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7张PPT。全民族的抗战思考: 77年前七七事变发生于何时、何地?有何历史影响?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果你是当时中国的青年,你会做出怎样的决择?民族危亡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材料二: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蒋介石(1937)阅读材料 分析民族抗争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阅读课文和材料:○说说“七七”事变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反应以及回应.○思考:中共抗日通电和蒋介石讲话是在什么形势下发出的?这能够说明什么问题?国共携手,共赴国难!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将在陕甘宁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924年1月1937年9月打败北洋军阀抵抗日本的侵略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温馨提示:面对日军的疯狂入侵,有多少种抗日力量奋起抗争?自主阅读 探究民族抗争阅读书本76页至77页,思考: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海外华侨支援……说说你从图中查找到的几次会战,指出重要战役名称。二、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请讲述平型关战斗的经过和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台儿庄战役李宗仁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抗日报国的机会。”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敌斗志。百团大战简况表百团大战形势图百团大战的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三、敌后的抗战想一想○ 结合图示,分析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思考敌后抗日根据地如此分布的原因。○ 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敌后抗日根据地作战有哪些形式。地雷战破袭战地道战麻雀战伏击战你知道吗?平型关战斗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淞沪会战彭德怀指挥作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连连看国共联合抗日——共赴国难活动与探究多次打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的兵力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通过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战,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歼灭了大部分伪军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关系如何?四、海外援助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侨抗日社团和爱国华侨的影响和带动下,世界各地为捐资助战的华侨抗日筹赈运动如火如荼。在抗日战争中,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就有捐资助战的事例。抗战期间,华侨不仅在当地对祖国的抗战进行现金和物质方面的捐助,更为国内的抗日战场送上了一批批优秀儿女。抗战爆发后,海外华侨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回国参战的热潮。海外华侨捐赠的救护车○ 结合所学知识与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千万颗青年的心,埋藏着对敌人的仇恨,在山野田间长长的行列,结成了坚固的阵线。看群众已抬起了头,看群众已扬起了手,无数的人和无数的心,发出了对敌人的怒吼,士兵瞄准了枪口,准备和敌人搏斗。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筑成坚固抗日的阵线,你的名字将万古流芳,在历史上灿烂辉煌。《延安颂》抗战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参战人员: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共同抗日。爱国华侨积极参与。党派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基础上团结一致。军队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问题探究 民族抗争畅所欲言 民族启示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民族的抗战》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卢沟桥抗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解析】卢沟桥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开始,台儿庄战役是民党取得正面抗战的重大胜利,平型关战役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百团大战。所以选D。2.(2013年广东省珠海市中考)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C.平型关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B.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局部抗日的开始【解析】正确答案选C。A项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项错误,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战全面爆发;D项错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百团大战。3.某学校学生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如下图片及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拟订的探究性题目中最为恰当的一个是( )A.坚持持久抗战 B.全民族的抗战 C.中流砥柱 D.走向深渊【解析】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正面抗战的重大胜利,平型关战役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地道战反映的是敌后游击队英勇抗战的事迹,回民支队显然是在描述少数民族的抗战,四者的共同之处是都反映了全民族的抗战,故答案选B,ACD反映不出四幅图片的内在联系。4.(2012·荆门)日本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后,李宗仁对部下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是非不分,虽败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这里的“救国机会”是指A.台儿庄战役 B.平型关多大捷 C.七七事变 D.百团大战【解析】本题难度适中,捉住题目关键信息李宗仁,台儿庄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答案:A。5.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为(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国民革命军新四军C.抗日革命军第八路军 D.国民政府军第八路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答案是A。6.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C.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建立的 D.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解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同年9月国民党中央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所以,只有A项符合题意。7.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八一三事变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一·二八事变【解析】:本题考查重大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掌握结论性观点是深刻理解、把握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环节。八一三事变是淞沪会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不战而退入关内,东北沦陷。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因此答案为B。8.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幅图片,综合这几幅图片,以下说法最恰当的是( )A.抗日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 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始终是抗战的主要力量C.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始终积极组织抗战 D.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信息反映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由国民党,共产党,人民大众和少数民族人民都积极参与的对日反抗作战,这说明中国的抗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所以答案选C,ABD三项与此主旨不符。9.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答案:B。【解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选B。10.(2014嘉兴舟山)嘉兴有一所百年名校──嘉兴一中。20世纪三十年代末烽火连天,她辗转多地来到天目山成立“浙西一中”,直到四十年代中期才迁回嘉兴,恢复省立嘉中。依据材料推测,该校经历了(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解析】20世纪三十年代末恰逢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1945年),其余答案中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不在此范围内。因此选C。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在卢沟桥作战中,二十九军组织大刀突击队夺桥,战士们抡起大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音乐家麦新为此作《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抗战的正规军,后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前进。冲向那敌人,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1)《大刀进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2)大刀突击队的英勇事迹及《大刀进行曲》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3)这首歌成为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答案:(1)日本侵略者。