂也不免有些遗憾:学生是学习主体,课上我尽量将自主权交给学生,但教师的引导也不少,应该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的空间和时间。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