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认识时、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认识时、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内容。针对课程标准,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通过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掌握基本的时间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还较为薄弱,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要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采用实践操作法,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以学生自主探究为途径,加以教师适当的引导、自主讨论、小组交流等方法组织教学,学生能在开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应用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
师:昨天我们的预习作业是小组合作画一个钟面,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在钟面上都画了些什么呀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钟面。
每个同学也可以走过去看看别的小组画的钟面。
师:同学们的钟面画得都很漂亮。虽然大家画的钟面形状各不相同,但有几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钟面上都有1~12的数字,有时针、分针,还有很多刻度线。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认识时、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预习引入,通过小组合作画钟面,展示小组所画的钟面,以及欣赏其他组的钟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互补、互学,了解钟面的本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欲望】
板块二、探究新知
1. 认识钟面。
(1) 认识大格。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
你知道在钟面怎样算是一大格吗
指名回答。
师:每两个数字之间就是一大格,从12到1是1大格,1到2也是1大格。
师:你还能说说从哪到哪也是一大格吗 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是不是有12大格呢 我们来数一数。(出示结语:钟面上有12个大格)
(2)认识小格。
师: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 组长拿出学具钟,和组员一起看一看,数一数,再进行讨论。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
(出示放大的钟面,一起数一数)
师:其他大格里也有5个小格吗 再找几个大格数一数。(出示结语: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师:那整个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呢 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12到1是5小格,到2呢 你怎么算的 到3呢 用哪句口诀 到6呢 口诀是……到9呢 从12到10有几小格 你怎么知道的 到11呢 到12呢
生: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齐读)
在数小格时,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比较简单。当超出口诀的范围时,可以用每次加5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习对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已有初步的认识。通过汇报与交流,加强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对钟面的认识更完整、更深刻】
2.建立时、分的概念。
(1)认识“时”。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大格和小格,你知道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走的吗
(钟面上指针走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
演示:时针从12走到1。
师:它从12走到了几 走了多少 时针走一大格是多少小时 (出示结语: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1小时也称1时。
师: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 走3大格呢
师: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12走到6呢 如果是从7走到11呢
小结:看来,时针的走动一般以大格为单位。要知道时针走了几小时,只要看时针走了几个大格。
(2)认识“分”。
师:时针表现过了,分针也想出来活动一下筋骨了。
演示:分针走一小格。
师:分针走了多少 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时间呢 (出示结语: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师:分针从12 走到1,是几分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12走到2呢 用哪一句口诀 从12走到4呢 从12走到7呢 从12走到9呢 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出示结语: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小结:看来,分针的走动一般以小格为单位,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一圈有60小格,就是60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情况,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时”“分”的概念】
3.认识1时=60分。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时和分,那时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来拨钟看一看。
师: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接下来我们拨动表针。看,时针和分针同时开始走动了。分针走到了4,时针有没有走满一大格 分针继续走,走到了6,时针走满一大格了吗 走到9呢 走到了12,时针和分针同时停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通过拨钟,我们发现,时针从1走到2,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60分。而且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
师:是不是每次时针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呢 课前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学具钟,分针都指着12,但时针指的数字各不相同。请小组长拿出学具钟拨一拨,组员一起看一看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情况。
师: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着数字12的时候是12时整,也可表示为12:00;当时针指向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向6,此时便是几时半。30分也可说成半小时。
师:时针每次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也就是说1时=60分。(板书:1时=60分)
学生齐读。教师出示课件欣赏。
【设计意图:理解时和分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发现这一规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思考、发现,然后通过不完全归纳,惊奇地发现:每次时针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由此得出:1时=60分】
板块三、课堂练习
1.填一填。
(1)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
(2)分针从12走到1是( )分,从12走到6是( )分,从12走到9是( )分。
(3)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是( )分,所以1时=( )分。
2.判一判。(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时针走一大格1时,分针走一大格是1分。 ( )
(2)一人唱一首歌要3分钟,5人合唱一首歌要15分钟。( )
3.在( )里填上时间单位。
(1)一节数学课上了40( )
(2)爸爸每天工作约8( )
(3)看一场电影用了90( )
(4)亮亮每天保证9( )睡眠时间。
答案:
1.(1)1 1(2)5 30 45(3)1 60 60
2.(1)×(2)×
3.(1)分(2)时(3)分(4)时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认 识 时 分
1时=60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在教学中实现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合。
3.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4.采用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培养了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自信心。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