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案系部:教研室 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 学时层次、专业 授课方式 多媒体授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授课章节 第十五章 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教学目标 1.掌握腹部损伤的身体状况、护理措施。 2.熟悉腹部损伤的病因、治疗要点、护理诊断。 3.了解腹部损伤的分类、辅助检查。 4.学会按照护理程序对腹部损伤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5.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与病人有效沟通的能力。主要内容 第十五章 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腹部损伤的身体状况、护理措施。 难点:腹部损伤的护理措施。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案例导入、启发讨论式、情境教学使用教具 多媒体基本教材 参考书目 基本教材:《外科护理》狄树亭等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外科学》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护理学》郭书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课后作业 1.记忆本章重点内容. 2.完成本章课后护资体验。教学内容情景导入 患者张先生,男性,18岁,主因不慎被车撞到左侧腹部1h,紧急送到医院。查体:T36.5℃,P110次/分,R21次/分,BP90/60mmHg。面色苍白,周身冷汗,腹软,左上腹部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移动性浊音阳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109个/L,中性粒细胞70%,红细胞3.5×1012 /L,血红蛋白90g/L。B超检查:腹腔积液,脾脏回声欠均匀。初步诊断:脾破裂 工作任务 1.为张先生做出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 2.为张先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概述】 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腹壁损伤:闭合性腹壁损伤常见表现为受伤部位肿痛和压痛,有时可见皮下瘀斑,其程度和范围随时间推移逐渐减轻,而且无休克、胃肠道症状及腹膜刺激征;开放性腹壁损伤可见伤口,伤口有流血或腹腔液体流出,严重者可有脏器脱垂。 (2)腹内器官损伤 空腔器官破裂以腹膜炎表现为主。主要为持续性腹痛和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等);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其程度因空腔器官内容物不同而异。有的出现气腹征。直肠损伤可见鲜血便,泌尿系统损伤可有血尿、少尿或无尿。 实质器官和血管破裂以内出血或失血性休克表现为主。主要有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尿少等,甚至发生休克。出血量多于500毫升时腹部可出现移动性浊音。肝、肾、胰腺破裂时,如有胆汁、尿液、胰液进入腹腔,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影像学检查 (3)腹腔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 (4)腹腔镜检查 (二)治疗要点 1.急救处理 2.非手术治疗 3.手术治疗 (三)术后评估 了解麻醉及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补液情况。评估术后病人生命体征、切口情况、有无术后不适。如有引流,了解引流管的情况等。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或恐惧 与意外创伤的刺激、出血及内脏脱出的视觉刺激有关。 2.腹痛 与腹部损伤有关。 3.体液不足 与腹内脏器破裂或穿孔等有关。 4.潜在的并发症 腹腔感染、腹腔脓肿有关。 【护理措施】 (一)急救护理 首先处理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等。 (二)非手术治疗及手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一般护理 3.观察病情 4.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抗感染 6.完善术前准备 (三)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1.体位 2.观察病情变化 3.禁食、胃肠减压 4.输液与用药 5.鼓励病人早期活动 6.腹腔引流护理 (四)健康教育 1.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劳动保护意识,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意外损伤发生。 2.无论损伤轻重,都应有专业医务人员检查,以免误诊。 3.普及急救知识,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能进行简单的急救或自救。 4.病情恢复期间,注意饮食调节,保持大便通畅。 5.出院后要注意休息,增加营养,适度锻炼,促进康复。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