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外科护理》(协和医大版·2021)同步教学教案:第五章 手术前后患者的护理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外科护理》(协和医大版·2021)同步教学教案:第五章 手术前后患者的护理教案

资源简介

教 案
系部:
教研室 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 学时
层次、专业 授课方式 多媒体
授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
授课章节 第六章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1.掌握手术前、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2.熟悉手术病人常规的术前护理。 3.了解手术的分类、切口的分类及愈合等级。 4.学会手术前皮肤准备技术。 5.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手术前、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难点:手术的分类、切口的分类及愈合等级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案例导入、启发讨论式、情境教学
使用教具 多媒体
基本教材 参考书目 基本教材:《外科护理》狄树亭等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外科学》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护理学》李乐之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护理》郭书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课后作业 1.记忆本章重点内容。 2.完成本章课后护资体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手术前病人的护理 情景导入 罗先生,70岁,体重76kg。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2年,发现腹壁切口处肿块半年入院。有吸烟史30余年,近2年吸烟每日约10根;曾有酗酒史,胃大部切除术后已戒除;喜食辛辣食物,不喜食水果,既往有习惯性便秘。病人既往有高血压10年,冠心病8余年,2型糖尿病3年,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利血平、格列型臻片等药物规律治疗。2年前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无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梅毒等病史。体格检查:T 36.5℃,P 65/min,R 17/min,BP 165/92mmHg。可见切口癫痕处8cm×12cm大小肿块,站立时明显,可回纳,未见肠型和肠蠕动波。辅助检查结果;空腹血糖:8.6mmol/L,尿常规示尿糖(++)。病人其余辅助检查;血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凝血功能正常;心电图结果:窦性心律、心肌缺血。 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 1.对罗先生进行术前的评估。 2.对罗先生进行术前准备。 3.术后预防并发症。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烟酒嗜好等。 (2)现病史 (3)既往史:详细询问病人有无各系统重要脏器疾病。 (4)用药史 (5)月经史和婚育史 (6)家族史:家庭成员有无同类疾病、遗传病史等。 2.身体状况 (1)主要器官及系统功能状况 1)心血管系统 2)呼吸系统 3)神经系统 4)泌尿系统 5)血液系统 6)其他: (2)营养状况 (3)体液平衡状况 (4)感染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5.手术耐受力 评估病人的手术耐受力。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恐惧 与下列因素有关:病人对手术效果担忧;对麻醉和手术的不了解;以往手术经历;对机体损毁的担忧;家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心理支持不够,家庭经济状况难以承担医疗费用等。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禁食、疾病消耗、营养摄入不足或机体分解代谢增强等有关。 3.睡眠型态紊乱 与疾病影响、住院环境陌生、担心手术与预后等有关。 4.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手术治疗、术前配合等知识。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心理支持和疏导 (3)认知干预 (4)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2.一般准备与护理 (1)休息:充足的休息可明显减少体力的消耗,增强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 (2)饮食与营养:根据病人手术种类、方式、部位和范围,加强饮食指导,鼓励摄入营养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3)输血和补液:拟行大、中手术前,遵医嘱作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备好一定数量的红细胞或血浆。 (4)协助完成术前检查 (5)适应性训练 (6)预防术后感染 (7)呼吸道准备:①有吸烟嗜好者,术前戒烟至少2周。②有肺部感染者,术前3~5d即给予抗生素。③痰液黏稠者,可用抗生素加糜蛋白酶雾化吸入。④哮喘发作者,术前1d地塞米松0.5mg雾化吸入。⑤有严重肺功能不全的病人,必须改善肺功能后再施行手术。 (8)胃肠道准备:①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8~12h,禁饮4h。②胃肠道手术前1~3d进食少渣流质饮食。非胃肠手术术前一般不限制饮食种类。③术前一般无需放置胃管,但胃肠道手术或某些特殊疾病(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等),应在术日晨放置胃管。④一般于术前1d晚行消洁灌肠,以防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溢出污染手术区及术后腹胀。⑤结直肠手术术前3d进食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1~2d流质饮食。术前3d起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并补充维生素K。术前1~2d口服缓泻剂等,术前1d晚及术日晨清洁灌肠或结肠灌洗。⑥幽门梗阻病人术前2~3d用温盐水洗胃,以减轻胃黏膜水肿。 (9)皮肤准备: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 1)一般皮肤准备范围:包括切口周围15~20cm的区域。 表6-1 常用手术皮肤准备范围 手术部位备皮范围颅脑手术剃除全部头发及颈部毛发,保留眉毛颈部手术上自唇下,下至乳头水平线,两侧至斜方肌前缘胸部手术上自锁骨上及肩上,下至脐水平,包括患侧上臂和腋下,胸背均超过中线5cm以上上腹部手术上自乳头水平,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后线下腹部手术上自剑突,下至大腿上1/3前、内侧及会阴部,两侧至腋后线,剃除阴毛腹股沟手术上自脐水平,下至大腿上1/3内侧,两侧至腋后线,包括会阴部并剃除阴毛会阴部及肛门手术上自骼前上棘,下至大腿上1/3,包括会阴及臀部,剃除阴毛肾区手术上自乳头连线,下至耻骨联合,前后均过正中线四肢手术以切口为中心上、下方各20cm以上,一般超过远、近端关节或整个肢体
