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设计知识简图也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下图反映的是世界史上的一些重要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是(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A项表述了巴黎和会的情况,这是一战后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召开的会议;B项是慕尼黑会议的情况,这是二战前英法等国绥靖政策的反映;C项是正确答案;D项表述了雅尔塔会议的情况,这是二战期间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主要是规划了战后的和平问题,故选C项。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老兵回忆说“9月13日我们的队伍突入市区,攻占了市中心,双方开始了逐街逐屋的争夺厮杀,光是火车站一个地方就先后易手十多次。斯大林和希特勒都下定了拼死争夺的决心”。上述内容描述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不列颠空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解析】本题旨在考察二战中的重要战役斯大林格勒,A项表述是一战中的重要战役,B项是德国和英国之间的战役,不符合斯大林拼死争夺的这一历史常识。C项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是正确答案,D项是在英吉利海峡附近,故选C项。3.2014年6月6日,美、俄、英、法等20国首脑齐聚法国参加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70年前这次登陆直接加速了( )A.意大利的投降 B.德国的失败 C.日本的投降 D.联合国的建立【解析】关于这一题的设计一是考虑了我们历史教学中一些有周年纪念意义的考点,今年是诺曼底登陆战70周年纪念日,二是考察它的登陆意义。二、非选择题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兹宣告。……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同本宣言签字国的政府合作,而不与敌人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1)上述材料出自何时签订的哪一文件?这一文件的签订有何意义?(2)材料中的“敌国”是指哪些国家?(3)“本宣言签字国政府”为打败法西斯侵略,在政治上、军事上进行了哪些合作?参考答案:(1)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2)德国、意大利、日本。(3)政治上,召开了开罗会议等;军事上,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解析】课标要求知道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大事件,探究二战是如何演变成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的,除了掌握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本课要点的理解和回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重要的法西斯国家,开罗会议,诺曼底登陆战等知识的落实情况。三、探究题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问题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首先挑起战争的德国的目的是企图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即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以解决其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市场等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再次首先挑起战争的德国的目的仍旧是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1)德国首先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什么?(2)列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两次“闪电战”。1942年初,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什么宣言?结成了什么联盟?(3)德国两次首先挑起了世界大战,它达到挑起战争的目的了吗?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夺取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凡尔登战役(2)“闪电战”德国突袭波兰、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宣言:《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3)没有。启示:战争不能解决所有的政治问题,反而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世界各国在发生国际争端时,应该采用对话、谈判等和平的方式解决,而不应该付诸武力。【解析】课标要求知道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二战中的一些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以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等相关知识点。本题考察的知识点就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另外本题的问题设计综合性强,既有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也有和平问题的联系,可以有效地通过对类似事件的比较和相关联历史事件的联系考察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意大利投降;《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二)通过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对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会议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所起的积极作用;(三)通过对有关历史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本课重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开罗会议。2.本课难点: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欧洲第二战场的理解。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贵有思导入新课Q1、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为什么屡屡得手?Q2、你认为在这样的态势下,反法西斯国家怎样做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1.生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主要原因②法西斯国家比较成功地采取了闪电战的战术③受侵略国未能团结起来,各自为战,被德国各个击破2.预计学生能说出要团结起来之类的话,这样就可以联系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这一新课内容???既回顾了上一节课的知识,有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图片解析知历史?呈现图3-48引导学生思考:(1)说说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有什么标志意义?(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怎么样建立起来的。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师归纳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强调时间及标志?学生结合书本内容根据老师的问题逐一回答??在问题解读中串联历史知识,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问题设计采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解决问题通过归纳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强调知识点的落实?????阅读梳理明历史?1.请生快速阅读课文P91,找出二战的三个主要战场,各个战场的转折点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补充史料: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视频,中途岛战役的视频等)相关史料)2.请生根据图片史料思考,说说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讨论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小组讨论,这场战役苏军为什么能取胜?3.由学生的答案着手补充相应的知识点,整理归纳斯大林战役的意义4.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一次战役介绍它的有关概况5.展示有关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的图片6.展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转折性战役简表1.学生快速阅读课本,回答三个战场,(也许只能答出两个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而北非战场在书本中的 提示不是特别明显,学生不一定能找出来2.斯大林格勒的战略地位学生通过读图和书本知识可以掌握3.斯大林战役为什么是一战和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为什么是德军失败作为结束,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回答肯定是不全面的4.学生叙讲有关二战中转折点性质的相关战役的故事5.学生欣赏了解意大利政府法西斯分子下台并对德作战的情况6.学生整理有关内容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补充部分史料,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并且为思考题提供解题的答案2.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埋下伏笔3.因为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一个人解决有困难,所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并且老师还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4.