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案系部:教研室 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 学时层次、专业 授课方式 多媒体授课教师 专业技术职务授课章节 第四章 麻醉患者的护理教学目标 1.掌握麻醉的相关概念;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局麻、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病人的护理措施。 2.熟悉麻醉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局麻、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病人的护理评估、诊断。 3.了解常用的麻醉药品、麻醉实施和不同麻醉方式的特点。 4.学会按照护理程序对麻醉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5.具有运用相关知识,对麻醉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和健康指导的能力。主要内容 第一节 麻醉概述 第二节 麻醉前用药及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 局部麻醉及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椎管内麻醉患者的护理 第五节 全身麻醉及患者的护理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麻醉前病人的护理和各类麻醉病人的护理措施。 难点:各类麻醉的方法及护理评估。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案例导入、启发讨论式、情境教学使用教具 多媒体基本教材 参考书目 基本教材:《外科护理》狄树亭等主编,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外科学》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外科护理学》郭书芹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课后作业 1.记忆本章重点内容. 2.完成本章课后护资体验。教学内容第一节 麻醉概述 情景导入 病人李某,男性,45岁,车祸致右侧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拟全麻下行切开复位加内固定术,术前病人自诉焦虑不安,担心麻醉效果和手术预后。 工作任务 1.为李某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2.为李某病人做好胃肠道准备。 【定义】 麻醉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针刺)使病人的局部或整体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的技术。 【分类】 1.局部麻醉 2.椎管内麻醉 3.全身麻醉 4.复合麻醉 5.基础麻醉 第二节 麻醉前用药及患者的护理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生命体征及重要脏器功能状况。 (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 (3)牙齿有无松动,有无义齿。 (4)麻醉穿刺部位皮肤有无感染。 (5)有无脊柱畸形或骨折,椎间隙是否正常,活动是否受限等。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2)心电图检查 (3)胸部X线检查 (4)针对性检查 5.评估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6.麻醉方法的选择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恐惧 与担忧麻醉效果和预后等有关。 2.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麻醉及麻醉配合知识。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饮食护理 成人择期手术应术前禁食12h,禁饮4h;婴幼儿应术前禁食(奶)4~8h,禁饮2~3h。 3.改善病理生理状态 4.麻醉物品准备 5.麻醉前用药 (1)用药目的:①镇静和催眠;②提高痛阈;③抑制不良反应;④抑制腺体分泌。 (2)注意事项:吗啡有抑制呼吸中枢的不良反应,对于小儿、老人应慎用,孕妇临产前和呼吸功能障碍者禁用。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及高热等病人慎用阿托品,可选用东莨菪碱。 第三节 局部麻醉及患者的护理 【概述】 (1)局麻药分类 1)根据局麻维持时间不同将局麻药分为短效局麻药、中效局麻药和长效局麻药。 2)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将局麻药分为酯类和酰胺类。 (2)常用局麻药 1)普鲁卡因 2)利多卡因 3)布比卡因 4)丁卡因 (3)常用局麻方法 1)表面麻醉 2)局部浸润麻醉 3)区域阻滞 4)神经阻滞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 2)过敏反应:表现为使用少量局麻药后,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甚至危及生命。 3.心理-社会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 与担忧麻醉和手术安全性等有关。 2.潜在并发症:局麻药毒性反应、过敏反应。 【护理措施】 1.毒性反应 (1)常见原因:①用药过量;②误入血管内;③注药部位血供丰富;④病人耐受力降低。 (2)护理措施:停药、给氧、加强通气。轻度毒性反应者可静注地西泮。如出现抽搐或惊厥,常常静脉注射硫喷妥钠。 (3)预防措施:①用药不过量;②注药前回抽注射器针头;③根据具体情况和用药部位酌减剂量;④药液内加入适量肾上腺素;⑤给予麻醉前用药,提高毒性阈值。 2.过敏反应 立即停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维持循环稳定,适当补充血容量;遵医嘱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 第四节 椎管内麻醉患者的护理 一、蛛网膜下隙阻滞病人的护理 【概述】 1.