2)特殊手术部位皮肤准备 3)物品准备 4)操作步骤:①先向病人解释皮肤准备的目的,以取得病人的配合。②铺橡胶单及治疗巾,暴露备皮部位。③用软毛刷蘸取肥皂液涂擦备皮区域,一手持纱布块绷紧皮肤,一手持剃毛刀,分区剃净毛发,剃毛刀应与皮肤形成45°角。④剃毕用手电筒照射或借助日光,仔细检查是否残留毛发。⑤用毛巾浸热水洗去局部毛发和皂液。⑥腹部手术者需用棉签蘸取汽油清除脐部污垢和油脂。⑦整理用物,送病人回病房。 5)注意事项:①剃除手术区毛发一般在术前1d或当日进行,时间过长,则失去准备意义。②剃毛时,不能逆行剃除毛发,以免损伤毛囊;绷紧皮肤,切勿剃破皮肤。③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熟练,注意为病人保暖。 3.手术日晨的护理 (1)认真检查、确定各项手术准备工作是否完善。 (2)测量生命体征,若病人有体温升高、血压升高或女性病人月经来潮时,及时通知医师要延期手术。 (3)胃肠手术及上腹部手术者应放置胃管。 (4)进人手术室前叮嘱病人排空膀胱,估计手术时间超过4h或下腹部手术者术前应留置尿管并妥善固定。 (5)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6)入手术室前取下假牙、眼镜、发夹、首饰等随身物品交给家属或代为妥善保管;叮嘱病人拭去口红、指甲油等化妆品。 (7)准备手术中需要的物品,如病历、X片、CT片、MRI片、药品、引流瓶等,并随病人一同带入手术室。 (8)与手术室人员做好交接。 (9)根据手术情况准备麻醉床及术后所需物品,如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吸引装置等,甲状腺手术需准备气管切开包。 4.特殊准备与护理 (1)急症手术者:在最短时间内做好急救处理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争取手术时间。 (2)营养不良 (3)高血压:病人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时不做特殊准备。 (4)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病后6个月内不宜行择期手术;6个月以上无心绞痛发作者,可在严密监测下施行手术;心力衰竭病人,在心力衰竭控制3~4周后再施行手术。 (5)呼吸功能障碍 (6)肝疾病 (7)肾疾病 (8)糖尿病一般实施大手术前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或轻度升高状态(5.6~11.2mmol/L)、尿糖为(+~++)为宜。 (9)妊娠 (10)凝血功能异常 5.健康教育 (1)解释手术的意义、方法、过程,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使病人对手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理解手术的必要性。 (2)术前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和活动,提高抗感染能力。 (3)指导病人术前练习相关适应性锻炼,包括呼吸功能锻炼、床上活动、床上使用便盆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尽快恢复。 第二节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生命体征: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做好记录。 (2)切口状况:了解切口部位和敷料包扎情况,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 (3)引流管 (4)体液平衡 (5)营养状况 (6)身体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病人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了解有无影响机体康复的不利因素。 (7)术后不适与并发症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疼痛 与手术创伤、管道约束、特殊体位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切口疼痛、疲乏,体质虚弱等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术中出血、失液或术后禁食禁饮、呕吐、引流、液体量补充不足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5.知识缺乏 缺乏术后康复方面的知识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安置病人 (2)体位:根据麻醉类型及手术方式安置病人体位。 (3)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根据手术大小,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体液平衡 3)其他:特殊监测项目需根据原发病及手术情况而定。 (4)饮食护理 (5)休息与活动 (6)引流管护理:根据治疗的需要,术中可能在切口、体腔和空腔器官内放置各种类型的引流物。对留置多根引流管者,区分各引流管放置的部位和作用,并做好标记,妥善固定。术后经常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压迫或堵塞,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性状和颜色,注意无菌操作,每日更换1次连接管及引流瓶。 (7)手术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切口及周围皮肤有无发红及切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等异常。 1)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可能污染切口、污染切口。 2)切口愈合等级:分为“甲、乙、丙”三级。 3)缝线拆除时间: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和病人年龄、营养状况决定。 (8)心理护理 (9)其他:做好口腔、皮肤等基础护理,保持口腔、皮肤的清洁,预防感染。 2.术后不适的护理 (1)切口疼痛 (2)发热:是术后病人最常见的症状。 (3)恶心、呕吐 (4)腹胀 (5)尿潴留:病人术后6~8h未排尿或虽排尿但尿量少、次数频繁者,均应在耻骨联合上区叩诊检查,若有浊音区,基本可确诊为尿潴留。 (6)呃逆 3.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术后出血:常发生于术后24h内。 (2)切口感染:常发生于术后3~4d。 (3)切口裂开:多见于腹部及肢体邻近关节部位。常发生于术后1周左右或拆除皮肤缝线后24h内。 (4)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常发生在胸部、腹部大手术后,特别是老年病人、有长期吸烟史、术前合并急或慢性呼吸道感染者。 (5)尿路感染 (6)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下肢深静脉。 (7)压疮:术后常见的皮肤并发症。 4.健康教育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一般出院后2~4周可从事一般性工作和活动。 (2)合理摄入均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3)术后继续药物治疗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定时复查肝、肾功能。 (4)切口局部拆线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1~2d,以保护局部皮肤。 (5)告知病人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指导术后康复锻炼的具体方法。 (6)一般手术病人于术后1~3个月门诊随访1次。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