(2)体现了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共抗外侮,誓死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3)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害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材料二: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这个意义,是在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里原来就包括了的,因为工人、农民占了全民族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我们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所规定的十大政纲,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但是现在的情况,使得我们要把这个口号改变一下,改变为人民共和国。这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斗争的可能性。──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材料三:见下图。(1)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是否实现了?为什么?(2)日本侵华的目的是要变中国为它的 。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答案:(1)反映的共同问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间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2)殖民地中日民族矛盾(3)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以捐款、捐物或到中国国内直接参战等各种形式支援中国人民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得到了各族人民、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同时也说明邪恶势力和破坏和平的反动行为会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全民族的抗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结合时政,简单回顾七七事变的过程和影响。通过阅读课文及史料,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过程及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史实;2.自学课文,叙述全民族抗战的概况;研读史料,讨论交流,说明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明确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3.通过影视资料和史料,知道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抗战洪流中不同群体为追求和平正义、捍卫民族独立自由而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4.认识中国人民的团结抗日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树立爱国意识和培养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全民族抗战的主要史实2.难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教学策略1.采用“民族危亡──民族抗争──民族启示”的结构,创设历史情境,播放音像资料,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2.利用史料分析法、阅读讲解法、归纳概括法等方法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政导入民族危亡1.播放视频“习近平77年七七事变纪念日活动”请同学们说一说77年前七七事变发生于何时、何地?有何历史影响?2.问: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果你是当时中国的青年,你会做出怎样的抉择?3.师总结,引入课题“全民族的抗战”1.生看视频,通过问题回顾上一课“七七”事变内容,答出:1937年7月7日,北平西南卢沟桥,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八年抗战开始2.预计生能顺利说出要去抗争等等的话运用新闻材料导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上一课的内容,对本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更好地创设民族危亡的历史情境,以这样一个话题引领学生走进全民族抗战的岁月???????阅读梳理民族抗争????师过渡:面对日本全面侵华的威胁,国民党和共产党采取了什么样的决定?两党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看以下两段材料:1.展示::“中共抗日的电文”和“蒋介石讲话”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说说 “七七”事变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反应以及回应2.请生根据课文和史料思考:中共抗日通电和蒋介石讲话是在什么形势下发出的?这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3.师过渡:“国共携手,共赴国难,两党的统一战线是宣告成立了,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正式形成的呢??1.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和课文内容,说说“七七”事变后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反应以及回应2.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各抒所见,学生相互交流并点评?3.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问题?1.解读史料,培养材料分析和解读能力,教给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方法?2.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和整合知识的能力??自主探究? 民族抗争?1.阅读书本76页至77页,思考:面对日军的疯狂入侵,中华民族有多少种抗日力量奋起抗争??2.出示P77图3—19,图文结合讲解该图,要求学生从图中查找出抗战期间的几次会战和重要的战役???3.国民党正面战场(1)请讲述平型关战斗的经过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师过渡:李宗仁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抗日报国的机会。”这抗日报国的机会是什么呢?(2)播放视频《血战台儿庄》,呈现材料,请学生谈谈他的体会?4.敌后的抗战(1)结合图示,分析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2)思考敌后抗日根据地如此分布的原因(3)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敌后抗日根据地作战有哪些形式。?? ?????????????你还知道哪些全民抗战的人或事(如:铁道游击队,麻雀战,破袭战)5.海外援助展示“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支援中国人民抗战”的图片1.快速阅读课本,生通过分析得出: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海外华侨支援等等2.看图片,知道战役的概况。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解惑。(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指导他们看中国地图)?3.(1)学生述平型关战斗的经过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2)生看视频《血战台儿庄》谈谈他的体会??4.快速阅读课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读问题?5.生写写“海外援助”的相关图片解说词,并展示交流1.通过设疑导思,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会根据信息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了解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积极军事行动,体会国共两党的合作、团结抗战,为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3.(1)帮助学生完成对历史事件的理性认识??(2)利用影视资料和史料,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全民族的抗战,体会中国军人的英勇抗战,浴血捐躯的爱国精神和国共合作,老百姓对抗战的支持,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4.用讨论的方式可激发思维,碰撞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斗争,明白中流砥柱的含义?5.图片的观看可使学生感受到以陈嘉庚等为代表的爱国华侨是如何支援抗战的,写解说词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问题探究民族抗争???师过渡:我们的抗日战争把各方的力量组合在一起,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延安就是把革命火种播撒到全国的地方请学生朗读《延安颂》问题讨论:结合所学知识与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学生朗读《延安颂》?回顾本堂课内容,梳理史实来支撑史论???对凌乱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畅所欲言 民族启示总结本堂课学习,让生畅谈历史感悟再一次响起《国歌》,在歌声中结束学生各抒所见,在老师的引导下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情感教育,以史励今??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成功补充了史料。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丰富史料,组织学生探究全民族抗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影视资料和图片,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全民族的抗战,体会中国军人的英勇抗战,浴血捐躯的爱国精神和国共合作,老百姓对抗战的支持,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民族”话题为核心,通过史学资料(文物资料和文献资料)的丰富解读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近历史的真相和提升历史思维,重点采用阅读分析、问题探究方式进行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使学生收获了如何归结和建构知识网络,又可在交流中获取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以时政热点引出“民族危亡”,最后以“民族启示”回应结束,前后呼应,逐层分析、解说,更易于学生对难点的突破,教学较为成功。2.不足之处本课设计主要是引领学生通过自主推理感知全民抗战,结合史料来验证学生的推理,通过史料研读进一步分析全民族的抗战,但设计中细节处理不够细致,对学生活动没有分工明确,回答问题不积极。因史料信息过多,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研读,部分学生在归纳史实评价时出现茫然之态。3.改进思考本课时学习重点是“全民族抗战的主要史实”,把抗战中的重要事件的名称、时间、地点、原因、影响等内容用列表的方法概况出来,既简单明了,又能突出重点。设计方案需要进一步改进,如对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把延安的内容顺畅地处理整合到教学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 全民族的抗战 》教学课件.ppt 《全民族的抗战》同步测试.doc 《全民族的抗战》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