学生讲故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叙讲,加深对这些历史故事的印象5.知道轴心国集团瓦解的情况6.通过这种整理让学生掌握主要的知识要点,便于记忆,也是和当前的闭卷考试相适应学会比较明历史呈现空白表格,请生归纳二战期间两次重要的会议(包括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参与国家,主要内容等)?学生归纳表格所示历史知识?对凌乱的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对于相类似的知识通过表格法比较,既可以起到缩短教学时间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还可以把容易混淆的知识分辨清楚德黑兰会议中有关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相关内容有可以作为下一知识点开启的过渡视频激趣话历史展示诺曼底登陆站的图片及相应的一些文字解说,播放诺曼底登陆战的视频诺曼底登陆战的知识梳理要求。(要求掌握时间、地点、主要部队、结果和意义)结合阅读卡思考诺曼底登陆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浏览图片及欣赏视频?落实知识梳理内容?结合阅读卡回答诺曼底登陆成功的因素通过视频及图片知识,增强学生对诺曼底登陆战这一 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知识梳理落实重要的知识点,便于学生解答有关作业知识补充史实,引领学生接近历史真相,更加全面的掌握诺曼底登陆成功的原因开放式设计,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小结根据板书,归纳本课重要知识点。浓缩板书,一个同盟,两次会议,三个战场,三次战役,一次登陆学生在老师引领下回归本课知识浓缩的板书可以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四、板书设计副板书:一个同盟,两次会议,三个战场,三次战役,一次登陆五、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板块教学,思路清晰本课时设计通过课堂四个环节:图片解析知历史、阅读梳理明历史、阅读梳理明历史、视频激趣话历史,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始终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内容容量相当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提炼出最精彩的教学内容,有效完成了课标要求落实的知识,达到了“多而不乱、繁而不紧”,这种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彰显了一个教师对教学材料的处理,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2.精心设问,提亮课堂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课堂提问应该要从学生容易回答的提问开始,由浅入深,具有梯度性,而且最难的提问也要遵循学生“跳一跳能摘桃子”的认知规律,每一节精彩课堂总有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本课时的教学中我在每一环节的问题设计中总是尽量从这些方面去考虑。比如在教学设计的“学贵有思”这一环节中,我就采用了问题设计来导入。三个问题难度逐渐增强,体现了梯度性。并且这里的问题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这样的问题设计理念也体现在我本节教学的每一个问题提问环节。3.视频激趣,体现韵味历史课要想有历史味,除了教师本身扎实的知识储备以外,还要用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呈现给他们。课本史料丰富,图文并茂,这些图文确实比较能让学生激发兴趣,增加感性印象,但是毕竟有图像无声音,单凭学生欣赏或者老师的口述可能无法达到渲染课堂气氛的效果,这时教师能精心选择一些学生想了解但是又不是很熟悉的视频资料,就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历史味,也能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在本课中我就选择了“诺曼底登陆战”等视频资料,既能让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又体现历史课的历史味。(二)不足之处因为课时内容太多,要达成所有预设,时间上总会略显不足。为了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的每一环节,特别是让学生叙讲的部分总显得仓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设计的初衷,比如在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一次战役介绍它的有关概况时,就只能选择极个别的同学来讲述,参与度就比较窄。另外在小组讨论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什么是苏军胜利德军失败的情况时,由于补充的资料不够充分,视频资料也有不足,学生仍然知之甚少。课件17张PPT。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①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主要原因)③受侵略国未能团结起来,各自为战,被德国各个击破2.你认为在这样的态势下,反法西斯国家怎样做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②法西斯国家比较成功地采取了闪电战的战术Q1.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为什么屡屡得手?学贵有思联合图片解析知历史1.说说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有什么标志作用?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怎样一步步建立起来的?1.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这也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阅读梳理明历史2.二战的转折 阅读P91的内容,找出二战的三个主要战场,各个战场的转折点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请你选择其中的一次你比较感兴趣的战役介绍一下相关情况。(一)斯大林格勒战役1.结合图片和书本知识,说说斯大林格勒的的战略地位?2.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3.小组讨论,这场战役苏军为什么能取胜?(二)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战役) 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1942年6月,日军进攻美国的太平洋海军基地中途岛。美国成功截获了日军的密码,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最后,美国以少胜多,日军损失惨重。从此,美国取得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三)阿拉曼战役1942年10月英军发动反攻,将德意军队赶出埃及。1943年5月,彻底清除了北非地区的德意军队,北非战事结束“阿拉曼战役之前,大英帝国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之后,大英帝国战无不胜。” ——丘吉尔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转折性战役简表(四)意大利投降阿拉曼斯大林格勒1942.10~111942.7~1943.21943.9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意大利最后参战,最先投降。学会比较辨历史三、开罗会议与德黑兰会议以列表的方式概括开罗会议与德黑兰会议的概况讨论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着重研究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及战后德国安排等问题1943、11 美英中1943、11、 苏美英三大战场转入反攻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性转折视频激趣话历史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四、诺曼底登陆 四、诺曼底登陆 1.时间、地点:2.参与部队:3.结果:4.意义:1944年6月6日凌晨法国诺曼底以美、英为主力的盟军盟军成功登陆,建立起向德国腹地进攻的战线。①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役。②迫使德国不得不同时在东西两个方向分别与苏、美、英进行战斗,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③极大地打击了德国的军事力量,加快了战争的最后胜利。知识梳理①成功制造了虚假情报,迷惑德军,从而保障登陆的顺利进行。③恶劣的天气使德军放松警惕,为登陆制造了机会。②周密的登陆计划。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2.1,华盛顿,《联合国家宣言》大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中途岛海战:1942.6,阿拉曼战役: 1942.10国际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1944.6,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苏德战场的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讨论了如何进行对德作战以及战后欧洲安排的问题。讨论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的问题。1943.1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课堂小结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了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动脑筋德军失败原因:①苏联军民士气高昂,本土作战。②有盟国的支持。 ③德国的战线太长,补给困难,缺少冬季作战准备 。④德国是非正义战争,士气低落,缺乏外援。⑤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无从发挥。苏德战场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陷入两面夹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同步测试.doc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学设计.doc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学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