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3.2内能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3.2内能 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内能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三、教学分析
首先,学生对分子动理论与已有初步认识,但由于知识比较抽象,即感性认识稍显匮乏,因此在理性认识建立的过程中存在困难。为此,要注意迎合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推理、类比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其次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状况。九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已从感性走向理性的发展阶段。但感性认知,仍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对抽象事物的认识。因此,本课程应以感性知识为依托,通过理性分析与判断,获取新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情境引入:
观看视频:神州十三号返回舱回收回顾
在画面中我们看到返回舱在下落时,猛烈的燃烧,像流星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大家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摩擦产生的这个热,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内能(板书内能)
(二)新课讲解
一、内能
一、分析类比,建立概念
认识内能观察比较
1.运动的物体具有什么能呢?在上一节我们知道了,微观的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那么分子的运动也具有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在上一节我们也知道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也像弹簧一样可以拉伸可以压缩,所以分子之间也具有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小结:归纳内能的定义
板书:内能=分子数(分子动能+分子势能)
二、内能的影响因素
讨论:机械能与内能有什么区别?
首先从定义角度进行区别,机械能是宏观物体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内能是围观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重力势能的大小因素有哪些?弹性形变程度影响着弹性势能,所以影响机械能的因素有
质量、速度、高度和弹性形变程度。
那么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分子的热运动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分子个数越多,内能也就越大,所以分子个数越多,分子质量就越大。温度和质量是内能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还跟状态小结: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小试牛刀:判断对错
①.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②.铁水具有内能,冰块没有内能
③.相等质量的 0°C水和冰内能一样④.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二)作业
1、基础性作业:完成教材第1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练习。
2、拓展性作业:尝试将铁丝升温,至少四种方法
(三)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