分类 低平面脊麻、中平面脊麻、高平面脊麻。 2.常用药物 丁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 3.适应证 适用于2~3小时以内的下腹部、盆腔、下肢及会阴部手术。 4.禁忌证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脓毒血症、穿刺部位或附近皮肤感染者、急性心力衰竭、脊柱畸形。 5.方法 L3-L4或L4-L5间隙作蛛网膜下隙穿刺,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药物,调节病人体位以达到调节麻醉平面。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对循环功能的抑制 (2)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3)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4)对泌尿系统功能的影响 (5)头痛 3.心理-社会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 与病人担心麻醉和手术安全性有关。 2.潜在并发症: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痛、尿潴留等。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体位: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 (2)饮食:视病情情况予以饮食。 (3)密切观察病情 (4)心理护理 2.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 (1)血压下降或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者,先加快输液速度,增加血容量;必要时用麻黄碱15~20mg静脉注射。 (2)恶心、呕吐:针対原因进行处理,必要时用镇吐药。 (3)硬膜外血肿:尽早行硬膜外穿刺抽除血液,必要时切开椎板,清除血肿。 (4)尿潴留:针刺、热敷、按摩;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5)头痛:常规去枕平卧6~8小时。 二、硬脊膜外隙阻滞病人的护理 【概述】 1.分类 根据硬膜外阻滞部位的不同,分为高位、中位、低位及骶管阻滞。 2.常用药物 利多卡因、丁卡因、布比卡因。 3.适应证 适用于除头部以外的任何部位的手术。 4.禁忌证 与腰麻相似。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全脊髓麻醉:是硬膜外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 (2)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一旦局麻药直接注入血管将发生毒性反应。 (3)硬膜外血肿:血肿压迫脊髓可并发截瘫。 (4)硬膜外脓肿:病人表现为脊髓和神经根受刺激和压迫的症状并伴感染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 与病人担心麻醉和手术安全性有关。 2.潜在并发症:全脊髓麻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同腰麻病人护理。 2.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 (1)全脊髓麻醉:立即停药,面罩正压通气,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加快输液速度,给予升压药,维持循环功能。 (2)局麻药毒性反应:注药前必须回抽,检査硬膜外导管内回流情况。 (3)硬膜外血肿:一旦发生,协助医生做好清除血肿准备工作。 (4)硬膜外脓肿:立即应用抗生素,并尽早行椎板切开引流。 第五节 全身麻醉及患者的护理 【概述】 1.分类 根据麻醉药进入体内的方式不同分为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 2.全身麻醉的实施 (1)全身麻醉的诱导 (2)全身麻醉的维持 (3)麻醉复苏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1)呼吸道梗阻 (2)低氧血症 (3)低血压 (4)高血压 (5)心律失常 (6)恶心、呕吐 (7)苏醒延延迟或不醒 3.心理-社会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有受伤害的危险 与麻醉未完全清醒或感觉未完全恢复有关。 2.低效形呼吸形态 与呼吸道一定程度的阻塞有关。 3.潜在并发:呼吸道梗阻、低氧血症、低血压或高血压、心律失常、高热、抽搐和惊厥、苏醒延迟或不醒。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体位:未完全清醒病人应将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误吸。 (2)饮食:全麻术后早期禁饮、禁食。 (3)防止意外损伤 (4)呼吸功能的维护:常规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5)维持体温正常 2.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 (2)精神状态 (3)液体出入及引流 (4)肢体感觉、运动 3.常见全麻后并发症的护理 (1)呼吸道梗阻:上呼吸道梗阻一旦发生,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管。对轻度喉头水肿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喉痉挛者,应解除诱因、加压给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 (2)低血压:应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对症处理。 (3)心律失常:给予病人镇痛、吸氧等处理,及时去除引起心律失常的诱因。 (4)恶心、呕吐:嘱病人放松情绪、深呼吸,对呕吐频繁者,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及时吸除胃内容物,必要时遵医嘱予止吐药。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