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外科护理》(协和医大版·2021)同步教学教案:第十八章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外科护理》(协和医大版·2021)同步教学教案:第十八章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教案

资源简介

教 案
系部:
教研室 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 学时
层次、专业 授课方式 多媒体
授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授课章节 第十八章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教学目标 1.掌握肠梗阻的身体状况、护理措施。 2.熟悉肠梗阻的治疗要点、护理诊断。 3.了解肠梗阻的病因和分类、病理生理。 4.学会按照护理程序对肠梗阻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5.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与病人有效沟通的能力。
主要内容 第十八章 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肠梗阻的身体状况、护理措施。 难点:肠梗阻的身体状况、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案例导入、启发讨论式、情境教学
使用教具 多媒体
基本教材 参考书目 基本教材:《外科护理》狄树亭等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外科学》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护理学》郭书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课后作业 1.记忆本章重点内容. 2.完成本章课后护资体验。
教学内容
情景导入 患者王先生,男性,47岁,主因突发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伴停止排气、排便5h急诊入院。既往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病史3年。查体:T37.3℃ P90次/分 R23次/分 Bp100/70mmHg 急性病容,腹部稍膨隆,全腹有压痛,上腹部有反跳痛,肠鸣音10次/分。初步诊断:肠梗阻 工作任务 1.为王先生做出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 2.为王先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概述】 1.分类 (1)按发病原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三类。 (2)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单纯性肠梗阻与绞窄性肠梗阻2类。 (3)其他:按梗阻部位可分为高位(如空肠上段)和低位(如回肠末段和结肠)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肠梗阻;按发病缓急分为慢性和急性肠梗阻。 2.病理生理 (1)肠管局部变化 (2)全身性变化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症状:肠梗阻病人典型的四大症状为腹痛、腹胀、呕吐和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腹部体征: 视诊: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常可见腹胀、肠型和异常蠕动波;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的腹胀多不对称;麻痹性肠梗阻则呈均匀性全腹胀。 触诊:单纯性肠梗阻可有轻度压痛但无腹膜刺激征,绞窄性肠梗阻时可有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 叩诊:绞窄性肠梗阻因腹腔有渗液,可叩及移动性浊音。 听诊:机械性肠梗阻时,可闻及气过水泡音或金属音、肠鸣音亢进。绞窄性或麻痹性肠梗阻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全身表现:单纯性肠梗阻早期多无明显全身改变,晚期可有唇干舌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尿少等脱水体征。严重脱水或绞窄性肠梗阻时,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中毒和休克征象。 (4)几种常见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1)粘连性肠梗阻 2)肠扭转 3)肠套叠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影像学检查 (二)治疗要点 1.非手术疗法 2.手术治疗 (三)术后评估 了解麻醉及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补液情况。评估术后病人生命体征、切口情况、有无术后不适。如有引流,了解引流管的情况等。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或恐惧 与担心疾病的预后、对手术缺乏认识有关。 2.组织灌注量异常 与肠梗阻致体液丧失有关。 3.疼痛 与肠蠕动增强或肠壁缺血、手术有关。 4.舒适的改变:腹胀、呕吐 与肠腔积液积气有关。 5.体液不足,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与呕吐、禁食、肠腔积液、胃肠减压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禁食呕吐有关。 7.潜在并发症 肠坏死、腹腔感染、休克、肠粘连、肠瘘等。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疗法及术前护理 1.体位与饮食 2.胃肠减压 3.缓解腹痛 4.缓解腹胀 5.呕吐病人的护理 6.记录出入液量和合理补液 7.防止感染 8.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二)术后护理 1.体位 2.饮食 3.病情观察 4.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5.活动 6.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三)健康教育 1.告知病人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 2.出院后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 3.避免饭后进行剧烈活动,保持大便通畅,老年病人便秘者及时服用缓泻剂,如有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就诊。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